我國首次野外拍到孟加拉虎活體

2020-12-13 騰訊網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近日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的2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

這是我國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表明其目前還生活在西藏東南部自然環境中。

實際上,孟加拉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tigris」是世界上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虎亞種,大多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國。就是數量如此龐大的孟加拉虎群體,由於人類的偷獵,現如今已經列入IUCN瀕危物種。

今天筆者就來盤點一下除了大熊貓外我國那些瀕危物種。

三、華南虎

說起老虎,除了孟加拉虎、東北虎以外,還有一種虎是我國特有的,那就是華南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它們是虎類中個體最小的亞種之一。現如今華南虎已經被IUCN列入野外滅絕

所謂野外滅絕即野生華南虎的消亡,即使現在我國依然在努力的將人工繁殖華南虎送往南非進行野化訓練,但效果並不顯著。

野生華南虎的滅絕大多原因還是因為我們老生常談的利益問題,老虎皮的精緻美觀使得在1956年全國收購虎皮1750張。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直到1964年陝西佛坪山一山民殺過一隻野生華南虎後,直至今日再也沒有人看見過成年華南虎的身影。

二、中國豚鹿

豚鹿體型粗壯,四肢短小,臀部較圓且較低,看上去非常像豬,因此名為「豚鹿」。豚鹿分為好幾個亞種,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和中國。在中國的也被稱為中國豚鹿「學名:Axis porcinus」,中國豚鹿為豚鹿印支亞種。

1960年,雲南西南部發現中國豚鹿,然而當時收購鹿角及鹿皮盛行,豚鹿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使得豚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1960年後中國豚鹿消聲滅跡,宣告滅絕。

然而在2007年,在雲南永德大雪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一隻剛出生不久的雌性幼鹿,這種劫後重生的感覺讓我國科學家沸騰,中國豚鹿迅速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IUCN中列為瀕危物種。

一、白鱀豚

我們都知道中華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而白鱀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這種只有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生存的小型鯨類成為了我國可以說是最瀕危的動物了,它也被稱為「長江女神」

淇淇

實際上在2002年我國長期飼養的白鱀豚「淇淇」過世,2004年8月南京江段曾擱淺一具白鱀豚屍體後,再無記錄白鱀豚的蹤跡。雖然現如今白鱀豚一直被IUCN列為極危,但也無任何證據證明白鱀豚依然存活著。

直到奮鬥在保護江豚第一線的蔣憶在《美麗中國》中篤定的說道,在他們志願者隊伍中,有許多人見過白鱀豚,這令我們再次重燃了尋找白鱀豚的信心。

實際上在蔣憶說這話之前,我國經常有媒體報導稱,在某些水域觀察江豚時意外的看到了疑似白鱀豚的生物。由於白鱀豚不同於江豚親人,它們長期生活在深水中,躍出水面的時間較短,因此很難拍攝到完整的照片來判斷是否是白鱀豚。

白鱀豚瀕臨滅絕原因大多由於人類在長江附近建造的工廠,以及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導致賴長江而生存的白鱀豚被船隻的螺旋槳打死

當然白鱀豚原本經過千年的生存,種族群體數量已經稀少,且由於壽命較長,繁殖周期也較長,導致其繁殖率低,難以大量繁殖也成為了白鱀豚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筆者寫到這裡時往往會記起已經滅絕的渡渡鳥、袋狼等物種,現如今有些物種我們只能根據學者們的還原圖才能看到曾經他們生存的盛世。

