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宜進補,推薦喝這碗羊肉湯,補血又暖身,尤其適合女性

2020-12-21 味谷的廚房

伴隨著寒風的吹起,「冬至」節氣到來了。在這個寒冷的節氣裡,大多數人尤其女孩子容易手腳冰冷,一定要多喝些湯來給自己身子補一補哦,在此推薦冬至時節第一補湯——當歸黑豆羊肉湯。對於當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一味補血活血的中藥,尤其適合女性使用,而羊肉本身就是一個滋補的食材,再配合補腎養顏的黑豆和補血安神的桂圓一起熬湯,實乃補血養顏暖身心的食補藥膳。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黑豆】:軟化血管、延緩衰老、滋養健血、補虛烏髮;

【羊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

【桂圓】: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

當歸黑豆羊肉湯

【材料】:黑豆 30克、當歸 6克、羊肉 450克、桂圓 9顆、姜 3片、蔥 1棵、鹽 適量

【做法】:

1、黑豆提前用水浸泡1小時;

2、當歸片稍微清洗一下即可;

3、羊肉冷水下鍋,加點料酒和姜蔥有助於去羶味,大火煮開2分鐘左右後撈出來瀝乾;

4、處理好的羊肉連同薑片一起放進湯鍋裡;

5、倒入黑豆,連同泡黑豆的水也要;

6、加入去殼去核的桂圓肉;

7、再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約2升左右,蓋好蓋子,大火煮開後小火煲2個小時;

8、關火前調入適量

8、關火前調入適量的食鹽即可;

【小提示】:1、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鯰魚同食;

2、由於此湯比較滋補,不大適合小孩喝;

3、一個人喝的話,建議分量減半,然後放到燉盅裡,隔水燉3個小時。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來一碗這樣的羊肉湯保證讓你暖到腳趾頭,美味又暖身!

