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量突破400萬 澳門居民可跨境辦理稅務...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11月20日,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粵商通」平臺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相關消息,以及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取得的重要進展。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高尚省,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呂國文參與了會議。

「粵系列」平臺亮點頻出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

會上,高尚省介紹,打造「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是廣東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運用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提升涉企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繁榮發展的重要抓手。6月以來,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同省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省直業務部門,全面拓展「粵商通」涉企服務功能、不斷優化使用體驗,用「硬實力」實現了對用戶的「強粘性」。

今年6月以來,「粵商通」上線服務事項增加198項(累計上線857項),市場主體企業用戶量淨增超過300萬,並在11月17日突破400萬,這意味著——廣東市場主體每3個就有1家在使用「粵商通」。11月9日至15日為例, 「粵商通」平臺日均訪問量463.5萬次,周訪問量3244.6萬次,辦件量共27.2萬件;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辦件量634.6萬件,其中查詢類73.6萬件,辦理類 561萬件。中小企業融資查詢、企業檔案查詢、企業參保繳費查詢、消防安全承諾書填報、名稱自主申報、企業年度報告填寫等功能,成為排行榜榜首的「明星應用」。

高尚省表示,下一步,「粵商通」將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和繼續匯聚地市特色功能上持續發力,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如,11月中旬中山市依託「粵商通」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的CA證書移動化,突破了傳統CA證書僅能在PC端操作的局限,交易主體可在「粵商通」開展醫療器械交易、政府採購、工程建設等領域的業務應用,接下來會逐步在全省進行推廣應用。

「粵省事」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粵省事」實名用戶實現了由年初3000萬到如今8700萬的跨越式增長,淨增近6000萬註冊用戶;今年累計業務量達48億筆,上線1632項服務、87種電子證照,其中1113項服務實現群眾辦事「零跑動」,日均訪問量超5300萬次,日均訪問人數約390萬,成為全國服務最全、用戶最多、活躍度最高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最近「粵省事」積極響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上線在線申領「普查員註冊」與「掃碼查詢普查員信息」服務,為普查活動提供數位化工具,助力普查工作高效、安全開展。

以「粵省事」為主要平臺載體的「粵康碼」,目前累計使用人數已突破一億;累計亮碼18.6億次,有力支撐了廣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工作。5月以來,「粵康碼」還進一步集成海關健康申報,與澳門、香港開展系統對接,支持粵港澳「跨境互轉互認」。今年5月起,粵澳兩地健康碼實現轉碼互認,「粵康碼通關憑證」累計服務2858萬人次通關,在珠海口岸,每天有24萬人持「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

「粵政易」基本覆蓋全省公職人員

8月正式上線的「粵政易」的移動協同辦公平臺,目前已為全省21個地市、11萬個組織,總計超過150萬名公職人員開通帳戶,接入政務應用600多項。平臺移動化、協同化的特點,很好滿足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內部辦文、辦事、辦會等大量業務需求。據統計,每天全省公職人員通過「粵政易」收發消息超300萬條,上線至今累計訪問超8000萬次、公文交換350餘萬份,公文處理效率提升超過40%。

跨區域通辦快速推進

澳門居民可遠程辦理331項跨境服務

通氣會上,來自澳門的譚先生講述了他在使用跨境通辦服務,辦理橫琴商事登記的體驗: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完成了本來要過關去橫琴辦理商事註冊登記手續,這節省了他半天的通勤時間。

譚先生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告訴他現在除了商事登記,像新辦企業的稅務業務,也可以跨境辦。從申請有關的新辦納稅人套餐,到後續的銀行帳戶備案,再到領用發票申請等10項開業登記必須要辦理的涉稅事務,都可以在網上實現「一條龍」辦理。

