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陸委會「憂心」香港民主?學者:無稽之談 看不得「一國兩制」成功

2020-12-12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林鄭月娥發表2020施政報告。(圖片來源:網絡)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在立法會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臺灣方面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則在近日對此發表「相關報告如何擦脂抹粉都掩蓋不了香港情勢惡化事實」「對香港民主與自由每下愈況,倍感憂心」等污衊言論。兩地學者在受訪時指出,《香港國安法》自推出以來,香港局勢得到明顯改善,民進黨當局此番不顧事實的言論居心叵測,是愚弄臺灣老百姓的政治操作,這種「吃人血饅頭」的做法非常無恥,所謂「憂心」等說法則更是無稽之談。

《香港國安法》為恢復香港社會穩定帶來顯著效果

「香港在去年確實是從亂局中度過的一年,今年《香港國安法》出臺後,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地區的局勢趨於穩定,這是有目共睹的。」南開大學臺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曉兵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亂港暴力分子已經走到了盡頭,承擔了相應的法律責任,香港恢復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呈現出比較有序的狀態。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陳志豪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指出,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已總體上恢復秩序,市民出行普遍也感到更安心,這些都是《香港國安法》的正面效益,不容民進黨當局抹黑。

此次是全國人大通過《香港國安法》後,林鄭月娥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她指出,在該法實施後四個多月,鼓吹「港獨」及與外部勢力勾結的情況已逐步減退;部分頭面人物明顯收斂;激進組織停止運作或解散;涉嫌違法人士畏罪潛逃;而街頭暴力行為也大幅減少。

民進黨當局荒謬言論愚弄臺灣老百姓

對於臺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近日針對香港的種種荒謬言論,李曉兵指出,《香港國安法》讓香港社會恢復基本秩序、保持繁榮穩定,這是全香港700多萬市民的心願,也是全中國人民的心願。同時,取得這樣良好效果也是島內極少數「臺獨」分子不願看到的。為了政治目的,民進黨當局不斷炒作香港問題,誤導臺灣老百姓,人為製造事端,恨不得「希望香港越亂越好」,可以說是居心叵測,指鹿為馬。

陳志豪則指出,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民進黨當局就開始利用香港來撈取「道德光環」,吃「人血饅頭」,非常無恥。

民進黨當局應正視「一國兩制」的成功

李曉兵表示,民進黨當局此番作為,其根本原因是不希望「一國兩制」走向成功。23年來,香港取得長足進步,粵港澳大灣區也賦予香港新角色。而由西方發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0年度報告》再次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足以說明民進黨當局所謂「香港民主與自由每下愈況」乃無稽之談。

「民進黨當局前幾天關停了臺灣中天新聞臺,打壓島內的不同聲音和新聞自由,現在卻又出來『關心』香港的權利和自由,足以體現民進黨當局的雙重標準和虛偽作風。」陳志豪表示,臺灣社會現在面對著大量社會經濟問題,民進黨與其「過份關心」香港事務,倒不如先專注做好本分。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副主席、法學教授傅健慈也認為,民進黨不恰當地介入香港事務,打壓島內的新聞和言論自由,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推行「去中國化」,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基礎,限制兩岸人員往來的同時煽動兩岸民意對立。他並呼籲民進黨當局識時務,不做有損兩岸人民感情和中華民族的事,停止「臺獨」以及分裂活動,儘快回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完)

