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望海樓:中美親近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2020-12-15 人民網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歐巴馬總統在加州進行「不打領帶」首腦會晤,作為美國在亞洲最大同盟國的日本,再次顯出「同盟困境」的煩惱。

  日本的主流輿論對中美元首在就任不到3個月時間裡就進行為期兩天的「別墅外交」首先感到驚訝,畢竟日本首相2月正式訪美時僅僅受到午餐招待。對於中美元首究竟談了些什麼日本也充滿了好奇,擔心美國會不會背著日本同中國人進行「外交交易」。

  日本的這些煩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從1972年中美關係重新開啟以來,任何一次中美接近都引發了日本類似的不安。從「尼克森衝擊」(在日本稱為「越頂外交」)到柯林頓訪華中美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再到布希時期中美建立戰略經濟對話,到此次的「習奧莊園會晤」,日本審視中美日三邊關係始終沒有跳出可能被美國拋棄的所謂的「同盟困境」,擔心自身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會因為中美接近而消失。日本的「煩惱」背後,是其外交戰略思維的三重誤區。

  首先,日本把中美日三邊關係看成是一個零和遊戲,顯出其戰略思維缺乏厚重。日本的不安說明潛意識當中將中美接近看成是建立在犧牲日美關係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中美關係的正增長等於日美關係的負增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日本將中美日三邊關係默認為「日美」對中國的「2對1模式」。問題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人是不是仍然會用冷戰的中美蘇三角關係的模式來看待中國?更糟糕的是這種思維方式中中日戰略關係的缺失,缺少同中國戰略溝通只能讓日本加深不安和對美的猜疑。

  第二,日本對於中美關係的關心並不奇怪,但是中美日關係不應該成為日本外交的全部。戰後日本將外交的三大支柱定位為日美同盟、聯合國和亞洲外交。事實上,冷戰時期的日本外交基本上就等同於對美外交,冷戰結束後,隨著中國的崛起,對中國外交逐漸得到了重視,但是對中外交的戰略定位尚處於過渡期。誠然,中美對於日本來說的確是最重要的國家,但是將外交的關注集中在這兩個大國並不一定能夠帶來希望得到的外交效果。日本應該認識到,如何在多邊外交、亞洲地區一體化等領域做出智力和外交貢獻,才會提高日本在對上述大國外交中的分量。

  第三,認為經濟實力落到世界第三位,在外交上就自然被美國和中國冷遇的認知是具有誤導性的。經濟實力和外交影響力緊密相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經濟實力的相對減弱必定帶來國際存在感的減少並不具有說服力。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經濟整體實力並不強卻發揮了同經濟實力不成比例的巨大外交影響力。比如在亞洲,新加坡在推動地區對話、國際交流、外交談判等方面就扮演了很多令超級大國都望塵莫及的角色。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難道比新加坡的經濟實力弱嗎?

  處於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日本,有可能成為連接中美兩國的橋梁,這樣的戰略定位將會減少折磨了日本40年的「同盟困境」,試想如果日本能夠將中美元首的非正式會晤請到富士山腳下的別墅,那才是日本外交實力和國際存在感的體現,而將中美日三邊看成零和遊戲的思維框架只能束縛日本的外交空間。

