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1月20日消息(記者鄭澍)20日上午,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舉行新聞通氣會,通報「粵商通」平臺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
「粵系列」平臺亮點頻出
「粵商通」市場主體註冊用戶突破400萬
6月以來,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協同省市場監管局、消防救援總隊等省直業務部門,全面拓展「粵商通」涉企服務功能、不斷優化使用體驗,用「硬實力」實現了對用戶的「強粘性」。
今年6月以來,「粵商通」上線服務事項增加198項(累計上線857項),市場主體企業用戶量淨增超過300萬,並在11月17日突破400萬,這意味著——廣東市場主體每3個就有1家在使用「粵商通」。11月9日至15日為例,「粵商通」平臺日均訪問量463.5萬次,周訪問量3244.6萬次,辦件量共27.2萬件;平臺上線以來,累計辦件量634.6萬件,其中查詢類73.6萬件,辦理類561萬件。中小企業融資查詢、企業檔案查詢、企業參保繳費查詢、消防安全承諾書填報、名稱自主申報、企業年度報告填寫等功能,成為排行榜榜首的「明星應用」。
「粵商通」將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和繼續匯聚地市特色功能上持續發力,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如,11月中旬中山市依託「粵商通」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的CA證書移動化,突破了傳統CA證書僅能在PC端操作的局限,交易主體可在「粵商通」開展醫療器械交易、政府採購、工程建設等領域的業務應用,接下來會逐步在全省進行推廣應用。
「粵省事」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粵省事」實名用戶實現了由年初3000萬到如今8700萬的跨越式增長,淨增近6000萬註冊用戶;今年累計業務量達48億筆,上線1632項服務、87種電子證照,其中1113項服務實現群眾辦事「零跑動」,日均訪問量超5300萬次,日均訪問人數約390萬,成為全國服務最全、用戶最多、活躍度最高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最近「粵省事」積極響應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上線在線申領「普查員註冊」與「掃碼查詢普查員信息」服務,為普查活動提供數位化工具,助力普查工作高效、安全開展。
以「粵省事」為主要平臺載體的「粵康碼」,目前累計使用人數已突破一億;累計亮碼18.6億次,有力支撐了廣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工作。5月以來,「粵康碼」還進一步集成海關健康申報,與澳門、香港開展系統對接,支持粵港澳「跨境互轉互認」。今年5月起,粵澳兩地健康碼實現轉碼互認,「粵康碼通關憑證」累計服務2858萬人次通關,在珠海口岸,每天有24萬人持「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
「粵政易」基本覆蓋全省公職人員
8月正式上線的「粵政易」的移動協同辦公平臺,目前已為全省21個地市、11萬個組織,總計超過150萬名公職人員開通帳戶,接入政務應用600多項。平臺移動化、協同化的特點,很好滿足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內部辦文、辦事、辦會等大量業務需求。據統計,每天全省公職人員通過「粵政易」收發消息超300萬條,上線至今累計訪問超8000萬次、公文交換350餘萬份,公文處理效率提升超過40%。
跨區域通辦快速推進
澳門居民可遠程辦理331項跨境服務
通氣會上,來自澳門的譚先生講述了他在使用跨境通辦服務,辦理橫琴商事登記的體驗:僅用了10分鐘的時間完成了本來要過關去橫琴辦理商事註冊登記手續,這節省了他半天的通勤時間。
譚先生告訴記者,工作人員告訴他現在除了商事登記,像新辦企業的稅務業務,也可以跨境辦。從申請有關的新辦納稅人套餐,到後續的銀行帳戶備案,再到領用發票申請等10項開業登記必須要辦理的涉稅事務,都可以在網上實現「一條龍」辦理。
據介紹,目前,珠海市在不動產、稅務、商事登記、社會民生等領域推出331項「跨境通辦」服務,方便澳門居民和企業在珠海的生活、生產。同時,佛山、江門與香港、澳門開通「市民之窗」「僑都之窗」自助服務終端,為港澳居民提供出入境、稅務、商事登記等高頻事項「自助辦」服務。
在省內,各地市通過線下設置「跨城通辦」專窗、線上開闢「跨城通辦」專欄、自助終端上線異地服務事項等方式,為群眾提供跨城市之間「面對面」 「點對點」的政務服務。在泛珠區域「跨省通辦」方面,目前,企業群眾可在線上線下多渠道辦理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江西、湖北、福建7省區26個試點城市的835項政務服務事項,400多個事項實現了「跨省通辦」窗口異地代收代辦。
政銀合作全面鋪開
自助服務覆蓋「最後一米」
從今年年初開始,廣東省積極推進政銀合作,推動113項政務服務事項接入多家銀行網點的智慧櫃員機,將政務服務覆蓋至「最後一米」。截至11月13日,省政務服務一體機平臺已接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7家商業銀行14183臺自助終端設備,覆蓋全省21個地市,累計辦理業務量達242萬筆,佔政務服務一體機平臺總辦理量53%。
