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同臺灣當局「斷交」後,臺灣陸委會決定限制大陸人士赴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導,陸委會擬限制大陸各省級臺辦人士、曾發表對臺「不友善言論」的智庫學者赴臺,對於「黨政背景人士」要「慎重」審核。
原本陸委會規劃管制的範圍是整體大陸臺辦、黨政軍和智庫學者,但臺灣工商團體警告「兩岸交流將因此全面中斷」後, 才做出讓步。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曾分批邀請臺灣工商團體赴宴,同時在席間表示,「『統戰的』,包括『臺辦』都不能來」,引發工商團體抗議「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主委,不如直接說一句:『停止交流』!」張小月在席間再三強調「民間、經貿交流」照常、正常,但是具有黨、政、軍身分者就要擋,工商團體負責人忍不住問:「在大陸有誰不是黨員?」
陸委會擬限大陸人士赴臺(圖源:中時電子報)
近期,臺灣工商團體提出的山東、河南、湖北部分省級臺辦赴臺申請遭駁回,重新遞件後,也接到陸委會電話告知:「別再送了,不會過」。工商團體也發現,被駁回時只得到「審查沒過」一句話。
另據中評社11日報導,臺灣「移民署長」何榮村表示,目前申請赴臺的陸客總數每日維持4000人到5000人,但專業交流層級審核,從臺灣和巴拿馬「斷交」開始明顯趨於嚴格。他說,從整體來看,大陸人士來臺人數沒有下降,不過「層級」有下降。
臺灣學者批評陸委會此舉「傷敵一千、自損一萬」,中國文化大學(臺灣)教授龐建國就指出,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高達40%,大陸對臺貿易只佔其貿易額5%,對誰的傷害較大很明顯。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也表示,嚴審大陸官員來臺,會引發大陸「熱對抗」反應,會嚴審乾脆不來,首先受影響的就是觀光業和其他相關產業。臺灣對大陸一年順差一千億美元,兩岸交流停止,大陸從「烽火外交」到經濟制裁,一直到武力統一,會往那邊滑過去。
大陸方面,北聯大臺研院副院長李振廣認為,陸委會封殺「不友善」的智庫與學者赴臺,而非全面禁止,主要還是「殺雞儆猴」。陸委會此舉勢必引起大陸輿論撻伐,兩岸的對抗意識將隨之上升,在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情況下也將呈現向下的惡性循環。
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指出,民進黨再度上臺後,開歷史倒車,兩岸關係將倒退回比30年前還不如,最後受害的仍是臺灣民眾。他同時認為,陸委會的禁止措施起不了太大作用,許多兩岸交流、經貿互動的活動大陸無法在臺灣辦,就移到大陸辦,這只是技術性問題,很好解決。現在暑假到了,到大陸實習、創業的臺灣學生源源不絕,打開的大門是關不上的。
上海臺研所副所長倪永傑(圖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