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收到歐盟遲到的道歉信,回看走錯的每一步

2020-12-24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義大利:收到歐盟遲到的道歉信,回看走錯的每一步

「我們真的完全沒準備嗎?真的沒有比中世紀隔離更好的方法嗎?」

義大利總理孔特

4月5日,在全球新冠病毒確診人數突破了110萬的一片陰雲之中,義大利卻迎來了兩個令人欣慰的消息,一個是連續三天放緩的確診人數,由最高峰時的6000人降到了4000,為整個歐洲帶來了信心;另一個是歐盟寄來了一封道歉信。

「歐洲各國此前並沒有意識到,只有團結在一起,歐洲才能打贏這場疫病戰爭。各國原本可以避免這種局面,」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寫道,「如今,歐洲和義大利站在一起。」

這封信足夠誠懇,承諾歐盟將解凍最高1000億歐元,從義大利開始,幫助受到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成員國的人們保住工作崗位。但信仍然來得太晚了。一個月的疫情的急速惡化,讓每個歐盟成員都撕破了臉,涼透了心。

3月4日,義大利的20萬個口罩在土耳其被扣;6日,法國砍掉了英國幾百萬個口罩訂單;9日,德國扣押了一輛開往瑞士的裝載了24萬隻防護口罩的卡車;12日,德國又扣押了一批瑞士從中國訂購的手套,義大利則扣押了瑞士的消毒水;13日,義大利的83萬個口罩在德國失蹤;16日,一家土耳其公司涉嫌詐騙比利時500萬個口罩;22日,波蘭疑似扣押了義大利2.3萬隻口罩;23日,捷剋扣押了中國捐給義大利的10萬個口罩……

G7峰會茶歇時刻,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詹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三人聚在一起吐槽川普

誰還記得三個月前的G7峰會上,各國領導人一團和氣的景象?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發言後,歐盟成員國的「一致對外」氣氛到達了頂峰。好事的媒體甚至在茶歇時偷拍到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詹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三人聚在一起吐槽川普的視頻,「你看到他(川普)講話後,他工作人員的下巴都掉下來了嗎?」說著都笑彎了背,這短視頻在網上瘋傳,川普甚至因此提前退出峰會。誰能想到,短短3個月後,一箱口罩就能壓垮這段「友誼」。

在隔離中擁抱

一個月前的3月5日,是義大利宣布全國停課的第一天。這個消息讓所有中國留學生鬆了一大口氣——在我的羅馬大學微信群裡,大家早早就刷屏討論起要不要「翹課保平安」。好在這些學期我只剩2門課,一門50人的小課,我決定只在最後一分鐘溜進教室,坐門口通風處;一門300人的大課,我決定只坐最後一排,下課提前衝出去,避免擠在人流中。

全國停課的兩周前,義大利北部確診了本土第1名患者,他活躍的行程感染了數個城市的上百人(兩場馬拉松、無數次朋友聚餐和公司會議)。儘管如此,義大利政府也只封鎖了北部的幾個小鎮,而這些小鎮距離真正的人口大都市米蘭,只有不到1小時車程。

米蘭所在的倫巴第省(Lombardia)很快淪陷了,僅僅只用了3天,我的羅馬大學也報告了一例確診。據說那個義大利女生的父親先被感染,又感染了她。消息很快在學校傳開,她變成了全班攻擊的對象。在這之前,被歧視的都是華人面孔,而倫巴第省的暴發徹底改變了這個結局——中國人不可怕,從倫巴第省回來的人才可怕。

平心而論,華人是這裡最小心的群體,在全義大利僅有2個確診個例的時候,很多華人同胞已經自發不出門、買好口罩和食材,為接下來局勢惡化做準備,這也是為什麼在義大利確診人數到達3000人時,沒有一個是華人引起的感染。

但華人的小心並沒有換來義大利人的重視。停課第一天,魔幻的一幕出現了:不用上課的學生扎堆在酒吧裡聊天、見朋友。酒吧的生意迎來了諷刺般的高峰,親熱的貼面禮、擁抱……該有的禮數一個不少,讓路過的中國學生都倒吸一口涼氣——這是義大利式隔離嗎?

