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要高雅一點
Make impossible possible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hybrid rice之父 又又又上熱搜了
10月12日,
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中心,
袁隆平接受多家媒體採訪。
採訪中,
袁隆平用英語談非洲國家農業發展問題。
看到袁老飆英文,微博又炸了
以往大家對科學家的印象都是:
刻板,嚴肅。
而袁隆平因為愛好——自由,
特長——散漫,
成為新時代最佳愛豆代表,
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袁·梗王·隆平爺爺」。
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
這位真實又有梗的「魔道祖師」。
散漫不羈愛自由
原諒我天性散漫愛自由,
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
這傲嬌的小眼神。
帶學生,改論文,
比研究雜交水稻難多了。
對於管理團隊,更是難上加難!
一言難盡,愁得託耳撓腮又抓頭。
有偶像包袱的頂流
想常回家看看,
但作為頂級流量,
只要出現,就算帶上帽子和口罩,
也會被密集的人群圍堵。
「我也有包袱,不自由了……」
愛保養的老帥哥
少吃肥肉多遊泳!
科研做得好,身體保養更好!
同齡老爺爺,閉目養神,種花養魚,
袁老卻拒絕加入老年隊。
退休對他來說是不存在的,
退休後沒事做反而會有失落感。
但袁老也坦言,
隨著年齡增高,
他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
「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
腦瓜子不行就完了,
幸好還沒有痴呆」。
被問怎麼保養,袁老低調地回:
「這個,心態好。
人家喊我呢,
70多歲的年齡,50多歲的身體,
30多歲的心態,20多歲的肌肉彈性。」
平時
打牌下棋跳舞唱歌、遊泳玩排球,
不吃太多肥肉。
不吃肥肉的袁老,
在獲得共和國勳章領獎前,
向來不修邊幅,
愛自由的袁老穿上西裝,打上領帶。
鏡頭中的大佬略顯羞澀,
鏡頭外有人起鬨,
「哪是帥爺爺,明明是帥鍋鍋咯!」
看把爺爺急的,忸怩著小吼,
「哎呀,現在不能講帥啦!」
因為拉肚子被耽誤的遊泳國手
排球王子的稱號,袁老一封就是數十年。
每天下班後,晚飯前,
都要雷打不動地玩上半小時排球。
哪怕到70歲,院裡組織排球賽,
有袁老在,作為主攻手的他就能帶隊贏。
但對袁老來說,
「打球二流貨色,遊泳那才是一流的。」
上學時候,做的最多也最愛的一件事,
就是逃學去遊泳。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教師家庭。
祖籍江西德安。
在兄弟五人中,排行老二。
抗戰爆發後,袁隆平的家被日軍炸毀。
1938年初,
8歲的袁隆平跟隨家人一路逃難,
在炮火聲中,輾轉奔波到了重慶。
正值抗戰,
學校經常上著課就拉響空襲警報,
大家都害怕地躲進防空洞。
可袁隆平嫌洞裡太悶,
經常偷溜出去,縱身一躍跳到長江裡遊泳。
如果要到江對岸看電影,
他把衣服頂在頭頂,乾脆撲騰著遊到對面!
16歲,在武漢讀高中。
當時湖北省舉辦全省體育運動會。
袁隆平看有遊泳項目,樂了,
美滋滋地和體育老師報名。
老師打量一番,搖頭說:
「個子太小,體力不夠,不行!」
他不服氣。
選手參賽,每個人騎車從學校出發。
袁隆平跳上一位參賽同學的自行車後架,
就這樣偷偷跟了過去。
剛到場地,
老師就發現了站在角落的袁隆平,
手一揮,
「既然來了,試試吧!」
結果,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袁隆平,
竟然獲得漢口自由式100米第一名
和400米第一名。
又在之後拿下了湖北省男子自由式第二名。
進入大學,他也是全校的遊泳冠軍。
還是三連冠。
方圓幾裡,
都知道這位名聲赫赫的體育健將。
趕上西南賽區舉辦選拔賽,
前三名,可以直接進國家遊泳隊。
很可惜,這一次,袁隆平只得了第四名。
要不是賽前鬧肚子影響發揮,
直接就成國家隊的人了!
數學差,還是成了科學家
袁隆平有個短板,不愛數學。
在沒有計算機,不知計算器為何的年代,
想到要用算盤算六七位的數字,
袁隆平抑鬱了,直呼,
「麻煩,討厭死了!」
更對數學規律頭疼不已。
他想破腦袋,
也不理解為什么正數乘正數得正數,
負數乘負數也得正數。
1949年,19歲的袁隆平中學畢業。
父親希望他「學而優則仕」。
一路升官發財,光宗耀祖。
但袁隆平從小學開始,
就羨慕清新又自由的生活,
加上學農可以不用學數學!
因此袁隆平和父親堅定地說:
「我要學農。」
於是,
抱著和農產品相親相愛的心願,
就這樣,
袁隆平光榮地成為了新中國第一代大學生。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
正因為如此袁老說:
也正因為如此,
袁老始終奮戰在科研第一線,
為國家寫下了最美的情書!
小基快跑整理自網絡
小基快跑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