據介紹,目前,珠海市在不動產、稅務、商事登記、社會民生等領域推出331項「跨境通辦」服務,方便澳門居民和企業在珠海的生活、生產。同時,佛山、江門與香港、澳門開通「市民之窗」「僑都之窗」自助服務終端,為港澳居民提供出入境、稅務、商事登記等高頻事項「自助辦」服務。

在省內,各地市通過線下設置「跨城通辦」專窗、線上開闢「跨城通辦」專欄、自助終端上線異地服務事項等方式,為群眾提供跨城市之間「面對面」 「點對點」的政務服務。在泛珠區域「跨省通辦」方面,目前,企業群眾可在線上線下多渠道辦理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江西、湖北、福建7省區26個試點城市的835項政務服務事項,400多個事項實現了「跨省通辦」窗口異地代收代辦。(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量「400萬+」 澳門居民可跨境辦理...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量「400萬+」 澳門居民可跨境辦理稅務、商事登記 作者:皮澤紅 季曉莉
  •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量突破400萬
    央廣網廣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鄭澍)20日上午,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粵商通」平臺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粵系列」平臺亮點頻出「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6月以來,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同省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省直業務部門,全面拓展「粵商通」涉企服務功能、不斷優化使用體驗,用「硬實力」實現了對用戶的「強粘性」。
  • 澳門居民可遠程辦理331項跨境服務
    廣東政數局供圖  中新網廣州11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記者20日從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粵商通」平臺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澳門居民可遠程辦理331項跨境服務。  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高尚省稱,打造「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是廣東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運用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提升涉企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繁榮發展的重要抓手。
  • 「粵商通」註冊用戶超500萬,惠及近四成廣東市場主體
    記者從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進入12月,「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市場主體註冊量突破500萬,日均訪問量保持在800萬次,日均業務辦理量27.2萬件。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10月31日突破300萬,兩周後突破400萬,目前已超過500萬,意味著1300萬廣東市場主體中將近40%在使用「粵商通」,涉企服務掌上辦在廣東成為一種新常態。 今年下半年以來,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應急、消防救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業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門,全面優化平臺架構,切實提升服務功能,僅在11月新增服務事項數就多達113項。
  • 「粵商通」註冊用戶超500萬 掌上涉企服務惠及近四成廣東市場主體
    12月1日,「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市場主體註冊量突破500萬,日均訪問量保持在800萬次,日均業務辦理量27.2萬件。「粵商通」是為廣東市場主體「量身定製」的涉企移動政務服務APP,自2019年8月上線以來,瞄準企業群眾辦事需求,上線涉企高頻服務事項934項,集成158類電子證照,有力支撐了涉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為廣大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帶來全新辦事體驗,也帶動了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的持續攀升,10月31日突破300萬,兩周後突破400萬,目前超過500萬,意味著
  • 澳門居民足不出戶可跨境繳納在粵民生費用
    12月14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澳門金融管理局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系統,使得在廣東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在澳足不出戶即可繳納在廣東產生的各類生活民生費用。上午,珠海華發集團某樓盤,一位澳門籍業主繳納樓盤物業費,成為該系統落地後成功辦理的第一筆業務。
  • 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啟動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民生費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正式啟動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民生費用12月14日,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式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支持澳門居民在澳足不出戶即可跨境繳納在廣東產生的各類民生費用
  •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在粵民生費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沈夢怡 唐柳雯)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華發集團樓盤澳門籍業主成為內地首批試點客戶。記者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了解到,該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式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