渡渡鳥

要從根本出發保護動物

還是要先抑制住貪婪的本性

相關焦點

  • 我國首次拍到野外孟加拉虎活體照片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孟加拉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今年1月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這是我國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活體照片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6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近日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2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活體照片。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孟加拉虎。(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墨脫縣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境內大部分地區人為幹擾程度低,生態系統原真性保存完好。近年來,不斷有村民反映在墨脫縣境內發現有虎腳印,但未有確切證據表明孟加拉虎目前還生活在我國西藏東南部自然環境中。為掌握墨脫縣大中型地棲、半地棲珍稀野生動物的多樣性及分布。
  • 科研人員在西藏墨脫拍攝到野生孟加拉虎活體照片
    新華社昆明8月6日電(記者嚴勇、趙珮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6日向外界發布,該所科研人員設立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的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野生孟加拉虎活體照片。科研人員認為,這表明當前墨脫縣生態環境能夠承載野生孟加拉虎種群的生存和繁衍,也說明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卓有成效。
  • 四川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這是四川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於5月8日公布的兩段野生大熊貓活動的視頻資料,畫面是由該保護區在野外架設的紅外相機拍攝所得,拍攝時間是2019年4月1日13時47分。與這兩段視頻資料同時公布的還有3張圖片資料,拍攝時間是2019年4月2日06:26分,清楚地記錄了這隻野生大熊貓的活動跡象。
  • 分布在我國的5種老虎:1種滅絕,1種野外滅絕,野生總數不到100隻
    分布在我國的5種老虎:1種滅絕,1種野外滅絕,野生總數不到100隻作為一種大型貓科動物,老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是自然界中的旗艦物種,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研價值。野生老虎僅生活在亞洲,由於地理位置及發展歷史的不同,在進化的過程中老虎總共形成了9個亞種,它們分別是東北虎、孟加拉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裏海虎、蘇門答臘虎、馬來虎、峇里虎和裏海虎。在我國歷史上,共分布有5種老虎,它們分別是裏海虎、華南虎、東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如今,這些老虎亞種的現狀都如何呢?
  • 孟加拉虎現身西藏墨脫,曾捕食3頭犛牛,能咬碎印度野牛的脖頸
    近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兩個紅外相機在墨脫連續3次拍到了孟加拉虎,這是中國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照片中的孟加拉虎正在往前趕,不知道在追趕什麼獵物,很有可能是野豬,但是它的兩隻發光的眼睛確實有點嚇人。
  • 平武老河溝首次拍到藏酋猴
    紅外相機首次拍到藏酋猴被同伴拍下的照片記者從平武老河溝自然保護區獲悉,日前,保護區科研監測工作人員在野外取回的紅外相機裡,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藏酋猴的身影。令人驚喜的是,其中一張照片根據分析,疑似其同伴拍下的「藝術照」,擁有暈圈效果。
  • 華南虎體型不如東北虎和孟加拉虎,為什麼能夠多次形成「虎災」?
    因此,相對較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來說,華南虎確實要小很多。但是,歷史上東北虎和孟加拉虎作為大型的虎從來沒有過造成大規模的虎災,而偏偏是體型較小的華南虎卻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多次虎災的記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英國科學家首次在野外拍到非洲「獨角獸」(圖)
    英國倫敦動物學會(ZSL)11日稱,他們首次在野外捕捉到霍加狓的照片。倫敦動物學會和剛果自然保護學會(ICCN)安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的攝像機拍下了霍加狓現身的珍貴照片。科學家原本認為,霍加狓已在持續十多年的內戰中滅絕,現今這一證據驅散了他們的擔心。
