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出務工很特別,政府幫我們聯繫了工作,又幫我們找了免費專車,還來為我們送行,雖然疫情影響了一個月的打工收入,但一想到大家都在努力幫忙,心裡就很溫暖。」
「是呀,去年我在廣東打工,本想著過完春節又回去,沒想到疫情耽擱了公司開工,多虧政府幫我聯繫了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然這齣去可又得重新找活幹。」
......
近日,在印江自治縣木黃鎮開展的「送雁」行動中,該鎮邊山村村民羅運強和盤龍村村民羅時行暢聊著疫情當前,政府實施的新舉措,無不感恩又感謝。
用心服務群眾促進就業保民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自覺居家隔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生產生活卻受到一定影響。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該鎮用心服務群眾,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就業。通過精準摸排各村(居)返鄉人員信息、深入了解工需關係、主動推介就業崗位、充分做好後勤保障等方式,讓群眾在家能安心、出行能安全、就業能安穩。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候,更是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緊要關頭,群眾的就業增收迫在眉睫。」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安益志說,當前,木黃鎮堅持「兩手抓、兩不誤」。一是結合務工人員實際,廣泛收集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和增加就業選擇;二是以鎮微信公眾號、村級廣播、幹部到村到戶等方式同步宣傳疫情防控工作和就業政策,提升群眾政策知曉率;三是主動聯繫在外創業春暉人士,了解企業用工需求,針對性地推薦就業;四是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發揮當地龍頭企業作用,積極帶動就業;五是開展好'留雁''送雁'行動,努力為群眾務工搭建好就業快車通道。
「今年出行要開證明、要疫情掃碼登記和填寫個人信息等,雖然程序多,但是政府很用心,這也是為我們好。」芙蓉村村民任廷勳匆忙的進行疫情登記掃碼,掩飾不在臉上的興奮。在政府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心裡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
截止目前,該鎮共摸排返鄉務工人員信息5800餘人,促進就業1700餘人,發放就業宣傳資料7000餘份,對接在外創業春暉人士40餘人,集中和分散組織開展「送雁」活動11次,解決就業困難務工人員實現就業200餘人。
主動聯繫企業穩定就業增效益
木黃鎮芙蓉村村民任江林在浙江創業10餘年,通過多年努力和家鄉人的鼎力支持,在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幹出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先後帶動了家鄉138人就業,提供了月薪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工作崗位。同時,他積極熱心參與家鄉公益事業,深受家鄉人的好評。
疫情面前,該鎮積極與他對接,竭力為外出務工群眾尋求一份滿意的工作。
「任總,您好!我是木黃鎮社保所負責人敖宇,請問您們公司復工復產怎樣?還需要招聘務工人員嗎?」
「您好,我們公司因疫情影響,很多外籍工友暫時回不來,復工復產不是很理想。現在需要工人,請您們幫助一下,多動員輸出點老鄉來,工資絕對有保障。」得到任江林肯定的答覆,敖宇心裡有了底。
「老鄉們,我是鍋廠村任雙軍,受任江林老闆安排,特地從浙江公司來接大家的,車輛等會兒就出發,有想了解公司具體情況的可以問我,來接大家就是要讓大家安心的外出掙錢。」在木黃鎮組織開展的「送雁」行動大巴車上,任雙軍對鄉親們說道。
服務好企業就是服務好家鄉。疫情防控期間,木黃鎮充分運用東西部協作政策和在外創業春暉人士資源,以設立鎮級就業服務中心、村級就業服務站和確定勞務經濟人的方式,廣泛宣傳企業就業信息,詳細向群眾比對就業崗位和薪資待遇保障,針對就業諮詢中的問題,實現了一次性現場答覆告知,既方便群眾,讓群眾少跑路,也切實幫助企業恢復生產解決用工難的問題。
當前,木黃鎮共推介浙江、廣東、江蘇省對接用工崗位1.6萬個,縣內崗位1900個,春暉人士創辦企業崗位300個,本地企業和個體戶用工崗位130個。
通過點對點勞務輸出,群眾多了就業選擇,企業也增速了生產效益。
通訊員 周文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蔡茜
編輯 楊聰
編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