  (作者為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

相關焦點

  • 海外版望海樓:日本「出雲」服役昭示著什麼
    原標題:日本「出雲」服役昭示著什麼(望海樓)   3月25日,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正式服役。該艦長248米,滿載排水量2.7萬噸,艦體類似航母,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等與航母一樣的布局,可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至少可搭載14架直升機,可運送400多名士兵。
  • 海外版望海樓:多些「喜羊羊」 少些「灰太狼」
    中美之間如此早地確定國事訪問時間並對外宣布,這在中美關係史上並不多見。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美雙方都十分重視此次訪問,賦予其特殊的重要意義。   此訪可以看做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過去兩年,習近平與歐巴馬保持了形式多樣的溝通,其中的亮點是2013年的加州莊園會晤和2014年的中南海瀛臺夜話,這兩次形式獨特的元首會晤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具有裡程碑意義。
  • 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麼?
    【深度】風暴眼中的中美領事館:領事館減少意味著什麼?連日來,在美方單方面挑起事端,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後,中美兩國駐對方使領館的「命運」格外受到關注。有中國學者表示,以往美方對我駐美使領館施壓很常見,但這次「直接下手」,性質已完全不同。美國媒體認為,互關總領館事件表明,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惡化到「令人擔憂的程度」。還有國際媒體聯想到1999年「炸館事件」後,中美兩國使館如何應對的細節。
  • 望海樓:日本「出雲」服役昭示著什麼
    原標題:日本「出雲」服役昭示著什麼(望海樓) 3月25日,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正式服役。該艦長248米,滿載排水量2.7萬噸,艦體類似航母,採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等與航母一樣的布局,可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至少可搭載14架直升機,可運送400多名士兵。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版面創新的實踐
    在10月24日有關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的報導中,海外版在版面左下角,刊登了第2版、第4版稿件《巨龍,騰飛在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側記》《是通道橋,更是連心橋——港澳各界熱烈祝賀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的導讀,讓讀者在拿到報紙時,便能得到最多的信息。    回顧2018年的諸多大事,中美貿易摩擦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 一個半世紀前,望海樓教堂動工了
    1865年望海樓教堂內部照片(傅磊 提供)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法國天主教神父衛儒梅通過法國駐天津領事與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交涉,獲得天津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樓舊址及其西側崇禧觀15畝土地。最初幾年,他只能隱蔽在東門附近的深宅大院中,開辦仁慈堂養病院。
  • 望海樓:國旗上撐開的傘讓人淚目
    不論是誰來搗亂,以什麼名義來搗亂,都會受到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抵制和譴責!(評論員 柴逸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8月22日   第 01 版) 責編:陳亞楠
  • 望海樓:一座河邊教堂的天津魅影
    現在,在夜景燈光的映射下,望海樓教堂則成為一個充滿了中西混搭情調的近代建築,對於這裡曾經的故事,除了歷史教科書上還在講述的「火燒望海樓」外,大多都湮沒無聞了。  一  法國傳教士高若翰在《聖嬰會首批殉道者》書中稱:「1860年,英國人駐於白河右岸,離城不遠;法國人則佔據了白河左岸,司令部設在望海樓。
  • 百年歷史看天津 望海樓天主教堂的前世今生
    說起望海樓教堂產生的年代最早的望海樓教堂位於海河的當然這座行宮是由鹽商掏錢修的,皇上倒是沒出什麼錢。據說乾隆帝也曾經來到這裡,登樓遠眺,水天一色,如同觀海一般。大家也清楚,乾隆爺最大的愛好就是起名題字,於是便把這裡叫做瞭望海樓。既然皇上來過這裡,名人效應也讓這裡逐漸多了許多的建築,比如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
  • 很突然:日本神戶市等宣布停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稱,日本神戶市停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報導中提到,之前埼玉縣也選擇了與神戶市一樣的做法,而接下來這可能是個連鎖行為,即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日本城市加入到停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隊伍中來。
  • 天津經典宗教建築——望海樓教堂
    景點介紹望海樓教堂在歷史上名聲極大,它是天主教傳入天津後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更是1870年「天津教案」事發地的舊址,近代以來更因多項事故運動而焚毀之所以稱它「望海樓教堂」,是因為當年這裡建有望海樓和香林苑等皇家行宮,1869年,法國人拆毀了這兩處名勝後,在原址上修建了這個教堂,名字叫「聖母得勝教堂」(取「聖母仁慈和慶賀第二次鴉片戰爭勝利」之意)。
  • 充滿異域風情的望海樓天主教堂,浴火重生
    端莊、威嚴、神聖天津望海樓。小編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為您解說。望海樓天主教堂望海樓坐落於原海河幹流的起點,三岔河口處。這裡也正是當年永樂帝天子液律之地,取其原址建築望海樓得名,外國人也叫它聖母得勝堂。天津百姓自發地聚集到望海樓教堂外,一-把火將其燒毀,雙方發生衝突,民眾也有傷亡。史上稱「火燒望海樓」事件,又稱「天津教案」。
  • 環球時報:日本若做美國玩偶,中美必一起玩它
    然而中國的戰略家們認為,美國決不會為了別國的利益打仗,更不會為了它至今不敢說主權歸誰的釣魚島幫日本打仗。美國人說美日軍事同盟適用於釣魚島,中國人真沒太當回事,倒是日本人感動得發抖。  任何戰略家都不相信中美會圍著釣魚島搞戰略對決。釣魚島是中日之間的大坎,但在中美之間它只是一個局部。
  • 天津望海樓教堂
    天津望海樓教堂圖為天津望海樓教堂。
  • 日本對華政策選擇:促進中美和解將是明智之舉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背景下,中日關係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從經貿領域看,中日間的國際觀光相關產業、部分高科技產品貿易遭受了嚴重打擊。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兩國共同努力下,2020年的中日經貿關係整體依然取得了相當穩定的發展。特別是以下幾方面,令中日兩國以及世界各國矚目。
  • 中美元首通話的三個關鍵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2017年02月11日 08: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45年前,尼克森來華開啟「改變世界的一周」,其成功的基礎是中美就一個中國達成共識並寫入《上海公報》。重視中美關係的人都應該清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文件,其核心都是一個中國原則,這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何來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45年來的事實一再證明,在臺灣問題得到較好處理的時期,中美關係的發展就比較順利;反之,兩國關係便波折迭起、麻煩不斷。
  • 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望海樓)和平年代沒有硝煙,但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同樣考驗著每一個人。
  • 專訪日本文化廳前長官:精簡版奧運才是合理化的、可持續性的
    日前,《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與《日本新華僑報》聯袂走進青柳正規的工作室,了解他對當下的美國文化與前途未卜的2020東京奧運的看法。未來,將會由新的文化引領世界前進《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政治與文化也長驅直入,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固定的標準和價值觀。
  • 日本神戶市停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
    日本神戶市停用抖音海外版TikTok帳戶。
  • 天津望海樓獅子林橋獨特人文風景,50多歲的跳水人
    這次天津旅遊選擇的是國慶節,第一站跑到的是天津望海樓,但來的時機不對,望海樓教堂大門緊閉,進不去,我們只能望門興嘆,通過鐵柵欄觀看教堂內景,就是不可以進去。正在我們滿頭愁雲的時候,被旁邊獅子林橋的聒噪吸引了目光,橋上被人群圍的密密麻麻,大家都在圍觀什麼,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作出同一個動作,伸著脖子彎著腰看橋下,遠遠看去讓我們很好奇,走,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