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馳援 赤膽為民——《吾輩》微視頻第一單元「第一書記談」

2020-12-14 映象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收官之年,為講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河南故事,生動展示河南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中國第七個扶貧日到來之際,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和河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製作「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微視頻《吾輩》正式推出。該系列微視頻分為「第一書記談」、「鄉村青年說」、「脫貧群眾講」、「理論達人話」四個單元,從今天起依次推出。

打贏脫貧攻堅戰,基層是主戰場。選派第一書記,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抓基層、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舉措。近年來,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千裡馳援、撲下身去、蹲到村裡,成為精準脫貧中聯通上下的中堅力量。他們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幫貧困村摸清底子,找準路子,邁開步子,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陳鐵幫的一場硬仗

【陳鐵幫 河南銀保監局駐商城縣伏山鄉簪子河村第一書記】

腳下泥土沉澱扶貧真情

躬身踐行盡顯初心使命

他是河南銀保監局派駐到商城縣伏山鄉簪子河村的第一書記陳鐵幫,曾經是一名退伍軍人,在聽到脫貧攻堅衝鋒號的時候,他又一次義無反顧,選擇了衝鋒。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陳鐵幫帶領駐村工作隊,多方協調,為村裡修築了一條十幾公裡的山路,打開了山裡通往外面的世界。

看到村裡缺少產業,陳鐵幫又和村裡商議,多方籌資,為村裡建立了茶廠,直接促進了農民增收。 2019年底簪子河村整體脫貧,人均收入達到1.1萬元。

秦倩:推開世界的門

【秦倩 共青團河南省委駐西華縣遲營鄉孫莊村第一書記】

把青春之歌匯入時代旋律

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夢想

她是共青團河南省委派駐河南省西華縣孫莊村駐村第一書記秦倩,是一名85後的海歸女孩。她自己也沒有想到,她的命運會和孫莊村這個省級貧困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駐村5年,她收穫人生中的多個稱呼:姑姑,大姨和閨女書記等等。

作為派駐的駐村書記,秦倩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給群眾辦了一系列的實事,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如今的孫莊村,規模化的蔬菜大棚、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已經建在了家門口,村裡的邵蠻樓胡辣湯也銷售到了海外。2019年3月 孫莊村實現了整體脫貧,村民的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2350元。

張耀:我要在這裡紮下根

【張耀 商水縣鄧城鎮白蛇村駐村幹部】

脫貧戰場鐫刻青春約定

奮鬥有為展現人生價值

這個時尚的小夥子名叫張耀。是商水縣鄧城鎮的駐村幹部。2009年張耀放棄當警察的職業夢想,來到商水縣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從城市到鄉村的現實對比,讓這個城裡娃萌生了改變鄉村面貌、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念頭。經過市場調研,張耀決定示範帶動種植生態葡萄,缺少啟動資金,張耀就瞞著他的父母,把父母給他準備的婚房低價賣了。如今11個年頭過去,今天的葡萄園早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樣板產業,有人通過學習種植葡萄脫貧,還有215戶貧困戶通過企業帶貧、合作分紅等形式實現脫貧。2020年8月初,張耀所分包的白蛇村通過脫貧攻堅普查驗收。

