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記者走進新疆和田市吐沙拉鎮阿亞格斯普斯亞村肉孜尼亞孜汗·艾力家的小院裡,一股新鮮糖稀的清香味撲面而來,如則尼亞孜汗正在忙碌著趕製當天的訂單。
一個小小的糖稀小作坊能給如則尼亞孜汗帶來多少收益呢?
如則尼亞孜汗·艾力是當地遠近聞名「糖稀達人」,她不僅每天有本村固定的熟客上門購買糖稀,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其他縣市的顧客。和田縣布扎克鄉幸福村的肉孜尼沙·阿布都拉每天在巴紮上賣粽子,而糖稀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每隔兩三天,她就要來買一次糖稀。
肉孜尼沙·阿布都拉說:「我在布扎克鄉巴紮上賣羊肺子和粽子,一天能賣兩三百塊的粽子,生意很好。肉孜尼亞孜汗大姐的糖稀又好又便宜,所以我每次專門從布扎克鄉過來買糖稀。」
送走客戶,如則尼亞孜汗·艾力忙著趕製次日的訂單。篩選小麥、玉米、出芽、蒸煮、過濾、打包……她熟練地操作著每一項流程。7年的糖稀純手工製作,為她積攢了不少回頭客,每天來買的人也是源源不斷。
雖然糖稀的製作工藝比較繁瑣,但憑藉著如則尼亞孜汗的勤快勁兒,她一天能製作出70公斤糖稀,每日純收入保持在80元左右,每月光糖稀就能穩定增收2400元左右。
之前正當如則尼亞孜汗為產生的殘渣覺得浪費時,工作隊為她提供了養殖方案,讓她利用製作糖稀產生的殘渣來養牛、養羊。很快,她的養殖業也見到了成效。
如則尼亞孜汗·艾力說:「昨天剛把兩頭牛賣了14000元,現在還有4頭牛、10隻羊、雞、鴨,還有幾隻鴿子,全部賣的話能賣七八萬元。」
從沒想過一個小小的庭院竟能形成一個產業鏈,這讓如則尼亞孜汗一個人的年收入至少達到了50000元左右。現在,對她來說供孩子上大學,一家人過上好的生活根本不是什麼難事了。( 朱紅傑 閆兆霞 阿依努爾)(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