  • 世界上現存的5種老虎:東北虎體型最大,孟加拉虎最多變
    東北虎生性兇猛,動作敏捷,在野外人們很難看到野生東北虎。2.孟加拉虎。孟加拉虎是世界第二大虎,也叫印度虎,它是分布最廣的虎,全世界很多動物園都有它們的身影。孟加拉虎的毛較短、較稀,腹部為白色。另外,孟加拉虎十分「多變」,白虎和金虎都是它的變種。3.印度支那虎。
  • 海南首次成功繁殖孟加拉虎 龍虎園喜添雙胞胎
    據了解,這是海南首次成功繁殖孟加拉虎。  昨天凌晨00:30分,「真母」順利產下第一隻虎仔;01:15分,第二隻虎寶寶也順利降生。兩隻小虎仔出生時體重均為1公斤。看到首次懷孕生子的「真母」安全產下小虎,守候在母虎身邊近一個星期的泰國馴養師和獸醫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儘管產子後的「真母」十分疲憊,它還是堅持把兩隻小虎身上的血跡舔幹,把它們移到乾淨的地方餵奶,才安心地睡去。
  • 尼泊爾在海拔3165米發現孟加拉虎
    尼泊爾在海拔3165米發現孟加拉虎】據德新社加德滿都消息,尼泊爾森林部門表示,他們在海拔3165米的森林裡意外拍攝到一隻孟加拉虎,這是迄今為止尼泊爾境內拍攝的海拔最高的孟加拉虎影像資料。 尼泊爾森林和水土保持部12月11日晚發表聲明稱,這隻孟加拉虎出現在尼泊爾東部一片森林裡,當地的野外相機原本用來監測10隻佩戴了定位項圈的野生小貓熊,結果在今年11月兩次拍攝到孟加拉虎影像。
  • 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
    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幹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未經隔離檢疫的活體動物有可能攜帶多種病原微生物,極易傳播疫情疫病,對我國農林牧漁業生產安全構成危害。
  • 貢嘎山野外紅外線相機 首次拍到雪豹「全身照」
    這是近兩年貢嘎山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線相機第二次成功捕捉到雪豹信息。收穫頗豐 成功收集3張雪豹照5月29日,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放置於野外的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收集,成功收集到3張雪豹照片和長達20秒雪豹做尿液標記的錄像片斷,這是第一次在貢嘎山區域成功拍攝到雪豹全身照片和高清錄像。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時間:2017-10-30 17:05   來源:青羚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世界上7種最為罕見的白化動物-----來源:青羚網 青羚網訊 10月25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獲悉,牧民監測員在三江源
  • 我國現存多少野生大熊貓? 四川第4次野外調查將公布
    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野外調查近日完成今年的調查,進入冬季調休期,預計明年3月開始新一輪調查。和前三次不同,此次調查首次採用DNA識別技術,要求大量收集15天以內的新鮮糞便。待2013年調查完畢後,將公布我國現存野生大熊貓的數量。  有趣的發現之旅  發現大熊貓了嗎?
  • 北京從美國入境郵包中截獲8隻活體樹蛙:申報為「咖啡和茶」
    北京國檢局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3日消息,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簡稱北京國檢局)當天發布通報稱,今年4月26日,北京國檢局郵展辦工作人員從美國寄往北京的EMS郵包中截獲8隻樹蛙活體。這是我國首次截獲活體樹蛙。
  • 生活在中國的4種虎:兩種或已野外滅絕,另兩種野生不到100隻
    生活在中國的4種虎:兩種或已野外滅絕,另兩種野生不到100隻老虎是亞洲地區獨有的物種,它有9個亞種——西伯利亞虎、華南虎、印度支那虎、馬來虎、蘇門答臘虎、孟加拉虎、峇里虎、爪哇虎、裏海虎,其中後3個亞種都已經在上個世紀滅絕。
  • 山西首次截獲入境活體寄居蟹藏身海邊撿的海螺中
    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圖為被截獲的海螺,其中藏有寄居蟹。受訪者提供中新網太原4月6日電 (記者 李娜)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6日對外宣布稱,該局工作人員近日從臺北至太原的MU5012航班上,截獲一名旅客從海邊撿拾的海螺。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
  • 山西首次截獲入境活體寄居蟹 藏身海邊撿的海螺中
    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圖為被截獲的海螺,其中藏有寄居蟹。受訪者提供 中新網太原4月6日電 (記者 李娜)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6日對外宣布稱,該局工作人員近日從臺北至太原的MU5012航班上,截獲一名旅客從海邊撿拾的海螺。二枚海螺裡有二隻寄居蟹,這是山西首次截獲活體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