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昨晚回家,發現附近商場又新開了一家餐館,門口擠了很多人,作為一個吃貨,小編冒著低溫擠進去了,發現又是一家自助餐,新開業在做活動30元一位,關鍵是附近已經有一家自助餐廳了。
晚上回去查了一下,自助餐難道真的有這麼賺錢嗎?在此之前我都覺得自助餐是虧本的買賣,因為我吃自助餐絕對會先把自己餓的前胸貼後背,而且進去以後全撿貴的吃。
自助餐廳進貨一般都是大批量、低成本的進貨,其材料並沒有大家家常在菜市場買的貴。
另外自助餐廳都是自取,節約人力成本,除去收銀,切配,洗碗,上菜,實際上服務員也就2、3個,還有部分餐廳連廚師都省了,跟其餘餐廳比,每個月就節約幾萬塊的工資。
自助餐界有一句話:「只要有客人來了,買單了坐下了,老闆就已經開始賺錢了。」當然如果出現6個人喝70幾瓶雞尾酒的,三個人喝四五十幾瓶啤酒的,或者只吃鯧魚和魷魚卷的,老闆就想哭,因為這樣他只能保本,但是這中顧客畢竟只是少數。
還有就是像比較貴的蝦之類的,餐廳會控制上菜速度,不是吃完就上吃完就上。這樣其實就不會存在一位顧客只吃一種價錢高的菜品的情況。
還有些顧客會偷偷地帶飲料、蛋糕等食材走,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其實老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些都是小錢,顧客佔到了便宜,下次還來選擇來這家店。
總之,只要是是正常人的食量,就不會虧本,利潤通常在百分之四十,加入有一些特別的食客,也是保本,不會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