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大陸學者探討一國兩制「臺灣模式」:不等同於「香港模式」
    中國臺灣網6月25日訊 第三屆京臺學者共研會23日在京開幕,兩岸學者圍繞「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議題,探討了對「一國兩制」臺灣模式的理解,分析了臺灣民主化進程,分享了對推動兩岸融合進程的看法。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重點談及對「一國兩制」臺灣模式的構想。王英津認為,在未來國家統一後的制度架構的設計上,「一國兩制」仍然是大陸最優先的選擇。臺灣回歸後的「一國兩制」的模式,可稱為「一國兩制」臺灣模式。大陸將汲取香港模式的經驗,設計「臺灣模式」時更為嚴謹。大陸應聲明,未來的「臺灣模式」不等同於「香港模式」。
  • 陳欣新:「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是「香港特色地方民主制度」
    陳欣新:「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是「香港特色地方民主制度」 2016「一國兩制」條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堪稱「香港特色地方民主制度」。  陳欣新表示,香港基本法所規定的「一國兩制」條件下的香港民主制度,是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地方民主制度,既不同於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地方民主制度,又不同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國家層面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 澳門應向臺灣講好成功實施「一國兩制」的故事
    可能是因為目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之下,又汙名化「一國兩制」之故,而認為敏感性極強,因而有意無意地避開。其實,正因為如此,尤其是在蔡英文拿香港事態來「說事」之際,就連蔡英文也不敢否定的澳門的成就,更要理直氣壯向臺灣地區講好「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好事。因此,筆者希望能透過獲得提問的機會「做球」,讓賀一誠補強這方面的論述內容。
  • 專家:「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鑑
    專家:「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鑑 2014-12-21 04:04:01有專家認為,習近平的講話在肯定澳門成就的同時,實際上也有希望「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的成功經驗能夠對香港產生示範效應之意。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15年來,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力支持下,在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澳門社會各界人士齊心協力、團結奮鬥,積極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  他強調,「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
  • 島內學者列「八個證據」,臺陸委會又...
    」也是開戰條件之一;第五,大陸頒布香港國安法;六是兩岸展開「軍備競賽」;七是民進黨當局主動推進兩岸經濟脫鉤;八是臺方增加對兩岸往來的管制。趙建民不僅是大學教授,此前還曾擔任臺灣陸委會副主委,可以說既有兩岸關係的理論,也有實踐。因此,他的話引發當局關注。陸委會24日晚回應稱,對於學者的看法沒有評論,「但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雙方均有責任」。明顯是企圖把兩岸關係僵化的責任推卸到大陸一邊。不少臺媒注意到,美國和大陸軍機在臺海上空的較量仍在持續。
  • 臺「陸委會」稱香港人入境可能免籤
    香港入境處處長預料,三通後臺灣經香港入境大陸的遊客會減少。圖為香港國際機場。(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報導,臺灣已允許香港民眾來臺可以落地籤注,但港人希望能免籤注入境,臺灣「陸委會」已評估可行性,希望臺港雙方能坐下來談。據估計,一旦實施免籤注,每年訪臺的香港遊客至少增加兩成。
  • 民進黨當局介入香港問題之策略分析
    臺當局的政治表態給予「反送中」運動精神鼓舞,政治立場傾向支持抗爭民眾,譴責政府暴力而未譴責民眾暴力。例如陸委會6月9日針對數十萬香港民眾抗爭「以具體行動,充分展現捍衛自由、法治與人權的強大決心與意志力,向港府的粗暴修法說不,我們由衷感佩」;6月16日針對逾百萬港人湧上街頭,聲明致上最高敬意,在追求民主自由道路上,臺灣永遠與港人並肩同行。
  • 2019香港事件外部勢力有哪些?搞「顏色革命」不會成功
    他們「投訴」香港的民主人權和「一國兩制」出了問題,祈求「洋大人」插手,給中國施加壓力。  (上一次陳方安生赴美正是2014年「佔中」發生前)與此同時,他們還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開了會。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香港的事和「美國國家安全」有什麼關係?據公開報導顯示,在會上他們討論了香港「停滯的民主發展」、《逃犯條例》、「新聞自由」等問題。
  • 直航變味 臺"陸委會"強令包機繞香港機場一圈
