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木黃鎮:「雙向服務」穩就業 「雙雁」行動助增收

2020-12-13 天眼新聞

「今年外出務工很特別,政府幫我們聯繫了工作,又幫我們找了免費專車,還來為我們送行,雖然疫情影響了一個月的打工收入,但一想到大家都在努力幫忙,心裡就很溫暖。」

「是呀,去年我在廣東打工,本想著過完春節又回去,沒想到疫情耽擱了公司開工,多虧政府幫我聯繫了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然這齣去可又得重新找活幹。」

......

近日,在印江自治縣木黃鎮開展的「送雁」行動中,該鎮邊山村村民羅運強和盤龍村村民羅時行暢聊著疫情當前,政府實施的新舉措,無不感恩又感謝。

用心服務群眾促進就業保民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自覺居家隔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生產生活卻受到一定影響。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該鎮用心服務群眾,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就業。通過精準摸排各村(居)返鄉人員信息、深入了解工需關係、主動推介就業崗位、充分做好後勤保障等方式,讓群眾在家能安心、出行能安全、就業能安穩。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候,更是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緊要關頭,群眾的就業增收迫在眉睫。」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安益志說,當前,木黃鎮堅持「兩手抓、兩不誤」。一是結合務工人員實際,廣泛收集就業信息,拓寬就業渠道和增加就業選擇;二是以鎮微信公眾號、村級廣播、幹部到村到戶等方式同步宣傳疫情防控工作和就業政策,提升群眾政策知曉率;三是主動聯繫在外創業春暉人士,了解企業用工需求,針對性地推薦就業;四是結合脫貧攻堅工作,發揮當地龍頭企業作用,積極帶動就業;五是開展好'留雁''送雁'行動,努力為群眾務工搭建好就業快車通道。

「今年出行要開證明、要疫情掃碼登記和填寫個人信息等,雖然程序多,但是政府很用心,這也是為我們好。」芙蓉村村民任廷勳匆忙的進行疫情登記掃碼,掩飾不在臉上的興奮。在政府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心裡一掃疫情帶來的陰霾。

截止目前,該鎮共摸排返鄉務工人員信息5800餘人,促進就業1700餘人,發放就業宣傳資料7000餘份,對接在外創業春暉人士40餘人,集中和分散組織開展「送雁」活動11次,解決就業困難務工人員實現就業200餘人。

主動聯繫企業穩定就業增效益

木黃鎮芙蓉村村民任江林在浙江創業10餘年,通過多年努力和家鄉人的鼎力支持,在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幹出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先後帶動了家鄉138人就業,提供了月薪4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工作崗位。同時,他積極熱心參與家鄉公益事業,深受家鄉人的好評。

疫情面前,該鎮積極與他對接,竭力為外出務工群眾尋求一份滿意的工作。

「任總,您好!我是木黃鎮社保所負責人敖宇,請問您們公司復工復產怎樣?還需要招聘務工人員嗎?」

「您好,我們公司因疫情影響,很多外籍工友暫時回不來,復工復產不是很理想。現在需要工人,請您們幫助一下,多動員輸出點老鄉來,工資絕對有保障。」得到任江林肯定的答覆,敖宇心裡有了底。

「老鄉們,我是鍋廠村任雙軍,受任江林老闆安排,特地從浙江公司來接大家的,車輛等會兒就出發,有想了解公司具體情況的可以問我,來接大家就是要讓大家安心的外出掙錢。」在木黃鎮組織開展的「送雁」行動大巴車上,任雙軍對鄉親們說道。

服務好企業就是服務好家鄉。疫情防控期間,木黃鎮充分運用東西部協作政策和在外創業春暉人士資源,以設立鎮級就業服務中心、村級就業服務站和確定勞務經濟人的方式,廣泛宣傳企業就業信息,詳細向群眾比對就業崗位和薪資待遇保障,針對就業諮詢中的問題,實現了一次性現場答覆告知,既方便群眾,讓群眾少跑路,也切實幫助企業恢復生產解決用工難的問題。

