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參與研發、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萬米級水下滑翔機...

2020-12-15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天津北方網訊: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海燕」在2018年曾創下8213米的潛深世界紀錄。此次再創紀錄的是「海燕」譜系中的「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下開發的新型萬米級輕型水下觀測系統,是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7月16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在此次綜合科考中,我國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首次達到10619米,獲得了大量深淵的溫鹽、聲學以及影像等同步調查資料。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臺萬米級「海燕-X」水下滑翔機開展了連續6天的綜合調查,共獲得觀測剖面45個,其中3000米級、6000米級和7000米級剖面各1個;萬米級剖面3個,分別下潛至10245米、10347米和10619米。連續超過萬米深度的滑翔剖面,充分驗證了「海燕-X」水下滑翔機在深淵環境下的工作可靠性,標誌我國在萬米級水下滑翔機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水下滑翔機是一種新型無人無纜水下自主航行器,是水下觀測設備的運載器,可實現海洋環境、聲學等多要素觀測,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2015年前,國際上僅有一型工作深度超過4000米的水下滑翔機產品。2015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天津大學組建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共同向深海大洋發起挑戰。經過多年的協同技術攻關,「海燕」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大幅提升了水下滑翔機潛深觀測的綜合性能,具有長時續、大深度、低成本的優勢,其作業範圍可擴展應用到幾乎整個海洋區域,成為我國深海觀測和深淵研究水下滑翔機系列的新型裝備。(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燕」萬米級水下滑翔機再破工作潛深世界紀錄
    10619米,是「海燕」在2020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其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海燕」在2018年曾創下8213米的潛深世界紀錄。此次再創紀錄的是「海燕」譜系中的「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下開發的新型萬米級輕型水下觀測系統。
  • 我國深海水下滑翔機首次下潛至10619米
    本文轉自【快科技】;7月17日,據央視新聞報導,16日下午,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在此次綜合科考中,我國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首次達到10619米。
  • 再破世界紀錄,「海燕」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最大滑翔下潛觀測深度達到...
    7月16日,位於青島藍谷的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在此次綜合科考中,我國深海水下滑翔機下潛觀測深度達到10619米,再破世界紀錄!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在視察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時指出,關鍵的技術要靠我們自主來研發,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
  • 6329米刷新世界紀錄!中國自主研發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成深潛第一
    近日,又一條屬於「世界之最」的消息從中國科學院傳出: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了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水下滑翔機到底是一種什麼設備?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其科學原理又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 「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量產生產線落戶天津高新區
    本報訊  近日從天津高新區獲悉,在第二屆水下滑翔機應用技術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天津高新區企業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籤署「海翼」號水下滑翔機生產授權協議。
  • 「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將亮相智能大會
    記者昨日從天津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獲悉,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即將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深之藍公司作為水下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將攜帶曾經參與北極科考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參展。據了解,水下滑翔機是一種新概念水下機器人,它能夠通過調節自身浮力和姿態,實現在水中滑行並對水體信息進行收集,其能源利用效率高、噪音低,具有能開展大範圍、長時間連續海洋環境觀測的優勢。2018年7月28日,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在白令海公海區域成功布放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水下滑翔機首次在白令海布放,也是首次應用於中國北極科考。
  • 水下聲學滑翔機研究進展及關鍵技術
    設計指標為:在良好水文條件下,對水下聲源譜級不小於125dB(@1kHz)的目標,單節點探測作用距離不小於3km。  西北工業大學基於飛翼滑翔機研發了搭載多元聲壓陣列的飛翼滑翔機聲學探測系統,並進行了湖上測試。
  • 中國布放水下無人滑翔機 美國:別逗了,你那是軍用潛航器
    前段時間,我國「向陽紅01」科考船在南太平洋海域,第一次成功布放並回收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海燕」水下滑翔機。「布放並回收」水下滑翔機看似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好像只需要扔到水裡然後撈起來這麼簡單,但「向陽紅01」科考船上的工組人員為我們詳細的描述了布放與回收水下無人滑翔機的種種困難,讓我們對「海燕」水下滑翔機的工作程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我國首次大深度潛水器聯合科考南海啟動
    這是我國首次實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化大深度潛水器聯合深潛科學考察活動。「海洋六號」與「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馬冷泉作業區會合後,共同實施了三次潛水器聯合深潛作業。「蛟龍」、「海龍」、「潛龍」、「海鬥」、「海馬」、「海燕」、「深海勇士」……近年來,隨著我國加大海洋科考投入力度,自主研發出了多款海洋觀測裝備,如水下機器人、水下滑翔機、載人潛水器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探海神器」不免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它們之間有何關聯?
  • 國產水下滑翔機首次用於北極科考:測量海洋溫度、深度和鹽度
    本文圖片均來自「新華視點 」微信公號「新華視點 」微信公號7月28日消息,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28日在白令海公海區域成功布放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水下滑翔機首次在白令海布放,也是首次應用於中國北極科考。
  • 中國首次利用水下滑翔機完成白令海海域觀測
    新華社「雪龍」號9月11日電(記者 申鋮)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組織的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10日在白令海公海區域成功回收了執行觀測任務的水下滑翔機,這是中國首次利用水下滑翔機完成白令海海盆和陸坡區連續、高密度觀測。白令海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海上通道,其環境變化可直接影響北冰洋入流水的性質,進而影響北極海洋環境。
  • 萬米深海中國「海燕」智慧潛泳
    交匯點訊 7月初,我國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其測試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海洋裝備專家時了解到,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背後,是我國探索「透明海洋」的堅實一步,現階段我國海洋科考正不斷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 萬米深海,有隻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海燕—X」
    「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海試圖天津大學供圖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近日順利返航。報導稱,在為期6天的綜合科考中,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2臺萬米級「海燕—X」水下滑翔機共獲得觀測剖面45個,其中3000米級、6000米級和7000米級剖面各1個,萬米級剖面3個,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最新世界紀錄。
  • ...如何從世界三流一步步走向世界一流;國產「海翼」號水下滑翔機...
    當然中國設計師也不甘寂寞,從引進蘇聯飛機生產線的同時也開始了自主研發之路,殲教1噴氣教練機,第一次打破蘇聯機頭進氣的格局,但是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放棄了,自主在雅克18教練機上大步改進的初教六卻大獲成功,生產了56年迄今為止仍未停產,總數高達3000架,飛機機動性好,操縱性好,安全可靠,號稱飛不死。
  • 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原標題: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記者葉樂峰、袁於飛從國土資源部3日舉行的膠東地區金礦深部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地球深部找礦取得歷史性突破,尤其是深部金礦勘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山東省已成功施工萊州4006.17米全國巖金勘查第一超深孔等工程
  • 8213米!中國深海無人深潛器下潛深度創世界紀錄
    【環球軍事綜合報導】據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4月21日晚間新聞播放的消息,中國深海水下滑翔機首次完成8213米深潛任務,將中國水下滑翔機的最深下潛深度從6000米提升到了8000米級,對中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中科院有關項目組通報:我國最大規模水下滑翔機集群在南海開展同步...
    摘要: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首席科學家孫松介紹,12臺水下滑翔機將同步持續工作一個多月,獲得立體的海洋觀測數據。「科學」號將於23日從廈門起航,赴南海執行本航次第二航段的任務。
  • 中國「潛水無人機」潛深超6000米打破世界紀錄,美軍難以接受現實!
    據權威媒體報導,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上完成了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此前的紀錄保持者是美國,下潛深度紀錄為6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