看似是在效仿中國的隔離措施,但除了「解散學校」外,該有的官方政策卻沒跟上,學生們完全不知道居家隔離的重要性,反而結伴外出,權當放假。

在義大利確診人數到達三位數時,開始有中國留學生打算回國了,那時機票還是5000人民幣的正常價位,誰能想到20天後,義大利的確診、死亡人數竟會超過中國,變成世界第一,而一張回國機票價格翻了5倍也不一定能搶到。

走過家附近一個個爆滿的酒吧,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無憂無慮地在街邊喝酒、聊天,我不禁屏住呼吸加速繞過他們,只祈禱不會因為這幾秒的擦身而過而感染。

回看走錯的每一步

從3月初開始,歐洲的防疫路線走上了分叉:以義大利為首的「半中國模式」,和以德國、英國為首的「群體免疫、拖延峰值」模式。

在疫情這件事上,義大利人都覺得自己冤,明明是所有國家中最先採取行動的——1月22日武漢剛爆發,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便第一時間下令,取消了所有直飛中國的航班,並宣布義大利將進入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緊接著2月又宣布封鎖義大利北部疫區。

覺得總理小題大做的市民不在少數。米蘭市長在Twitter上「藐視」總理的指令,對民眾保證「我們米蘭不會關!」,下面有上千條留言,「我們就需要這樣的市長」「做得好!」

但不斷上升的確診數據不會騙人——旅遊勝地的民宿不斷被外國遊客取消訂單,威尼斯、佛羅倫斯幾乎成了空城,逼得美術館用「免費入場」這樣的奇招來挽留顧客。那些仍在義大利北部旅遊的異國遊客,就這樣把病毒和美術館的紀念品一起,帶回了世界各地。

3月10日,義大利政府再次加緊了戒嚴,然而一步步在我們看來顯得格外迷惑:封鎖11個大區的消息竟然提前走漏,從米蘭等重疫情區出逃數十萬人,趕在封城前擠上最後一班火車逃回南部。擁擠的火車站,鮮有戴口罩,無人測體溫。

相對於中國版「帶病回家,不肖子孫」的強硬橫幅,再看義大利南普利亞(Puglia)大區主席Michele Emiliano的公開信,全然是弱者的口氣:「我請求你們,不要從北部回來,不要把北部的疫情帶到屬於你們的普利亞……」 可是沒人聽得進去,幾天後,南部確診病例不斷增多,毫無意外,均為從北部回來的人。

讓很多中國人看不明白的是,如果說義大利是礙於「人權、自由」的歐洲傳統,而讓政府不敢下強硬的隔離指令,導致了疫情的蔓延。那麼,究竟要為這個人權付出多大代價?

從最溫和的「建議市民在家不要出門」,到「除超市、藥店外關閉全部營業場所」,義大利用了整整一個星期。連一開始的罰款都是象徵性的206歐,一個有零有整的數字,仿佛根據某個隱形標準算出的納稅單——開多了少了都怕人民有意見。起到的作用自然微乎其微——僅僅米蘭一個區,一周內就開出了8000張罰單,這還僅僅是被抓到的冰山一角。雖然更不用說同時期英國的隔離政策——在疫情最嚴重的倫敦,市民竟然還可以每天出去遛狗一次,跑步一次。

LucaFranzese哭訴

高峰期來得比想像快。3月7日,那不勒斯傳出一條視頻,一個憔悴的中年人LucaFranzese哭著舉著手機,背後是已經去世6小時的妹妹,眼看著她出現新冠感染特徵,到呼吸停止死在了床上。他在鏡頭前流著淚講述了自己怎麼在最後一刻給妹妹做人工呼吸——哪怕這意味著他100%會感染——但仍然沒從死神手中拉回她的生命。鏡頭推到妹妹的臉上,她已經開始發青的臉龐提醒著我們離死亡如此之近。讓我難過的是,這個劇本在中國早已上演過一遍,現在換成了義大利版臺詞。可誰又知道還會在多少國家重演?

