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甄 翔
「如果有人在2020年年初宣稱,今年一種致命的病毒將導致經濟活動停止、失業率飆升、收入斷崖等狀況,但股市會在年終躥升到史無前例的高度,你一定認為這無比瘋狂,但如今這已變為現實。」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月8日這樣描述全球股市今年的經歷。進入12月,新冠疫苗研發不斷傳來好消息令全球股市經歷「歲末漲勢」,來自醫療和政策方面的利好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撐2021年的股市走勢,各方看法不一。
亞股瘋狂吸金體現信心
受英國開始全國範圍接種新冠疫苗給投資者帶來樂觀情緒影響,亞太股市12月9日收盤普遍走高。日經225指數收報26817.94點,漲幅1.33%;韓國綜合指數報2755.47點,漲幅2.02%;中國香港恒生指數則上漲0.75%。
「全球投資者不斷向亞洲熾熱的市場注入資金。」彭博社8日報導稱,無論是買入股票、債券還是幾乎任何其他資產類別,外國資金正大舉湧入亞洲。「他們押注的是隨著全球從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復甦,亞洲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報導稱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亞太指數上周升至創紀錄水平,彭博巴克萊債券指數也接近4年來最高水平。該地區的貨幣總體上處於2018年以來最強勁的態勢,大宗商品價格也在攀升。
對於亞洲市場備受資本青睞的原因,彭博社援引澳新銀行亞洲研究部負責人的話說,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新冠疫苗研發與應用取得積極進展,市場上的充裕流動性都令亞洲地區資產備受青睞。「我們預計,隨著新冠疫情未來逐步得到控制和全球經濟得到改善,將刺激更多資金流入該地區。」
彭博社梳理的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以來,投資者向新興市場交易所交易基金注入的資金量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達到頂峰,資金主要流向亞洲。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基金需求最大,韓國etf的資金流入創下紀錄,幾乎沒有哪個新興市場出現資金流出。
在固定收益方面,投資者對亞洲的興趣也在增長。外國持有的中國債券已飆升至創紀錄的合2740億美元,全球基金本季度已購買超25億美元的高收益印尼主權債券,為2019年9月以來最多。
巴克萊銀行8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外國投資者的需求可能會在12月和2021年初放緩,因為中國在兩個主要股指中的納入已經接近完成。其他市場的外國投資者流動也顯示出放緩跡象。
美股跨年行情能否持續?
得益於近期主要股指均創歷史新高的強勢推動,美國股市12月8日收盤升至歷史新高。道指上漲104.09點,收於30173.88點,漲幅0.4%,並在當日創出30246.22點的歷史新高。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3%,至3702.25點,首次收於3700點以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0.5%,至12582.77點。美國銀行統計的歷史數據表明,越接近年末美股走勢可能越強,近百年來的數據顯示,12月是股市平均漲幅最大的一個月份。美股正經歷「跨年行情」。
美國CNBC網站12月9日援引高盛的報告稱,美國經濟復甦速度將快於預期,部分原因在於最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影響的行業所受到的衝擊沒有那麼嚴重。該公司過去幾天發布的獨立分析報告顯示,美國經濟未來的增長前景強勁,與2020年下降約3.5%的增長預期相比,2021年美國GDP預計增長5.3%。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月8日的文章分析稱,進入2021年後,投資者對即將上任的美國新一任政府擁有較為樂觀的期待,包括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來自美聯儲的更多支持,以及民眾有望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報導稱,現在市場上對2021年利潤反彈的預期非常高。分析師預計明年第一季度收益將同比增長15%以上,第二季度增長近45%,2021年全年增長22%。
但CNN也強調不能保證資本市場的樂觀情緒會一直持續。今年下半年股市的漲幅如此之大,或許意味著2021年的所有利好消息都已被消化,股市可能更難繼續攀升。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明年世界經濟沒有恢復正常,投資者將會失望。華爾街投行Stifel的機構股票策略主管巴裡·班尼斯特表示,「有些預測可能是不切實際的樂觀。」班尼斯特對明年的收益預期比華爾街普遍預期低11%。他擔心投資者可能低估美國國會和新一屆政府在刺激方案的規模上存在分歧的可能性。
新興市場被看好
「新興市場的觀察者對近期的股市漲勢延續至明年充滿信心。」彭博社12月8日報導稱,在上個月對63名國際投資者、策略師和交易師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苗的接種效果可能和各國財政寬鬆政策,以及中國經濟走勢一起成為影響明年新興市場的關鍵因素。目前發展中國家股票和債券總體規模超過33萬億美元,甚至超過美國、德國和日本三國的經濟總量之和。不過,新興市場彼此之間差異性極大,受訪者普遍看好亞洲股市和貨幣匯率走勢,特別是對中國股市、債券和貨幣匯率這三大指標的走勢信心在12個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全部排名居首(如圖)。
《印度商業標準報》認為,印度今年的資本市場基本靠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託市,2021年投資者的目光可能轉向此前並不被看好的中小企業。野村證券發布的報告稱,印度2021年經濟增長可能達到9.9%的高水平,將帶動新一輪對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但印度《鑄幣報》提醒稱,多家分析機構警告稱,疫苗等重大利好因素實際上目前已透支不少,後續支撐大盤上行的核心仍是印度實體經濟表現。印度政府相繼出臺三輪經濟刺激計劃後,資本市場雖然回應明顯,但實體經濟似乎反響平平,水泥、鋼鐵等核心產業表現仍然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