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教孩子弄懂正方形面積公式

2020-12-12 落葉御風

正方形面積公式(S=a*a)

正方形:特殊的四邊形,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四條邊相等 2. 四個角都是直角。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判斷這個四邊形就是正方形。

通俗概述:依次比較相鄰兩邊的大小比較,如果兩邊相等。切四邊形都是相互垂直的,每個角都是90°!

面積推導過程:單元正方形

單位正方形:邊長基數為1的正方形[可以是1,也可以是0.1]。規定:單位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平方單位。具體單位根據,題意來判斷是釐米還是米!

推導思路:對求面積的單位無限切割,然後面積相加。具體參考下圖!

上圖表示的意思,我們可以實例化:求邊長為2cm的正方形面積

引入單位正方形(1cm的正方形)對正方形進行切割,用單位正方形去填充統計正方形,需要多少個單元正方形剛好組成邊長為2cm的正方形面積4cm

執行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

由上,我們可以知道。我們要做的是把正方形切割!計算有多少個單位正方形組成!

假設有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等價與求邊長a的正方形能切割成多少個單位為1的正方形。

橫向切割。先把正方形看作一個邊長為a, 另一邊為1的長方形組成的圖形。需要多少個這樣的長方形?【a】縱向切割。一個邊長為a, 另一邊為1的長方形,又由多少個單位為1的正方形組成。又需要多少個圖形。【a】計算原圖需要多少個單位正方形? 【a個a相加 = a * a】

結論: 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公式=a*a

拓展練習:下面圖形的面積是多少? 網格裡每一個方塊是 1 * 1 平方米.

謝謝閱讀(Thanks)