    相關專題:兩岸就臺商春節包機達成共識     我要發言  東方網1月27日消息:據臺媒報導,臺商春節包機29日將正式啟航,兩岸協商包機無須中停第三地港澳機場,不過,臺「行政院」「陸委會」卻要求所有春節包機不能只是經過香港飛航情報區
  • 直航變味 臺「陸委會」強令包機繞香港機場一圈
    中國臺灣網1月27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商春節包機29日將正式啟航,兩岸協商包機無須中停第三地港澳機場,不過,臺「行政院」「陸委會」卻要求所有春節包機不能只是經過香港飛航情報區,必須飛到香港機場上空繞一圈才能前往大陸各航點。如此一來,飛往上海的班機要多20分鐘航程,航空公司私下抱怨,「陸委會」根本是多此一舉,為德不卒。
  • 蔡英文威脅禁止支持「一國兩制」「武統」者入臺
    此前一天,蔡英文在島內的「國安」會議上拍板,宣稱涉及宣揚「一國兩制」、「武統」等「鼓吹戰爭」、「恫嚇臺灣民眾」者,即應採相應措施予以管制,甚至「拒絕入境」。文章寫道,蔡英文這道「新禁令」,把「一國兩制」株連在內,令人莫名所以。難道蔡英文竟不知,大陸官員幾無一例外地主張「一國兩制」,若連「一國兩制」都不準說,豈非要大陸千萬官員皆禁足,從此不能踏上臺灣一步,兩岸還有任何交流、或者和解的可能嗎?蔡英文的「禁令」能奏效嗎?
  • 跨越民調迷思 促使「一國兩制」變化
    第四:有關「一國兩制」有提示意義的情況下,有《中國時報》、《聯合報》,和「外交部」的民調結果差異極大;在無提示意義的情況,如「陸委會」與TVBS民調結果的差異也很大,這就使我們對此結果陷入了幾乎無解的狀況。
  • 「一國兩制」的香港故事與臺灣聲音
    然而,只要是嚮往美好生活的臺灣民眾都明白: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這事兒,關乎臺灣前途命運,也關乎每個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只有理性參與、積極建言,才能為自己爭取一個可長可久的最好結果。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歷史賦予兩岸中國人的歷史使命,也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一國兩制」這個偉大構想,早已在香港澳門得到了成功的實踐。
  • 香港旺角暴亂疑犯潛逃 稱獲臺「獨派」相助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涉嫌參與去年香港旺角暴亂的18歲女子李倩怡的一段錄音在網上流傳。錄音中,自稱是李倩怡的女子聲稱,自己在審判開庭前選擇了流亡,並得到臺灣「獨派」的幫助。據香港中評社8月28日報導,被控暴動罪的李倩怡原定於今年1月出庭應訊,但她最終未現身,香港法庭隨即對其發出通緝令。但6月初,有消息稱李倩怡已經棄保潛逃至臺灣,在當地尋求「政治庇護」。臺「內政部移民署」曾證實,李倩怡已於1月入境臺灣,臺「陸委會」則對此稱未收到李倩怡提出的「政治庇護」申請。
  • 香港政界人士贊「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
    香港政界贊「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蔡毅表示,澳門回歸20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嚴格遵照憲法和基本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同時令中央全面管治權有效行使,亦令行政主導體制運行得十分暢順。
  •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與「今日臺灣、明日香港」的理性之辯
    臺灣綠營所謂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論調,是要宣揚香港回歸後並沒有真正落實「一國兩制」,香港的民主、自由、法治受到影響或中央幹預,因此臺灣不能被統一,更不能實行「一國兩制」,否則統一後的臺灣,就會向香港一樣失去自由、民主、法治,因此不能讓未來的臺灣變成今日的香港,因此要拒絕統一與反對統一。顯然這是一種典型的政治偏見與政治操作,也是對事實的極大歪曲。
  • 【中國網】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的不凡之路
    這一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媒體的發聲、輿論的引導至關重要。   在前期策劃上,記者提前一個月對本期節目進行了構思和設計,搜集並了解與香港回歸相關的網絡輿情。針對網友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幾個話題進行了統計分析,根據輿情進行問題設置。
  • 臺灣陸委會擬禁止省級臺辦人士、「不友善言論」學者赴臺
    巴拿馬同臺灣當局「斷交」後,臺灣陸委會決定限制大陸人士赴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4日報導,陸委會擬限制大陸各省級臺辦人士、曾發表對臺「不友善言論」的智庫學者赴臺,對於「黨政背景人士」要「慎重」審核。 原本陸委會規劃管制的範圍是整體大陸臺辦、黨政軍和智庫學者,但臺灣工商團體警告「兩岸交流將因此全面中斷」後, 才做出讓步。
  • 對臺「一國兩制」跟香港會不同?國臺辦:充分考慮臺灣現狀
    有臺灣記者問,關於「一國兩制」,大陸可能會跟臺灣民間做交流,聽取一些意見建議。大陸學者也分析,在對臺未來可能的「一國兩制」部分跟香港不同,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第二個問題,有很多藍營執政縣市都希望到大陸交流,未來如果有綠營執政的縣市拋開政治包袱,釋出善意,大陸是否也會有同等的善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