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慶文化牆 抬頭可見矗立百年的水塔

2020-12-11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圖、視頻

打槍壩水塔在哪兒?這座重慶第一個自來水廠內的水塔如今在山城步道上就可以看見它的「廬山真面目」。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在現場打探中了解到,山城步道新出入口上不僅打造了一面水廠紀念塔的文化牆,而且站在文化牆附近抬頭就可以看見矗立百年的打槍壩水塔。

古色古香的文化牆

日前,記者從軌道一號線七星崗站2號口出,離該出口幾百米遠,在興隆街臨街的渝中區刑偵支隊旁的一個巷口進去30米左右就是山城步道另外一個出入口。

順著出入口進去後最開始是一段兩車道的馬路,經過一段馬路,就可以進入山城步道。

▲照片左上角就是水塔,右下角文化牆

值得一提,入口處右邊小平臺上用青磚砌了一面古色古香的文化牆,牆上有兩幅老照片。大照片的核心位置上是一座聳立山頂的塔,塔下是一片老重慶民居。偏小的照片是塔的近景。照片旁邊幾個字寫著「水廠紀念塔」。而在入口左邊的小平臺上對打槍壩水廠及水廠紀念塔進行了文字介紹。

正在步道散步的64歲的陳先生是附近的老居民,他告訴記者,這段馬路很多年前就有,主要是通往山城步道旁一座假山造型的變電站。後來變電站附近豐富了綠植,和山城步道無縫連接了起來,而入口處的文化牆差不多半年前打造的。

▲步道風景

陳先生說,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出入口也能通往山城棧道和山城巷步道,其他人進入山城巷和山城巷旁邊的棧道都是經過領事巷或中興路渝中區法院旁邊的出入口。

百米直線穿越百年

「文化牆不僅僅是展示了一段老重慶歷史文化。」陳先生抬頭指著文化牆前方,一座樹木簇擁的歐式塔尖顯而易見,與文化牆遙相呼應,陳先生告訴記者,那就是牆上老照片內的水塔——打槍壩水塔。

百米的直線距離就像百年的穿越。陳先生說,水塔所在的水廠是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水廠內的打槍壩水塔也有近百年歷史。這些年周邊的高樓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樹木也越來越茂盛,曾經聳立山頂、鶴立雞群的打槍壩水塔這些年就像藏進了樹林和高樓中一樣,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了。

▲曾經這一片水塔最顯眼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曾尋找過打槍壩水塔,去水塔的位置要爬一段坡路,位於七星崗鼓樓巷一片民居之間。水塔並不像老照片中那樣明顯,而且水塔位於打槍壩自來水廠內淨水池南側,不僅外圍有圍牆隔開,而且周邊樹木、障礙物遮擋,所以走到水廠的位置也很難看清水塔全貌。

如今,在山城步道入口處的文化牆欣賞水塔卻能看清水塔的「廬山真面目」。陳先生告訴記者,到了晚上,周圍還要亮燈,水塔更是一道不錯的風景。而且,從這裡可以無縫步行到山城棧道,沿著山壁曲曲折折的山城棧道上每到夜晚還亮起燈籠,宛如天上的「街市」。

▲夜幕降臨,山城棧道上宛如「天上的街市」

見證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輝煌歷史

在鼓樓巷山頂打槍壩上保留著的打槍壩水塔,是見證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輝煌歷史的鐵證。

據民國《巴縣誌》記載,1926年,重慶商埠督辦公署督辦潘文華提議興辦自來水工程,1929年,重慶第一座自來水廠在打槍壩(今七星崗鼓樓巷一帶)開始興建,1932年3月1日正式營業售水,結束了當時重慶用人力挑水的歷史,為市民用水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高聳的水塔,呈西式風格的優美造型,它曾是重慶城的一個地標性建築,甚至曾出現在鈔票上。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發行於1938年的5元鈔票,發鈔行為「中國農民銀行」,鈔票上的圖案,就是這座重慶市自來水廠的水塔。

▲曾經的打槍壩水塔是重慶城的地標(記者翻拍)

記者曾採訪過居住在打槍壩水廠附近的老居民李良才,他告訴記者,自來水廠建立以前,重慶居民吃水是挑水工從河邊挑。水廠建立後,最開始雖然有錢人才安得起水錶,但普通老百姓吃水也省了很多力。因為當時在供水幹管途經的街區都設置了水站,自來水通到水站裡,居民購買售水證,再到水站換水,或者請挑水工去挑。