相關焦點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有點難?以下訓練題趕緊練,全做對就能拿高分
    以下專項訓練題趕緊練,全部做對就是準學霸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會學習到面積公式,在做題的時候會遇見面積計算題,面積計算題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比較簡單,感覺只要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出來,對於一些簡單一點的面積計算題還行,但是對於難一點的面積題,記住公式只是做題的第一步,要想把題解出來,還需要進行深入思考。
  • 相同周長,圓的面積比正方形大?別給我提公式,那是結果不是原因
    為什麼相同周長,圓的面積比正方形大?這個數學問題,中學時就會證明,但其中的原理卻沒有那麼簡單。具體的證明公式如下:還有更直接的:以上證明只說明了結果是對的,卻沒有說明產生結果的原因。有人說正方形多了幾個角,所以面積變小了。
  • 「萬能的」梯形面積公式
    先來複習一下我們已經學過的幾個常見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拓展一點「小知識」(ω)正方形=邊長x邊長s=(a+b)x h÷2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計算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
  • 小學生數學1-6年級,關於面積公式的總結
    在小學的6年學習中,關於數學孩子會學習到很多知識,而這些知識中很多是關於面積的知識,只不過根據年級的不同,孩子們所學習的圖形面積知識是不一樣的,現在國內優質小學數學在線服務平臺麥斯數學就將小學1-6年級關於面積的公式進行總結,幫助孩子們全面了解已經學習過的面積基礎知識,以便提升孩子成績
  • 小升初數學試卷預測題:下圖已知正方形的面積,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的試題,在每一年的小升初考試中,都會出現。已經是每一年小升初考試的必考題型了。所以,同學們在複習小升初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求陰影部分面積的題目,並且這類題目,只要掌握了做題的方法,是非常簡單的,很容易得滿分。這類題的分值也很大。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知識點4: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如果用S表示長方形的面積,用a和b分別表示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b2.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如何在Visual Studio計算正方形和圓形面積
    、矩形和圓形是常見的平面圖,使用公式計算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其中,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乘以邊長,矩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圓形的面積等於pi乘以半徑的平方。下面利用實例講述如何使用python語言中的math計算正方形和圓形的面積:操作步驟:1、打開Visual Studio 2019開發工具,創建python項目,然後在文件夾上,滑鼠右鍵選擇添加新建項
  • 期末了,孩子面積的題目還不會做,家長應該怎麼辦?
    (1)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即1(cm)×1(cm)=1(c㎡)(2)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即1(dm)×1(dm)=1(d㎡)(3)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 已知兩個正方形的邊長,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主要就是利用兩個已知面積相加或相減,最後得到的就是需要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我們先溫習一下求正方形面積和圓面積的公式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圓的面積=πr例題 :如圖 :>大家從圖中可以看出,要想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就首先分析陰影部分是由哪幾部分構成。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面積公式大全
    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長方形:S=ab{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行四邊形:S=ah{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梯形:S=(a+b)×h÷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三角形
  • 有這張思維導圖,所有公式概念,孩子一看就懂
    裡面還有些圖形孩子目前還沒學到,我在填充的時候,著重給孩子講解了公式的由來,實在講不出來的,就直接寫上公式了,等於給孩子預習,也方便孩子以後的複習。下面直接上圖。一、基本圖形在認識線和角的基礎上,主要回顧了計量單位以及換算。
  • 正方形的對角線2釐米,與扇形和半圓構成圖形,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正方形ABCD的對角線AC=2釐米,扇形ACB是以AC為直徑的半圓,扇形DAC是以D為圓心,AD為半徑的圓的一部分,求陰影部分的面積。(π=3.14)思路 : 解決陰影部分面積的問題,無非就是大圖形減去小圖形的問題,可以代換,可以切割,也可以組合。今天的問題就是大圖形減去小圖形後組合的問題。我們先把陰影部分分為三部分S1、S2和S3。
  • 長方形面積等於什麼 長方形面積怎麼計算
    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遇到長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積怎麼計算,每一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都不一樣,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於什麼嗎?其實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很簡單,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S=ab,其中S為長方形的面積,a為長方形的長,b則為長方形的寬。其中長方形的長和寬是相對的,在長方形中長的為長,短的為寬。
  • 小學數學求陰影部分面積之雙正方形模型(9種)
    6cm,小正方形邊長4cm,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分別是多少?間接求可以歸納為一個通用的公式:S陰影=S總-S白其餘八個圖也都可以用這個公式來解決。所謂等積變換是指利用面積不變來解題,常見的有兩類:①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②同一個圖形兩種不同的面積計算方法得數相等。比如圖二,如果利用等積變換就非常簡單,就等於大正方形面積的一半。連接CD,則AB平行於CD。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丨巧求面積,家長為孩子收藏
    在小學四年級學習面積公式後經常會遇到一些求面積的題型,今天丹格教育的老師整理了部分常見的求面積題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正在上四年級的同學們會有所幫助。寬和長相等,因此得到的新的圖形是一個正方形。再求正方形的面積,這道題就迎刃而解了。
  • 三年級下冊數學面積如何學習?
    大小關係: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課本裡面經常選用1平方釐米來測量物體,那麼1平方釐米的含義是指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釐米。這個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這就引出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 二次函數壓軸題系列4-內接三角形通用面積公式的證明以及補充
    在上篇文章裡我們重點分享了對於解決二次函數內接三角形面積問題非常實用的公式,今天把上篇文章裡重要結論的證明過程分享給大家,結論再加以補充。一.計算過程中因為分母相同,約分計算三,重要結論重要結論3:二次函數壓軸題系列3-教你一個公式解決二次函數與面積問題
  • 你知道什麼是辛普森公式嗎?它是如何計算物體的體積和面積的?
    1.辛普森公式的內容及證明:如果垂直於x軸的立體的截面積s=s(x), x∈(a,b),是x的不高於三次的函數,則此立體的體積是:證明:設s(x)=Ax^3+Bx^2+Cx+D則有>a,b中間值證畢2,辛普森公式在推導有關旋轉體及多面體的體積公式中的應用(1)推導柱體體積公式:設柱體上,下底面的面積為m,s中截面的面積為n,高為h,那麼辛普森公式有<1>若令
  • 用三角尺畫一個面積為5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昨天我們講了如何畫一個面積為2平方釐米的正方形,通過昨天我們的講解,希望我們的同學在看到面積時不單單只想到從邊長入手求面積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說的「從線到面」的情況;同時應該想到直接從面入手,先確定面積,再改變圖形的形狀。按照上述的思路,我們無法直接通過三角尺畫出5平方釐米正方形的邊長。那我們就先畫出面積為5平方釐米的圖形。
  • 小升初數學題,求正方形面積,難倒小學老師和大學生父母,太難了
    現在的家庭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在孩子讀小學和初中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入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AH=DG=3.5cm。所以正方形ABCD的面積=△AGD面積x4+正方形GHIJ面積=(AGxDG+2)x4+5^2=(8.5x3.5+2)*4+25=84.5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