此外,「粵省事」「粵商通」正全面推進與各大銀行金融業務的應用場景互相嵌入。目前,中國銀聯、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9家銀行的APP或微信公眾號與「粵省事」實現跳轉互訪,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已在「粵省事」上線網點查詢和取號、預約等服務。「粵商通」也已實現企業預約開戶和利企融資等服務,企業客戶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出示「粵商碼」,銀行即可獲取其身份信息。
電子證照廣泛應用
更多場景實現「免證辦理」
目前,全省18個地市發布了5500多項「免證辦」事項清單,應用場景涵蓋不動產登記業務、生育登記服務、藥品經營許可證換證、基層社區治理等,全省累計應用電子證照超2億次,2300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得到優化,減少紙質證照材料8600多萬份。截至2020年11月中旬,已實現32種個人、29種法人常用電子證照全省覆蓋,並在2.3萬多項高頻服務事項辦理中實現電子證照關聯,為群眾提供9700多萬次手機亮證服務。
近期,廣東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逐步實現了跨省區數據共享和身份認證,現在北京、江西等地戶籍的群眾居民身份電子憑證也和我省實現了聯通,他們在廣東通過「粵省事」即可亮證入住酒店。此外,省不動產登記中心通過省電子證照系統開展不動產登記服務優化,有效地減免了紙質材料提交,廣受群眾歡迎。截至11月底,已減免提交營業執照、居民身份證等40種電子證照,共計調用電子證照約500萬餘次。
此外,為落實國家關於促進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遊業健康發展,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部署,今年8月起,廣州、深圳、佛山、汕尾、江門和肇慶6市開展A級旅遊景區電子證照應用試點,遊客可使用「粵省事」出示的電子證照作為憑證進入試點城市的A級旅遊景區,無須提交相應的實體證件,同樣可享受相關優惠購票。如,肇慶市通過「粵省事」出示電子證照享受優惠進入各風景區、旅遊景點的人數共計超4000人次,優惠辦理星湖門票卡或購買優惠產品人數超1.5萬人次。
據透露,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正積極推進與北京、廣東、海南、江西等省(市)的跨區域數據共享應用,推動政務服務深度融合,提高群眾跨區域辦事的便利性和獲得感,相關合作協議有機會在年內籤署並正式對外公布。
開展數據普查摸清底數
探索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據介紹,為進一步摸清廣東省公共數據資源底數,推動實現全省公共數據資源「一本帳」管理,今年10月,廣東全面啟動公共數據資源普查專項行動,56個省有關單位和21個地市同步啟動數據普查工作。目前,已初步摸查出信息系統清單,完成42個省級部門和14個地市共計724個信息系統的普查;全面更新了數據資源清單,全省累計編制公共數據資源目錄26086類;系統梳理了數據需求清單,全省各級部門累計提交數據需求1695個。該項工作還在繼續深入推進,將為深入開展公共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分級分類、開發利用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結合國務院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工作要求,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正深入參與推進該項改革,參與編寫《廣東省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數據要素領域內容,牽頭起草《廣東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協同、高效務實、安全有序的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體系,發揮數據資源價值,釋放數據紅利。
開展網絡攻防實戰演練
築牢數字政府安全防線
據透露,今年12月7日至12日,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將會同省委網信辦、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廣東分中心、廣州市越秀區政府,在越秀國際會議中心開展「粵盾」2020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活動。據介紹,這是首次全省政府部門全領域覆蓋的特大規模實網攻防演練,也是在安全可控的環境下組織開展的一次實戰對抗,目的是通過這個活動,發現安全問題、修復安全漏洞,進一步提升全程全網主動防禦以及快速處置大面積政務網絡攻擊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好政務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