  • 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啟用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澳門金融管理局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開展的「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14日正式啟動,澳門居民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當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一位澳門居民通過繳納華發集團物業費的形式成功辦理系統第一筆業務。
  • 澳門:澳門居民可跨境繳在粵民生費用 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機構
    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華發集團樓盤澳門籍業主成為內地首批試點客戶。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消息,該行與澳門金融管理局正式聯合啟動粵澳跨境電子帳單直接繳費業務。  澳門居民將可通過澳門10間參與銀行繳交廣東省的公用事業或民生服務帳單,滿足居民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基建的互聯互通。
  • 廣東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1373.13萬戶 位居全國第一
    市場準入更便利 開辦企業時間平均不超3天開辦企業便利度被視為營商環境的試金石。近年來,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將開辦企業手續從14道壓減3道,平均辦理時間從35個工作日壓減到3個工作日內,大大縮短企業註冊時間。
  • 「足不出關」辦理跨境貸款,澳門居民在珠海買房更便利
    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劉衛東介紹,傳統模式下,澳門企業、居民如需利用珠海的不動產向澳門銀行貸款主要步驟包括:澳門企業、居民到澳門銀行申辦貸款;澳門企業、居民和澳門銀行一同來到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申請抵押權登記;登記機構審核登簿
  • 大灣區|在澳門就能註冊深圳企業!「深澳通註冊易」商事服務啟動
    原標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深澳通註冊易」澳門投資者來深開辦企業更便利了深圳商報2019年07月27日訊 7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粵澳工商聯會在澳門舉辦了《粵澳工商服務籤約儀式
  • 澳門居民可跨境繳在粵民生費用_最新動態_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4日,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首批客戶啟用儀式在珠海舉行,華發集團樓盤澳門籍業主成為內地首批試點客戶。
  • 「粵省事」實名用戶突破8000萬 粵澳健康碼互認互通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粵澳健康碼互認互通 保障中秋國慶假期粵澳通關平穩進行 「粵省事」實名用戶突破8000萬 至今已有超1848萬人次持「粵康碼」通關憑證便捷過關。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慶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中秋國慶假期,珠海拱北口岸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內地和澳門居民按規定過關,秩序井然。在過關口,幾個身穿藍色馬甲的身影格外醒目。「阿姨,首次過關請先掃碼登記,獲取粵康碼通關憑證。」一位高挑的「藍馬甲」不時提醒著身邊人群。
  • 粵澳融合交出成績單: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6700億元
    ,企業辦理外債註銷登記業務不必再跑外匯局,可就近在銀行辦理相關手續;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提高了自貿區企業資本項目收入支付效率和外匯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為推動粵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一方面,試點開展了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促成廣東省內商業銀行與澳門銀行同業開展合作,引進澳門資金盤活廣東銀行業的信貸資產存量,為提高粵澳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粵澳信貸市場互聯互通進行了有益探索。
  • 粵澳融合交出硬核成績單: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超6700億元
    ,企業辦理外債註銷登記業務不必再跑外匯局,可就近在銀行辦理相關手續;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提高了自貿區企業資本項目收入支付效率和外匯資金使用便利化程度。為推動粵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一方面,試點開展了人民幣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促成廣東省內商業銀行與澳門銀行同業開展合作,引進澳門資金盤活廣東銀行業的信貸資產存量,為提高粵澳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粵澳信貸市場互聯互通進行了有益探索。
  • ...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原標題:粵澳跨境電子直接繳費系統啟用,已對接珠海、江門等地澳門居民可跨境繳納在粵水費物業費   居住在廣東的澳門居民生活繳費有了重大改變!
  • 澳門全面通關!微眾銀行區塊鏈助力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
    9月23日起,內地全面恢復辦理赴澳門旅遊籤注,持有效出入境證件的旅客持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並申領「粵康碼」,憑「粵康碼」綠碼即可自由通關。這意味著澳門旅遊全面恢復開放。實際上,今年5月起,「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系統便正式啟用。自7月15日起,兩地居民通關可免除14天醫學觀察期,持粵康碼通關憑證以及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正常通關。
  • 澳門回歸20年 便利化辦稅服務激發建設熱情
    在與澳門一水之隔的橫琴新區,讓澳門納稅人更加便利地辦稅一直是推動稅務部門深化服務創新的重要動力。2019年11月,「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廣東辦事處橫琴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為在橫琴創業、就業、就學、居住、旅遊及養老的澳門居民和橫琴本地居民提供專業化、精細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