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遙遙》舞臺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王心婷 柏麗娟 周楠) 悠揚的提琴聲伴隨扣人心弦的鼓點,一串嘹亮的勞動號子響起,瞬間將現場帶入運河邊,縴夫們屈著身子,背著纖索,緩慢而有力地前行。9月28日晚,揚州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內,伴隨一曲《大河遙遙》運河號子,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開幕式拉開帷幕。
▲開幕式上的古風表演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遺產,自古以來流淌著華夏大地生生不息的文明基因,此次運河文化嘉年華開幕式正是以「千年運河·精彩生活」為主題,以表演、地方民歌等形式生動宣揚運河文化。本次開幕式分為勞動、愛情、生活三個篇章,從不同視角分別演繹運河故事,展現沿線人民的幸福生活。
當晚,運河文化嘉年華京、津運河城市文化展臺也在宋夾城十字街展出。來自京、津運河沿線的城市分別帶來了當地的「老字號」產品以及非遺手藝,宣揚各家的特色與文化。
▲孟曉紅和她的作品
面容生動、髮髻精巧、衣袖翩翩,在孟曉紅的展臺前擺放了許多這樣精巧鮮活的麵塑,引人頻頻駐足。今年48歲的孟曉紅是麵塑的非遺傳承人,此次運河嘉年華,她不僅帶來了眾多作品,還帶來了她的「看家本領」——捏人像,僅需20分鐘的時間,她就能精準捕捉顧客的特徵並濃縮進十釐米左右高的麵塑中呈現出來,細緻到鞋帶的穿疊,都能很好的還原。「我做麵塑已經20多年了,最早和父親學習。老一輩一般只做十二生肖、孫悟空、豬八戒這樣傳統的形象,一次顧客問能不能捏個自己,因此開始研究人像。」孟曉紅說。從造型、髮絲、神態一點點摸索,一研究就是十多年。如今看展臺上成列出的人像,各個活靈活現,面容豐盈飽滿有光澤。「現在用的原材料也是我自己調配的,塑性好、易保存、有光澤、有韌性。」孟曉紅介紹到。傳統的原料大多是由麵粉、糯米粉、蜂蜜、甘油製成,和在一起要蒸四十五分鐘才能上手製作,但這種材料晾乾後會出現細小的裂紋,作品保存不住。「現在用的原材料也是在前人積累的經驗上再創新研製出的,所以麵塑是承載著一代代人的智慧與心血,一定要好好傳承下去。」
▲展出的卡通麵塑
除了一些傳統的作品,孟曉紅的展臺上也出現了許多「年輕面孔」,不僅有小朋友喜歡的卡通形象,還有一些遊戲裡的經典造型。「我們不斷地創新、研究是想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得更好,參加這次展會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它、了解它、喜歡它。」孟曉紅說。
▲運河城市文化推廣街區
據悉,此次運河文化嘉年華活動於9月28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6日,期間包括文藝名家採風、花車花船巡遊、運河城市非遺展示、運河「老字號」嘉年華等共計19項文化活動,充分展現運河沿線城市特色,弘揚運河文化。
▲2020運河文化嘉年華活動演出時間表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