明天推出《吾輩》「鄉村青年說」系列 敬請關注

總策劃: 曾德亞 王仁海 尹書博 顧海紅

策劃: 楊小強 盧慎勇 徐秀麗

統籌: 胡茂連 雷化雨 張映紅

總導演: 張映紅 張豔 周洪波

本系列編導: 馮波 張偉岸 盧超峰

本系列攝像: 趙斌 王國慶 張亞航

後期製作: 張偉岸 王國慶 劉淇

媒介推廣: 盧超峰 馬佔國

包裝設計: 孫傳雄 張偉岸

制 片: 趙春紅 吳蕾

監製:許明道 徐秀麗 夏繼鋒

總監製:王仁海 顧海紅

相關焦點

  • 《吾輩》,已來
    他們中有紮根鄉村幫扶群眾的第一書記。他們千裡馳援、撲下身去、蹲到村裡,成為精準脫貧中聯通上下的中堅力量。他們建強基層組織、幫貧困村摸清底子,找準路子,邁開步子,帶領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他們中有返鄉創業的青年職業農民。他們響應號召,返鄉參戰,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和突擊隊。
  • 不負韶華 吾輩當歌——《吾輩》微視頻第四單元「理論達人話」
    該系列微視頻分「第一書記談」、「鄉村青年說」、「脫貧群眾講」、「理論達人話」四個單元依次推出。他們當中有第一書記、有返鄉創業青年、有大學生村官,也有脫貧群眾,在脫貧攻堅第一線,他們的青春,和他們所投入的事業一樣,蓬勃而充滿陽光。其實,我們眼見的青春力量,遠不止這些。在保家衛國、救災抗險、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救死扶傷、科研攻關、嫦娥奔月、北鬥上天等太多方面,「90後」「00後」已經獨當一面。新時代的青年在考驗中淬鍊,在奮鬥中成長。
  • 第一書記風採:「阿娘書記」的為民情懷
    在甘都鎮東灘六村村民中,當提起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阿娘書記」的馬永華時,村民對她的為民情懷讚許有加,歷述起她為村民所辦的件件事實——  協調海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39名職工結對幫扶村77戶貧困戶,給貧困戶發放大米、麵粉、清油等物品,價值4萬餘元;  聯繫市、縣婦聯為本村癌症患者馬阿舍落實婦聯大病救治金1萬元,為一名貧困殘疾人婦女發放慰問金
  • 駐村第一書記於江:千裡驅車解決戶口難題,貼心幫扶彰顯真情暖意
    駐村第一書記於江:千裡驅車解決戶口難題,貼心幫扶彰顯真情暖意 2020-12-0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摩託書記」勤為民——記田陽縣那峨村第一書記黃豔珍
    田陽縣民政局副局長黃豔珍到洞靖鎮那峨村擔任第一書記。進村第一天,她是從縣城騎著摩託車來的,所以村民有時會親切地叫她「摩託書記」。2016年3月至今,黃豔珍不負眾望,成為一名實幹為村、苦幹為民的基層扶貧幹部。
  • 【第一書記周童】青年「第一書記」的青春之歌
    2015年4月,周童同志作為縣委選派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來到魚山街道葛村開展駐村工作,一年多來,他紮根基層,情系沃野,為葛村廣大群眾謀福祉、辦實事
  • 「第一書記」上了連環畫 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的八年脫貧攻堅夢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青島大學省派第一書記連環畫展在青島大學圖書館正式開展。從2012年至今八年間,總共17位省派第一書記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一顆赤誠為民心·八年脫貧攻堅夢》連環畫。
  • 安徽鳳陽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無私奉獻
    原標題:[以先鋒模範為鏡]安徽鳳陽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無私奉獻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安徽鳳陽小崗村黨支部原第一書記沈浩,六年離家紮根基層,一心為民、無私奉獻,以務實創新、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愛戴。
  • 永康領導幹部談初心︱蔣東煒:守初心信念 聽群眾之聲 盡為民之責
    永康領導幹部談初心
  • 扶貧先暖民心 臨高鋪仔村第一書記建「為民跑腿服務站」
    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第一書記裴興旺:  扶貧先要暖民心臨高縣和舍鎮鋪仔村第一書記裴興旺在駐村期間,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特約記者 吳孝俊 攝第一書記語錄  因為長期的貧困,群眾心中難免有些怨言,會對幹部不信任。
  • 履職盡責,傾心為民 ——記百丈鄉大滿村駐村第一書記梁耿
    履職盡責,傾心為民 ——記百丈鄉大滿村駐村第一書記梁耿 2020-11-28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網專訪湖裡區委書記:牢記為民初心 勇擔奮鬥使命,以實際行動...