相關焦點

  • 看見| 紅牆青瓦、老樹參天、老重慶版畫……山城第八步道和文化宮...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趁著立夏之季,打探了位於大溪溝街道紅球壩特色老社區內的山城第八步道和兒童醫院附近的文化宮巷,兩條步道將大溪溝人和街、嘉濱路一帶和中山二路、兒童醫院、枇杷山公園連接起來,紅牆青瓦加上牆上的老重慶版畫,提升了山城步道的「顏值」和氣質,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 重慶最美步道:山城步道,老重慶印記
    洪崖洞夜景是重慶必打卡的景點,火鍋是比吃的美食,那麼山城步道也是不可錯過的,山城步道是老重慶的印記,是最美的重慶步道。當你漫步石板路的小巷,這裡是體驗山城韻味的最佳方式之一。第三步道現在已經基本沒有人居住了,留下的只是來遊覽的人民,而我覺得最棒的是修建在陡壁上的一個懸空棧道!
  • 有種味道叫「老重慶」,有種市井叫「山城步道」
    坐公交前往中興路,下車走幾步就是渝中區人民法院,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步道隱蔽的入口。 在外面完全看不出任何步道的古樸痕跡,但是只要你一踏上歷史悠長的青石板路,泛黃的記憶瞬間撲面而來。
  • 那個人、那條路、那座城……聽山城步道述說老重慶的故事
    山城第三步道始於珊瑚公園,經過南區路、枇杷山正街、觀音巖,最後到達軌道交通2號線大溪溝站,全長3.9公裡。從山城步道「品讀」老重慶的故事4月10日一早,上遊新聞記者來到了山城第三步道,聽這裡的老居民說,這裡有屬於老重慶的印記,步道途經厚廬、法國仁愛堂、打槍壩水塔、菩提金剛塔、通遠門、抗建堂等文化景點。
  • 山城步道:串聯起老重慶的記憶
    &nbsp&nbsp&nbsp&nbsp重慶是一座山城,這座立體化城市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城市步道——山城步道。山城步道,不僅僅是重慶建城以來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載體。在山城步道間行走,不經意間,你就走進了歷史。
  • 山城步道,漫步在石板路的小巷,體驗山城的獨有韻味!
    打開重慶的方式有很多種,步道就是了解重慶山城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於重慶獨特的地形,對於重慶市民來說,爬坡上坎是每天的「必修課」,山城步道就是如此。山城步道,是重慶現存最長、坡度最陡的古道之一,在繁華的渝中區中,這是鬧市中的一片清淨之地。
  • 山城步道|老重慶的記憶,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
    一座山城,不乏步道。重慶山城步道即是重慶人回家最近的路,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走進這些梯梯坎坎的老城,才算真正融入了這座城市。山城就是重慶,步道,就是方便重慶當地人步行的通道。老城區的山城步道依舊存在,然而,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交通條件的改善,這些步道逐漸失去人氣,有的已經荒廢,甚至消失了,而周邊一些有名的遺址也漸漸被人遺忘。成為歷史遺蹟,成為一條條追憶往昔,馨香繚繞的時光長廊,和我們一起見證著歲月風雨變遷。許多遊客們驚訝於重慶依山而建的拔地高樓,迷失在豔麗的都市叢林,常常追逐洪崖洞,磁器口,解放碑等等大眾景點。
  • 重慶:來重慶山城步道,帶你體驗山城的獨有韻味
    小編最開始就說過重慶有著「山城」「火爐」「霧都」的稱號,由於重慶特殊的地形原因,來重慶遊玩爬坡上坎那是一定要會的「必修課」呀,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一個學「必修課」的好地方——山城步道,它是老重慶歷史的縮影,在山城步道你能看到和了解到不一樣的重慶。
  • 慢慢走山城第三步道 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重慶"
    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的《渝中半島步行系統規劃及示範段設計》中,為渝中半島規劃了「5橫12縱1環」山城步道。其中,已經全線貫通的首條山城步道,是規劃的第3縱步道示範段,最大亮點就是串起了散落在各處的歷史和文物建築。
  • 重慶珍檔丨山城巷,曾經猶如郭沫若筆下的天上街市
    然而就在渝中區有這麼一個地方,或許已經從許多人的視野中淡去,但依然保持著山城最後的市井風光,那就是」山城巷」。在那裡,不光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老重慶的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真可謂一巷看懂老重慶。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天燈街。為啥叫天燈巷?故事還得從清末民初開始擺起。