當前,木黃鎮共推介浙江、廣東、江蘇省對接用工崗位1.6萬個,縣內崗位1900個,春暉人士創辦企業崗位300個,本地企業和個體戶用工崗位130個。

通過點對點勞務輸出,群眾多了就業選擇,企業也增速了生產效益。

通訊員 周文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蔡茜

編輯 楊聰

編審 朱邪

相關焦點

  • 安順市青莊壩區:「返租倒包」穩就業助增收
    安順市青莊壩區:「返租倒包」穩就業助增收 發布時間:2020-09-03 17:57:26      來源:安順日報   眼下,正值瓜果蔬菜高產旺季
  • 「套路」增收,印江產業實踐中的良方
    去年給河西村集體經濟分紅2.4萬元,帶動2000多人次就近務工增收。張金信介紹,農作物套種有講究,行距適宜,高杆作物套種矮杆作物,農作物分層接受陽光、土地肥力,互不影響生長發育,同一段農時,一塊地收穫兩種以上農作物,比起單一種植,事半功倍,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效益翻番。成功的模式大同小異。
  • 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
    木黃鎮,位於印江縣東部,距離縣城41公裡,地處於重慶市秀山縣,銅仁市松桃縣、印江縣交界處,素有印江縣東大門之稱。武陵山梵淨山腳下的木黃鎮,集風景秀麗,碧水環繞的名勝小城鎮,歷史名鎮,綠色小城鎮於一身。鎮境內主要原住民以苗族、土家族為主,或許自己也是少數民族-壯族的原因,對木黃鎮格外的忠愛。
  • 千方百計穩就業 全力以赴保民生
    (本報記者張有水攝)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條條穩就業、保就業的精準舉措落地落實,一次次提升服務的創新實踐惠企惠民。在就業這件民生頭等大事上,濟南千方百計,全力以赴。
  • 黔西南:外輸內拓 穩崗就業促增收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黔西南州在就業扶貧上堅持外輸內拓穩崗就業,聚焦脫貧攻堅、重點困難群體和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有效推進務工人員穩崗和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促增收。今年,兩地通過多方面溝通協調,推進勞務協作渠道全面暢通,通過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到寧波務工的黔西南籍人員達到兩萬多人,並且黔西南州在寧波市設立了多個勞務協作站,共同做好就業跟蹤服務。
  • 高臺:「培訓+就業 」助推貧困戶穩增收
    ,著力提高就業困難群體技能素質,以穩就業帶動創業,進一步激發了就業創業活力。  逐步建立了「培訓+崗位」的服務模式  引導各培訓機構主動適應城鄉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需求,結合各行業就業需求狀況,創新培訓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全方位、多層次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技能培訓服務,幫助有就業願望的勞動者實現就業創業。至目前,共完成職業技能培訓5590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350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2433人。
  • 貴州印江:鄉村美景入畫來 百姓日子富而樂
    鏡頭三:木黃鎮鳳儀村88歲高齡老人楊貴桃說:「晚飯過後我們都喜歡到亭子裡坐坐,擺擺龍門陣,去廣場看年輕人跳跳舞,這些在30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如今我們老百姓真的很幸福。」 近年來,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提升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質量為切入點,以特色產業富民為核心,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為支撐,全方位,多角度打造美麗鄉村,實現農村華麗轉身,城鄉差距逐漸縮小,共圓同步小康中國夢。
  • 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拓展服務助職工就業
    本報訊(記者李玉波 通訊員薛曉曦)今年3月份起,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探索開啟線上就業服務,連續舉辦多場線上招聘會為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提供就業服務。截至11月底,共舉辦和安排線上專場招聘會23場,線上直播與空中宣講4場,實名制就業服務4.5萬餘人,平臺瀏覽量突破50萬人次。
  • 杭州工會「三助三保」穩就業保民生
    在日前杭州市總工會舉辦的2020年就業服務月網上招聘周活動上,來應聘的職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杭州各級工會累計開展網上助力企業招工活動9280場(次)。如今,杭州工會從「線下活動」轉向「線上服務」,綜合施策,打出助就業、助創業、助學業,保安全、保生活、保福利的「三助三保」組合拳,千方百計「穩就業保民生」。  為待崗職工送崗位的同時,杭州市總還千方百計「助創業」。
  • 就業扶貧系民生 增收脫貧助發展—— 我市就業扶貧大寧站、永和站...