相關焦點

  • 熟地黃滋陰補血養腎 冬季進補來碗四物羊肉湯
    原標題:熟地黃滋陰補血養腎 冬季進補來碗四物羊肉湯   熟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根,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覆蒸曬而成,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味甘、性微溫,入於心、肝、腎經,為補血生精、滋陰補腎退熱之要藥,也是最為常用的藥食兩用中藥之一。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青島中醫專家推薦五個冬至食療方
    現在餃子餡中常選用性味辛、溫的韭菜、蔥、姜等,配合肉類,依然尤為適合在冬至時節食用。民以食為天,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適合冬至進補?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學部專家為大家推薦幾個適合冬至食用的養生食譜。1.當歸生薑羊肉湯在我國許多地方有著冬至喝羊肉湯的習俗,羊肉可謂冬日滋補之首,吃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等效果良好。配料:當歸20g、生薑30g、羊肉500g,黃酒、食鹽各適量。功效:溫中補虛,祛寒止痛。
  • 冬季調養進補,就看這份美味的食譜,很適合女性食用,快吃起來
    中醫講究有需進補以度嚴冬,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那麼冬天該如何用飲食調養身體呢?所以冬季調養進補,就看這份美味的食譜,很適合女性食用,快吃起來!山藥羊肉湯:山藥羊肉湯是一道常見的漢族藥膳,此湯的山藥具有三髒同補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溫補作用,又能夠去寒氣,所以是虛寒證的通補方。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學習山藥羊肉湯的做法。
  • 冬至進補三倍功,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暖身又好喝
    大家好,這裡是美玲食記,很高興在冬至能跟大家分享一道很好喝的養陽湯。 在冬至,是天地轉換的關鍵節點,那麼在飲食方面,如進補的話,有平時的三倍功,一年之中這是第二次效果最好的節氣了,當天也應該早早的休息,好好感受一下身體的平靜。
  •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
    明日冬至,進補最佳時節,這4種食材,暖身又滋補,要做給家人吃。時間過得真快,明天我們就會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以冬至節氣為起點,此後的27天,是傳統意義上的「數九寒天」,此時很多人都會感覺身體各種不舒服,如失眠、腹瀉和腰痛等。如果冬至養得好, 會給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所以,民間有「冬至進補三倍功」的說法。羊肉羊肉性溫,既能暖身,又能滋補身體。在寒冷的冬至時節,吃羊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 客家娘酒雞娘具有暖身,驅寒補血的功效,客家人對娘酒雞尤其喜愛
    客家娘酒雞客家娘酒雞娘具有暖身,驅寒,補血的功效,客家人對娘酒雞尤其喜愛。在客家人的習俗裡,產婦一般都是用吃娘酒雞來進補。在冬至時,客家人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做娘雞酒。在結婚做壽等喜慶的宴席中把娘酒雞作為一道重要的美味佳餚來款待客人。
  • 「節氣養生」冬至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適合進補
    「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衝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還因此流傳了一句順口溜:「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現在餃子餡中常選用性味辛、溫的韭菜、蔥、姜等,配合肉類,依然尤為適合在冬至時節食用。民以食為天,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適合冬至進補?
  • 補血調經美容養顏 冬季推薦5款女性養生湯
    原標題:補血調經美容養顏 冬季推薦5款女性養生湯   很多女性朋友一到冬天就整日手腳冰冷、皮膚黯沉,整個人氣色極差。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呢?就食療的方法來說,下面和大家推薦5款適合女性冬天食用的養生湯,有補血調經、美容養顏等功效哦。
  • 冬至進補,中醫專家推薦這「三寶」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古人說「氣始於冬至」,冬至之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換之時,也是陽氣開始回升的時節,大地萬物生命由衰轉盛、由靜轉動,人體內也是「陰極陽生」,此時最容易吸收外來的營養。「正所謂『冬藏』,這是人們養精蓄銳、儲藏能量的最佳時間,所以冬至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 冬季喝湯,排骨湯、羊肉湯不如這碗湯,補氣暖身提高人體抗病能力
    冬季喝湯,排骨湯、羊肉湯不如這碗湯,補氣暖身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家裡人喜歡喝湯,尤其北方的冬天室外天寒地凍,喝點湯湯水水,渾身暖和。湯既營養又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以提高身體免疫能力,補充營養和水分。喜歡用 椰汁、蟲草花等一起煮著嫩嫩的雞塊,冬天吃補血益氣,滋潤去燥火。 做起來也是很簡單,一杯椰汁一隻雞,丟進去煮一會就能吃啦! 吃肉喝湯,渾身暖暖的。
  • 冬至之後最適宜進補 食療最佳選擇竟是它!
    眾所周知,冬天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俗稱「補冬」,冬季做好進補可以更好地適應氣候季節性的變化,調整身體素質,增強體質以抵禦寒冬。很多人一入冬就開始忙著服補品、喝藥酒,但其實,按照中醫的理論,入冬即補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反倒是到了冬至再補,才能有最佳效果。
  • 冬至進補三倍功,養生新起點,傳統習俗如何補?養陽湯喝起來!
    大家好,這裡是美玲食記,很高興在冬至能跟大家分享一道很好喝的養陽湯。如果在所有的節氣裡面,選一個節氣作為一年養生的開端,那麼這個節氣,就應該是冬至!一陽復始的「復」,就是回歸的意思,所以冬至可以稱之為一年的終點,也是一年的起點。在冬至,是天地轉換的關鍵節點,那麼在飲食方面,如進補的話,有平時的三倍功,一年之中這是第二次效果最好的節氣了,當天也應該早早的休息,好好感受一下身體的平靜。
  •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數九寒天」記得多喝這湯,順應時節過寒冬
    冬至,冬日裡的大節氣,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和過年一樣,除了吃餃子,冬至這天很多老一輩也會按照傳統,張羅著買一些雞鴨魚肉來「進補」,歷來有「冬至進補,春天打虎」一說,這中間有著民間的大智慧。北方常有冬至時節吃羊肉的習俗,此時燉上一鍋羊肉湯,既能抵禦風寒、補充熱量,又可滋養身體,實在是一舉兩得的美事,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喝胡蘿蔔羊肉湯,做法分享給大家。胡蘿蔔羊肉湯所需食材:羊肉適量、胡蘿蔔1根、姜1塊、小茴香1小把、鹽和雞精適量。
  • 明日冬至,記得給家人喝雞湯,分享6道雞湯做法,暖身補氣不怕冷
    明日冬至,雞湯最養人,分享6道雞湯做法,順應時節,暖和過冬天。冬至節氣後,一年最冷的時候也即將開始。民諺語「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冬季天氣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的需求較多,所以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按民間說法「冬至喝雞湯,可以補一年」,在冬至這天喝雞湯滋補,可以更好地抵禦寒冷。
  • 冬季進補之當歸紅棗羊肉湯
    正所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
  • 立冬喝羊肉湯,別忘加這味料,暖身滋補,很多人沒放,難怪沒效果
    立冬喝羊肉湯,別忘加這味料,暖身滋補,很多人沒放,難怪沒效果 立冬過後,天氣轉冷,羊肉湯自然成為人們暖身的首選,尤其是寒冷的北方,羊肉湯一定是少不了的。北方人冬天喜歡喝羊肉湯,南方人不一樣,就比如廣東地區,人們更喜歡喝老鴨湯。
  • 24節氣 | 冬至溫暖至,養生好時節!
    在古人看來,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而冬至這天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天。冬至一陽生,在這一天,盛到極點的陰氣開始衰退,從而會有一點陽氣萌生,所以這是陰陽轉換的時刻,歷代養生家都很重視在這個節氣上的養生。第一,冬至食補有講究。諺語說:「今鉅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冬至時節,人們食慾大增,腸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食材的功效。
  • 冬至養生聊一聊那些不能做的事!冬至就一定要進補嗎?
    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1、氣虛症的人,常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
  • 立冬進補,最受南方人喜愛的紅糖薑汁酒釀圓子做起來,暖身又暖心
    今天是冬至,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的第一個節氣,表示一年的冬天開始了,秋收冬藏,咱們中國人向來有冬令進補的習慣,立冬進補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諺語就是:「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證明了自古民間重視立冬節氣進補的習俗。
  • 羊肉湯這樣做,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冬天喝一碗,滋補又暖身
    羊肉湯這樣做,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冬天喝一碗,滋補又暖身冬天要多吃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身,鍋中簡單一燉,不腥不羶真好吃。每年只要是到冬天,眾多肉類中,我家最常吃的肉就是羊肉了,羊肉性溫,能抵擋寒冷,還可以滋補身體,最適合冬季食用,被稱作為冬季補品,深受大家的歡迎。我家的羊肉一般都是燉著吃,燉好羊肉,湯濃肉香,不腥也不羶,營養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