接連幾天,城市安靜了下來,每天下午6點的「陽臺音樂會」也被救護車單調的鳴笛取代。先是床位不夠、醫護人員大量感染、死亡人數不斷增多,然後口罩、呼吸機很快開始短缺,到最後醫生不得不在激增的病人之間做艱難取捨——為數不多的呼吸機,將首先供給65歲以下的重症患者。這是在中國都不曾出現的「選擇」。

昔日熱鬧的聖彼得廣場

3月27日,梵蒂岡城中還下著雨,83歲的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esco)一個人走到臺前,對著空曠的聖彼得廣場開始了他的祈禱,把義大利的悲傷推向了頂峰,

「逆境揭穿了我們的脆弱,

叫人看到我們日常行程、計劃、習慣中虛假而膚淺的安全感。

在這現實世界裡,我們全速前進,

自以為強大又無所不能。

我們貪婪地賺錢,

任由凡俗事物來吞噬我們,

任由倉皇匆促來困擾我們。

面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和不義,我們沒有甦醒。

你要求我們不要害怕。

但我們信德薄弱,我們恐懼膽怯。

而你,上主,別放任我們在暴風雨中隨波逐流。」

世界還會好嗎

在一個月連綿不斷的壞消息中,好消息不時穿插而來,中國首先派來了救援團隊和物資、米蘭的展覽館被改建成了方艙醫院、原本今年7月畢業的護士們提前結業上崗,減輕醫護壓力……但這些相比不斷上升的確診人數,仍然是杯水車薪。到了3月底,北部省城貝加莫(Bergamo)的火葬場每天24小時運轉也無法跟上新送來遺體的數量,「現在就是一場戰爭,我們只是在抓緊時間接收遇難者。」

義大利的悲劇也讓歐洲其他國家放棄了「群體免疫」,調整了應對策略,用上了最嚴格的隔離法令。但顯然相同的劇本馬上就會一一重演。而大西洋那邊的美國也接替了義大利,成為了整個世界的焦點。

「中國警告過義大利,義大利警告過我們。我們沒聽。現在美國有責任聽聽紐約的。」3月27日,美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s)以這樣的副標題,警醒著美國人。

但在隔離中的義大利人開始了自我反思,《義大利郵報》(il Post)的主編Francesco Costa質問在隔離中的同胞:「是的,我們可以給自己找理由,說義大利在完全沒準備的情況下,第一個遭到病毒攻擊。但我們真的完全沒準備嗎?真的沒有比中世紀隔離法更好的方法嗎?我們從測試手段、測試人數,到追蹤方法,都做對了嗎?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把這件疫情的應對推到政府頭上,不能認為這只是專家才應該操心的事——只有所有人都拿它當回事,義大利才會開始變好。」

4月1日,醫療壓力最大的倫巴第大區為103名無法照顧到的患者聯繫了國際救援,其中30人被送往德國——歐盟的關係在這場戰役中第一次恢復了應有的「溫度」。

最近一次倫巴第大區主席Attilio Fontana在電臺連線時,告訴所有人,「當流感在10月重來的時候,冠狀病毒也可能跟著復發,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這可能是第一次,義大利的樂觀被抹去,被一個更為「現實」的性格所取代,成為這一代人新的底色。