    就業扶貧系民生 增收脫貧助發展—— 我市就業扶貧大寧站、永和站專場招聘會 取得圓滿成功 2019-09-12 2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葉縣:「扶貧車間」生產忙 群眾就業穩增收
    核心提示:葉縣共有91處扶貧車間,實現了20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9人,有效地鞏固了脫貧成果,確保群眾穩定增收。
  • 權威發布丨保復工、助企業、惠民生 我市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
    權威發布丨保復工、助企業、惠民生 我市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 2020-12-10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穩定就業……溫州這些...
    三年來,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謀劃落地的項目涉及低收入農戶增收的項目有172個,帶動低收入群體就業12.5萬人,預計人均可增收4050元。累計招引118家知名工商企業投資鄉村產業項目,引導社會資本下鄉249億元,有效帶動農業休閒、鄉村旅遊、農家餐飲等產業發展,為低收入農戶就業、增收創造更好條件,幫助低收入農戶就業6240人。
  • 印江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
    金黔在線訊 印江自治縣緊緊圍繞國發2號文件關於加大對貴州水利基礎設施投入的精神,加快推進慄子園、偏巖兩個中型水庫項目建設,著力解決農村飲水、生產缺水、防洪安全等問題。印江工程性缺水嚴重。2011年,根據珠江水利委員會編制的《印江水利發展規劃》和《貴州省重點水源工程規劃》,經多方論證,該縣提出了建設慄子園、偏巖兩個中型水庫的思路,著力解決刀壩、天堂、板溪等10個鄉鎮31.5萬人飲水困難,解決8萬畝農田灌溉及二、三產業用水緊缺問題。
  • 和縣烏江鎮:紮實做好貧困戶穩就業,保增收工作
    為做好貧困人口穩崗就業,實現貧困戶的穩定增收,烏江鎮周集村密切關注全村貧困戶的就業狀況,對暫未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尤其是「返鄉回流」暫未就業貧困勞動力,摸清就業意願和就業需求,開展精準幫扶,促進貧困勞動力特別是返鄉勞動力實現再就業。
  • 梵淨山環線出現凝凍 印江全員出警保安全
    梵淨山環線出現凝凍 印江全員出警保安全   受強冷空氣影響,梵淨山環線印江段出現大面積凝凍,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立即啟動凝凍天氣應急預案,對凝凍路段進行重點預防、監控和疏導,確保梵淨山環線道路交通安全。
  • 福建:就業穩中向好 居民錢包更鼓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上半年經濟成績單中,我省就業狀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2.33萬人,完成全年任務58.78%;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8.7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87.5%;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83%,控制在4.2%目標以內。就業穩了,收入漲了。
  • 宜章梅田鎮舉辦「春風行動」暨「穩就業 穩扶貧」勞務協作招聘會
    1月20日上午,宜章縣梅田鎮雄森集團項目處人頭攢動,該鎮2020年「春風行動」暨「穩就業 穩扶貧」勞務協作招聘會活動暨送春聯下鄉活動在這裡舉行。在當天的招聘會上,郴州發燒工藝有限公司、湖南坤泰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梅田鎮企業以及湖南宜連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郴州市鉑榮電子有限公司等12家宜章工業園區企業入場招聘,提供2000餘個優質崗位,涵蓋電子、食品、家政服務、電商服務等多個行業,年齡跨度在18—50歲之間,薪資在2500—8000元。
  • 昭通:全力推動農民工就業增收
    對1.4萬名返崗人員提供健康檢測、交通保通服務,通過宣傳發動,14176名務工人員通過自駕車、搭車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實現了返崗復工。全面掀起百萬農村勞動力返崗就業熱潮。昭通是我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也是全省勞務輸出大市。全市305萬農村勞動力中,去年外出務工人員達224萬人,其中到省外務工的104萬人,務工收入已成為廣大農村家庭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
  • 服務地攤經濟,貝倉全方位助力攤主就業增收
    自從地攤經濟放開後,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擺攤大軍,對此為了助力各位攤主就業、增收,貝倉全面發揮平臺優勢,推出全民地攤計劃,並通過五大舉措扶持百萬掌柜微創業。服務地攤經濟,帶動小微創業,激活城市升級。前不久,貝貝集團旗下品牌特賣平臺貝倉面向廣大用戶推出貝倉全民地攤計劃:百萬掌柜微創業扶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