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8月25日電(李倩 陸雲峰)走進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柏楊村,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綠意盎然。在延綿的山脈下,藏著全村的致富產業——婁山天麻。
日前,筆者來到大婁山林下天麻育種中心看到,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正在打包天麻產品,準備第二天一早發往臨港遵義科技城,通過「遵品入滬」平臺將天麻產品銷往上海。
「為了減少人工成本,天麻產品的所有包裝工作都是村內黨員利用休息時間來完成,每個黨員都是『銷售員』。」板橋鎮柏楊村黨總支部副書記肖碧仙說:「從7月下旬到8月,銷往上海的天麻粉和天麻片共2000餘瓶,銷售額超10萬元(人民幣,下同)。」
從柏楊村村口一直通向林中深處,是柏楊村的萬畝天麻種植示範基地。眼下正值天麻猛長期,肖碧仙帶著遵義市匯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技術指導員杜田強到基地查看天麻生長情況。
「今年的天麻長勢好,等全部變紅之後就成熟了。後期要注意陽光的補充,將上頭多餘的樹枝清理之後,陽光直射會使天麻生長得更好。」杜田強說。
站在一旁的村民尤明紅趕緊將杜田強的話記了下來。
近年來,越來越多從柏楊村走出去的年輕人選擇回到家鄉種植天麻,39歲的返鄉農民工尤明紅就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尤明紅表示,眼看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從2018年返鄉回村之後,在村黨總支部的帶領下開始種植天麻。
期間,村委會給尤明紅提供育苗,並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到了年底豐收的時節,天麻由遵義市匯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統一回收。
尤明紅種植的天麻。
「去年的收入有5萬多元,預計今年天麻的收益在10萬元左右。」尤明紅信心滿滿。
在產業發展中,柏楊村以「總支抓支部,支部抓黨員」形式,明確每個黨支部產業發展任務,推進支部和黨員形成合力,以「黨支部+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確定了黨員帶頭宣傳、帶頭參與、帶頭發展的「三帶頭」模式。同時,依託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支持,精準選定天麻作為村級主導產業。據統計,2020年示範基地已完成天麻種植1.3萬畝,預計產量達10萬斤,實現產值5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黔貨出山·風行天下』夏秋攻勢行動有關工作部署,整合現有麻種培育、兩菌生產技術優勢,依託大婁山紅色旅遊資源,打造集天麻加工、銷售、旅遊、觀光、生態體驗為一體的婁山天麻產業園,為全區天麻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總結經驗。」肖碧仙介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