    編者按為推動福建省第二批主題教育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展示福建各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成果,以及主題教育給當地群眾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人民網福建頻道共同推出「談初心 話使命——主題教育進行時書記訪談錄」。
  • 「千裡嘉陵第一漂」開漂
    10月26日,「千裡嘉陵第一漂」3艘漂流艇漂流在明月峽。 千年古蜀道,千裡嘉陵江。10月26日,「千裡嘉陵第一漂」在朝天區明月峽景區北碼頭開漂。據悉,這也是嘉陵江上首次開展的科學考察漂流探險活動,以千裡嘉陵江作為載體,將從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等方面進行全面科學漂流考察。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東升宣布「千裡嘉陵第一漂」開漂。 本次漂流起於朝天區明月峽,止於重慶市渝中區朝天門,全程841.8公裡。
  • 長紅村第一書記陳小兵一心為民 貧困戶全部脫貧
    在質疑中反思,底子清才能情況明從人民警察到第一書記的角色轉換,讓陳小兵在剛開始抓長紅村脫貧攻堅工作時,完全沒有思路和頭緒。「當我第一次入戶走訪的時候,就被潑了一盆冷水。」陳小兵回憶說。「你不是派出所的警察麼,我又沒犯法,你到我家裡幹啥」「你問的事情我不知道,你去問別人吧。」
  • ...踐初心 真心為民綻芳華 ——記興賓區寺山鎮上團村第一書記陶繼榮
    【脫貧攻堅一線先進典型】實幹擔當踐初心  真心為民綻芳華 ——記興賓區寺山鎮上團村第一書記陶繼榮 2021-01-11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裡馳援 廣種福田 福田汽車以最高科技、最高禮遇迎接最可愛的人
    1月27日,北京12家市屬三甲級醫院的136名醫護人員集結武漢,完成了改造、接診隔離病區數量從1到3的重大突破,隨著5G遠程視頻的開通,與北京的專家智庫遠程連線指導,發揮專業優勢,完善核心醫療制度,一路穩紮穩打。截至3月22日,北京市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負責的病區,重症、危重症患者實現「清零」。 3月28日,在院繼續治療的38名患者的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全部轉陰。
  • 無接觸送貨上門 第一書記秒變「微商」「推銷員」(圖)
    ……  3月3日上午,湘東區麻山鎮蘇坊村第一書記肖南萍的電話幾乎就沒停過。從大年初一,肖南萍就與村幹部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當他得知村裡的部分貧困戶因受疫情影響,造成農產品滯銷而憂心忡忡時,他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利用辦公群、朋友圈、公眾號等宣傳途徑發出認購倡議。結果,他的電話變成了「熱線」,第一書記秒變「微商」「推銷員」,源源不斷的「愛心」在此刻匯聚起來。
  • 百戰沙場援鄂歸千裡凱旋報春暉 哈市第一醫院歡迎最可愛的人回家
    3月21日下午,黑龍江省第三批、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首批赴湖北省漢川市醫療救治隊6名隊員圓滿完成馳援任務,奏凱而歸!太想念他們了!為了這一刻的重逢,哈爾濱的家鄉人翹首企盼著隊員們的歸來。但因隊員們抵哈後需要暫時隔離,為此,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與歸來隊員們來了一場「隔空擁抱」,以表達對他們的歡迎與熱愛。
  • 追憶「第一書記」周武峰!
    因為在這一天,黃源村鄉親們最敬愛的第一書記周武峰同志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駐村崗位上,永遠地離開了他們。他走得是那麼匆忙、那麼突然,沒有一絲一毫的預兆,更沒有隻言片語的告別,5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之路上。▲黃源村村委會內掛著的周武峰生前工作照周武峰,男,1970年10月出生於江西省金谿縣黃通鄉,中共黨員,生前為金谿縣委農發辦辦公室主任。
  • 駐村的「第一書記」應該從哪裡來?
    「第一書記」要從黨性強、能力強、責任心強的幹部中挑出來 農村生活條件艱苦、矛盾錯綜複雜,「第一書記」面臨的不僅是了解問題,又要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為此,「第一書記」要由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善於做群眾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黨員幹部擔當。以「曲線升職」、「渡金」為目的的人做不好「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