相關焦點

  • 繼義大利之後比利時準備重開邊境 法國又生氣了 說好的歐盟團結呢
    上個月,義大利不跟鄰居協商,就擅自宣布準備在6月3號開放邊境,把法國氣個半死。今天,比利時也來個先斬後奏,宣布他們要在6月8號開放邊境。你們搞什麼啊?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你說都不說一聲就開放邊境,我這邊怎麼搞?!歐盟團結?不存在的!
  • 吸引外籍高科技人才 義大利或發放「歐盟藍卡」
    吸引外籍高科技人才 義大利或發放「歐盟藍卡」   中新網4月6日電 據義大利歐洲僑網報導,近日,義大利內閣會議通過了吸引外籍高科技人才計劃,其主要內容是簡化入境手續,允許外籍高科技人才及其家屬長期工作和生活在義大利,並為他們發放「歐盟藍卡」。
  • 義大利威脅退出,歐盟面臨嚴峻考驗,需要富國再一次拯救窮國
    日前歐盟委員會就出臺了一個重啟歐盟境內旅行的計劃,希望重啟旅遊業。大家都知道,歐洲是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往歐洲旅遊,而隨著夏季的臨近,歐洲就希望能解除限制,讓歐洲各經濟體在旅遊業中獲取救急資金。
  • 北京義大利新籤證中心開幕,義大利已成歐盟在華發放籤證最快國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在中國與義大利即將於2020年迎來中意文化旅遊年之際,北京義大利新籤證中心3日舉行開幕典禮。義大利駐華使館領事處負責人歐吉寧(EugenioPoti)當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的義大利籤證申請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北京籤證中心更是日均收到超過1000份申請,希望新籤證中心的服務能讓更多中國遊客選擇義大利。
  • 義大利向歐盟提要求 希望繼續保持冬夏令時制度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1月19日電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根據歐盟要求,從2021年開始,歐盟成員國均需就是否繼續沿用冬夏令時轉換製作出決定。義大利政府經調研評估,已正式向布魯塞爾提出要求,希望繼續保持冬夏令時制度。據報導,根據義大利向歐盟提出保留冬夏令時制度的意見文本,義大利選擇保持冬夏令時制度,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考量和原因首先,義大利認為,終止冬夏令時制度缺乏權威性影響評估,無法推斷統一實施冬或夏令時,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和利弊。
  • 義大利為感謝中國援助,降下歐盟旗,升起中國國旗
    義大利民眾主動升起中國國旗!義大利民眾自願降下歐盟國旗,掛起中國國旗和俄羅斯國旗隨著新冠肺炎的在義大利的蔓延,義大利向世界各國發出援助請求,起先,在疫情不是很嚴重的時候,義大利就向歐盟求助,但是當時歐盟並沒有搭理義大利。之後疫情越發嚴重,歐盟一些國家也紛紛淪陷,各自都只顧自掃門前雪,壓根顧不上義大利。
  • 當義大利進入「至暗時刻」,歐盟的藥方是什麼?
    隨著3月9日賽普勒斯報告首例確診病例,歐盟27個成員國已無一倖免。其中義大利的形勢最為嚴峻。義大利總理孔特稱,義大利已經走入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對於歐洲目前的疫情形勢,為什麼歐洲沒有為新冠肺炎的暴發做更好的準備?當新冠肺炎在義大利迅速傳播時,義大利曾通過應急響應協調中心尋求幫助,向其他歐盟國家請求醫療用品支援,但沒有國家響應。
  • 走錯考場?遲到禁入?蜀黍不該負責!
    而這其中每年必現的就是準考證的問題,幾乎每年都有粗心大意的學生和家長,遺落準考證,當破爛賣掉,走錯考場,壓時間點遲到一分鐘,誠然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的警察蜀黍還有軍人,都在為考生們鋪路。尤其是這個2020年,疫情上網課半年,考試兩天突發暴雨,甚至有地區把考場淹了,考場地震,還有公交車墜河,似乎與往年比起來,今年的考生更加多災多難。
  • 看英語小故事學單詞:給艾薩克道歉信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看英語小故事學單詞:給艾薩克道歉信 2015-09-15 16:1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義大利人降下歐盟旗幟 掛起中國和俄羅斯國旗
    來源:海外網義大利人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五星紅旗【海外網3月24日|戰疫全時區】疫情之下,患難見真情。新冠肺炎在義大利流行之際,中國、俄羅斯伸出援手,派遣專家提供醫療物資。為表達感謝,義大利人自發將歐盟旗幟換成了中國和俄羅斯國旗。義大利人拿掉歐盟旗幟俄羅斯Life新聞網24日發布了一段視頻,一名義大利居民把歐盟旗幟換成俄羅斯國旗。視頻中,原本立著義大利國旗和歐盟旗幟,而一名義大利人拿掉歐盟旗幟,換成了俄羅斯的三色旗。他還向網友展示了這樣一行字:「我們相信患難見真情。
