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本來是個營級幹部,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關西」後,便一路落魄。
好不容易謀了個管菜園子的差事,又恰遇一群潑皮。《水滸傳》第六回:「且說菜園左近有二三十個賭博不成材破落戶潑皮,泛常在園內偷竊菜蔬,靠著養身」。
花和尚的本事擺在那裡,一番打鬥後那群潑皮作鳥獸散。
菜園子從事安寧。
聯想到有些個小區,就像那菜園子,被某些潑皮物業在「園內偷盜菜蔬,靠著養身」。很是形象。
與今天一樣,宋朝也有國法,只是那國法似乎管不住那些「潑皮」,要解決「潑皮」問題,得靠「魯提轄」。如今小區的「魯提轄」,非「業主大會」莫屬。
與前幾十年很多「前期物業」被搞成「終身物業」不同,近幾年物業一進小區變成「凍土」的歷史已經鬆動。物業不再「一駐定終身」。
不難預料:物業更換,將成家常便飯。
對於業主和物業雙方,是無疑是一件好事:
業主可以選擇更為合適的物業;
物業因此也有了一種鞭策。
有兩點非常明確:
業主掏錢購買服務,選擇和更換誰來提供服務是天經地義;
物業要回歸商業規則,買不買、換不換、用不用的權利本來就歸業主選擇。
對於物業而言,若要獲得機會,若要生意長久,唯一的辦法,是將服務做好。這裡面包括態度、專業和方法。
即便如此,也難保一勞永逸,畢竟天外有天。
未來的日子,物業更換不僅成家常便飯,其次數也會越來越頻繁。
每一家物業企業,遲早、多少都會面臨這種境遇和局面。
從已知的情況看,被換掉的「原物業」,其反應大體分為三種:
一、坦然接受,全面配合。
2018年初,由於物業模式變化,著名的深圳景洲大廈,選聘了名不見經傳的印力物業,而向其移交的是著名的之平物業。
沒有任何防範措施,業委會、之平、印力三方共帶笑臉地搞了個極有儀式感的交接儀式。
之平物業,高風亮節!
前不久,杭州一小區以「公投」形式更換物業,大名頂頂的萬科物業出局。
萬科物業積極配合,當即表態全面移交。絕對的大家風範!
《紅夥家園》由衷地為這兩家點讚!
二、無奈退出,拒不交接。
此類為數不少,這做法其實極不划算。
俗語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既然退出,一定有主觀原因。此時不予反省,反而將原本屬於小區的相關資料一併帶走,甚至對小區的一些設施設備故意破壞,這樣的做派和氣象,除了讓業主們更加慶幸外,將來在圈內就更不好混。
負氣出走,得不償失。
三、潑皮一般,丟人現眼。
潑皮者,流氓、無賴也。
人家的地盤,你有錯在先(顯然是沒搞好),前面已陰招盡出,手段使盡,還是,或者更加改變不了出局的命運。
最近,被業主大會決議更換物業的案例呈現急度上升趨勢,但原物業不走,新物業難進的情況為數不少。
有強制執行的(包括新物業以武力相驅),有情況反映的(業主給政府相關部門),有見官的(起訴至法院),有集體拒交物業費的,有膠著對峙的。
五花八門。
其他因素除外,如果是經業主大會決定解聘原物業又選聘了新物業的,是小區的最高權力機構決定的,是受法律保護的。
大凡是已被業主們廢棄的物業,
一切的抵抗是徒勞的;
一切的僥倖是暫時的;
一切的耍賴是丟人的;
一切的橫蠻是無恥的。
最終的結果註定是失敗的。
因為,沒有一例能在小區活得像樣的。既無效益,又失人格,還沒尊嚴!
學一學天下正經的物業,那麼多……
☆ 公開、透明,是破解小區難題的一盞明燈!
☆ 匪夷所思的三件事
☆ 「業主自治」制,是個大趨勢!
☆ 是原來如此:有了「先遣圖」,才能秣馬厲兵!
☆ 若是江湖,就該清理門戶
☆ 不能忠於小區的,最好別進業委會
☆ 拜託,別毀了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