  • 母城渝中之重慶老街巷 | 在狹長幽深的山城巷 讀懂老重慶的韻味
    一路向上,時而是門對門的小巷,時而是一面為老城牆的半邊街,極具老重慶特色。如今只剩下少部分老年人還住在這裡,街坊之間大多熟悉信任,虛掩房門,偶爾可見一隻小貓躺在臺階上閒適地曬著太陽。據史料記載,1900年,法國人在原二仙庵(現山城巷80、82號,原領事巷40-43號),以仁愛堂命名修建醫院。
  • 記者實地體驗 山城步道美不勝收
    「米市街、彈子石老街、龍門浩老街都是南濱路上的旅遊新熱點,我最喜歡的是彈子石老街。」剛遊覽完老街的遊客黃先生告訴記者,老街把具有老重慶風格的「築臺」「懸挑」「吊腳」「爬山」等建築呈現出來,讓他覺得新奇。此外,南濱路上的施光南大劇院、杜莎夫人蠟像館、長江當代美術館、國際馬戲城等文化地標,也讓他印象深刻。
  • 重慶值得打卡的四條山城步道推薦!沿途景點超多!
    記得小編的一個外地小姐妹曾經說過   重慶是一個走路都喘氣的地方   基於山城獨特的地形   重慶的上下坡和樓梯是特別多
  • 去次山城步道,秒殺所有重慶網紅景點,去過的外地人好評如潮
    很多人來過這裡,從此就愛上了山城步道傳統的老重慶建築,因為破舊和簡單的元素才是重慶最初的樣子,返璞歸真後的我們,更喜歡這裡原始的狀態。這裡和渝中區的高樓大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裡是寧靜,遠處是繁華。山城步道的入口很簡單,足夠的簡樸,但在門裡面卻有地地道道的巴渝老重慶最淳樸的風貌,它和燈光璀璨的洪崖洞不同,山城步道更有歷史厚重感,更接地氣,沒有編造的故事,因為這裡是生活,那面是旅遊。這裡沒有磁器口的熱鬧,沒有那麼多美食這裡只有簡單和生活。
  • 重慶記憶:韻味山城巷,最重慶的百年老巷
    老街,不僅只是屬於上個世紀的老建築,還連結幾代人的回憶,藏著老重慶的故事。位於南紀門的山城巷,是一條與山城同名的百年老巷。從南紀門起,長長的石梯道順著城牆內側朝通遠門方向一直延伸到領事巷,外側便是長江。
  • 山城步道 感受重慶韻味的爬坡上坎來看江
    重慶山城步道有很多,最有名的是第三步道,是建在陡峭的崖壁之上的懸空淺道,景色最美值得一看。位於重慶渝中區,乘坐軌道交通1號線到較場口下車,順著中興路人行道一直往下走,過渝中區人民法院,便是山城步道入口處。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五一」去山城步道打卡追尋城市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說起老重慶,也許你會立刻想起朝天門碼頭、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十八梯······可要說有哪處是既能觀山水、又能感受老重慶味道體驗巴渝煙火氣息,那山城步道可謂是絕佳的「打卡地」。「五一」小長假將至,市民朋友不妨相約前往,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 視頻|知名攝影師齊聚山城步道 用鏡頭定格步道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9日16時訊(董進 實習生 唐嘉鍇)今(29)日,由市住房城鄉建委主辦的「漫步山城路記錄步道美」2020重慶市山城步道攝影大賽特攝團活動在渝北啟動。20餘名來自全市乃至全國知名的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組成特攝團,將鏡頭對準山城步道,感受步道建設成效,定格步道之美。
  • 重慶9條步道,聽鳥鳴聞花香細品山城
    如今的山城步道已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山城第三步道這裡保留了老重慶的風貌,觀景臺可以一覽渝中半島美景。步道沿途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夏天也很涼快。作為最美的山城步道,修繕之後新增了8個觀景平臺,可以同時看見長江大橋和菜園壩大橋!從步道下來,走上老街道,還能順道去100多年歷史的「仁愛堂」。 地址:渝中區中山一路路線:地鐵一號線七星崗2號出口出來,正對馬路往左手邊走,大概300米,就是入口。
  • 慢生活|時光漫步、花團錦簇……春天裡的山城步道啥樣?色彩斑斕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穿過棗子嵐埡二巷步道,來到連接棗子嵐埡正街和中山二路的棗子嵐埡一巷,如今,這條老巷子換上了新裝,成了山城步道又一新看點。不同於張家花園步道(山城第三步道)的書卷氣,山城第八步道的歷史感,換了新裝的棗子嵐埡一巷的步道階梯裝點上了五顏六色的小塊瓷磚,遠遠望去非常搶眼,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欣賞和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