  •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將與義大利共同主辦明年的全球衛生...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將與義大利共同主辦明年的全球衛生峰會,義大利將擔任G20輪值主席國。下屆美國政府已經同意在衛生領域加強國際合作。2020-11-20 19:06:23來源:FX168 亞洲交易博覽:每日抽獎,註冊有禮>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 回看常程加入小米這步是不是走錯了?
    就在前幾天,常程因為微博的不當言論,被網友批評,後來也認了錯,那麼回頭看來,常程加入小米這一步是不是走錯了呢?事情的結果是這樣的,4月24號,常程在微博發布的一條宣傳文案,引發了網友們的質疑,文案寫到「發布會故事備選:空投八倍鏡,籃球場上歡呼,別人看你得分,我卻看見你的褲襠開裂了,對面女生宿舍每個精緻打扮美女的背後都有一個的窩」,這段是小米10青春版的宣傳文案,網友們看到以後都表示不適,甚至還有網友將小米5那個時候涉黃的文案「打飛機更快(「打飛機指用手機預訂飛機票」)
  • 太平洋海戰中,日本走錯了哪一步?導致最終慘敗而歸
    那麼持續很久的太平洋海戰,日本海軍走錯了哪一步?導致敗得這麼快呢? 直接走錯的一步——日本偷襲了美國珍珠港 其實在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前,美國雖然對日本進行了一些管制,但是沒有主動派遣飛機什麼的和日本正面交手,美日雙方是處於相對和平狀態的。
  • 質疑苟晶的人:因為她沒有拿出道歉信!
    6月22日以來,苟晶兩次上大學被頂替事件全國人都知道了,支持她維權的很多,質疑她的人也很多,為什麼有那麼多質疑她的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到今天為止也沒拿出來事件中最核心的證據—那封班主任手寫的道歉信。在後真相時代,大家針對苟晶的質疑現象是十分正常的,畢竟按照最近幾天的事態來說,始終沒有出現事件中的核心證據—那封班主任的手寫道歉信,但是沒有這封道歉信,我們就不能形成一個對該事件合理的判斷嗎?毫無疑問,針對目前的各種信息,我們完全可以形成一個合理的判斷。
  • 義大利預算計劃或遵守歐盟規定
    近期,籠罩歐元頭頂的一大利空威脅就是義大利政府即將出爐的新預算案,不過這一風險本周似乎有望淡化,因義大利政府試圖讓市場相信,在預算磋商中政府將遵守歐盟的財政紀律規定。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副總理迪馬約周三表示,2019年的預算將是「大膽的」,但會維持國家財政的有序和穩定。 另一位副總理薩爾維尼告訴每日新聞,如果政府想長期執政,「我們不能讓公共債務大幅膨脹。」
  • 看故宮院長的道歉信內容,我們可能「冤枉」奔馳女了!
    但是這個道歉信似乎並沒有解決網友們的疑慮。首先,是發道歉信的時間點選的很讓人疑惑。故宮博物院算是一個國家單位,大晚上老百姓都睡著了發什麼聲明?網友表示「從來沒見過官方聲明是半夜十二點的。」如果這是一個突發事件,半夜發聲明說明該單位非常重視輿論,但是事情已經持續發酵幾天了,留給故宮博物院的應對時間很充足,為什麼要這麼「匆忙」呢?
  • 嶗山插隊外國人道歉信上的籤名疑似辱華,大家怎麼看?
    當事人其手書道歉信如下:今天(4月3日)下午,網友突然發現,這道歉信上的籤名,怎麼有點眼熟?幾年前,德國品牌philipp plein的道歉信籤名也是這個意思:該籤名造型意味「下跪的辮子奴 」,形似下圖:下圖是這籤名圖的詳細對比:大家怎麼看?這只是一個巧合,還是蓄意為之?
  • 義大利那不勒斯比薩餅獲歐盟「傳統特產認證」
    新華網羅馬12月10日電 享譽全球的義大利那不勒斯比薩餅9日獲得歐盟的「傳統特產認證」,這將有助於保護這一義大利「國寶食品」不被假冒。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獲得歐盟「傳統特產認證」後,無論是義大利還是世界其他地方的餐館要想在其製作的比薩餅上貼上「那不勒斯比薩餅」的標籤,其製作工藝必須達到特定的標準,否則將構成侵權。
  • 寧波旅客「滯留門」後續 菲律賓航空發來道歉信
    4月18日,他們終於收到了來自當事的菲律賓宿霧太平洋航空公司的一封道歉信。記者在道歉信的傳真件上看到,「首先,我們向這些乘客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航空公司對此事件受影響的乘客並無任何歧視傾向。」信中還表示,公司今後會在「增聘講普通話的乘務員」及「加強緊急出口的安全標準化程序」等方面改進措施。」落款的時間是3月25日,發信人是該航空公司市場及產品部副總裁Candice女士。
  • 義大利籤證問題|一起申請義大利籤證,自己卻沒收到結果?
    前往義大利旅遊,有的人傾向於獨自去旅遊,喜歡自己一個人隨心所欲的感覺,享受獨處的快樂;同時也有人選擇與朋友一起出發,享受有同行的一起歡聲笑語。最近就有看到兩位申請人同時申請義大利籤證,但是一位已經出籤,另一位卻還沒有收到義大利籤證結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