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氣溫和降水的變化與分布

2021-01-18 中考網

· 初中地理氣溫和降水

氣溫:

氣溫是一種地理名詞,一般指大氣的溫度。國際上標準氣溫度量單位是攝氏度(℃)。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14-15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早晨5-6時。中國用攝氏溫標,以℃表示攝氏度。氣溫是用來衡量地球表面大氣溫度分布狀況和變化態勢的重要指標。它可根據需要分為日均溫,月均溫和年均溫。它還是指導人們正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重要參考依據。

氣溫季節變化:

氣溫季節變化-氣溫季節變化是指氣溫以一年為周期的有規律的變化。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由於氣溫的高低取決於地面儲存熱量的多少,地面儲存熱量最多的時期,就是氣溫最高值出現的時間;儲存熱量最少的時期,也就是氣溫最低值出現的時間。因此,一年中氣溫最高和最低值出現的時間,不是太陽輻射最強和最弱所在的一天(北半球的夏至和冬至日),也不是太陽輻射最強和最弱一天所在的月份(北半球的六月和十二月),而是比這一天要落後1~2個月。即最低值出現在一月或二月,最高值出現在七月或八月。海洋上落後較多,陸地上落後較少。北半球,中、高緯度內陸的氣溫,以七月為最高,一月為最低;海洋的氣溫,以八月為最高,二月為最低。

氣溫分布圖:

氣溫圖是表示空氣溫度(0℃或°F)空間分布、時間變化及變異情況的地圖。包括氣溫平均值、極端值、較差、界限氣溫等內容。常以等值線法表示各時段氣溫的空間分布,以定位(氣象測站)圖表法表示氣溫一年中的變化過程。等溫線間距視製圖範圍內溫度跨度與地圖比例尺而定,同一幅圖內間距基本相同。等溫線色層的色調及色飽和度,直觀地反映氣溫的冷暖和數量特徵及相應溫度條件下的地理情況。

我國氣溫分布特點:

1.受緯度影響顯著,南北溫差大,緯度越高,溫度越低;

2.受地勢影響顯著;平原溫差與高原溫差大;

3.受氣候帶和大氣壓影響;同一緯度不同氣候帶溫差大;

4.受海陸位置影響;內地與沿海不同的季節,溫差大。

氣溫的變化:

1.日變化,以一天為周期的氣溫變化。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因此2.年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北半球陸地最高氣溫是7月,最低氣溫是1月,海洋最高氣溫是8月,最低是2月。南半球與北半球剛好相反。因此會有氣溫年較差。

氣溫的分布:

通常用等溫線圖來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等溫線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

1.緯度分布:從赤道(低緯)向兩極(高緯)逐漸降低。

2.海陸分布: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氣溫隨海拔升高逐漸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度。

降水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冷凝並降落到地表的現象,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大氣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結物,如霜、露、霧和霧淞,又稱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結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稱為垂直降水。但是單純的霜、露、霧和霧淞等,不作降水量處理。在中國,國家氣象局地面觀測規範規定,降水量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為降水量處理,發生降水不一定有降水量,只有有效降水才有降水量。一天之內50毫米以上降水為暴雨(豪雨),25毫米以上為大雨,10-25毫米為中雨,10毫米以下為小雨,75毫米以上為大暴雨(大豪雨),200毫米以上為特大暴雨。

· 初中地理氣溫和降水典型例題

題目

下圖表示的降水類型是

答案

A

題目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A.在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比西岸降水少 B.赤道附近地帶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C.南極洲地面上覆蓋巨厚的冰層,年降水量大 D.在中緯度地帶,沿海地區的年降水量少於內陸

答案

B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9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世界的氣候
    ·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 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季和雨季。主要分布在我國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群島;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有分布。這裡全年氣溫皆高,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
  • 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天氣與氣候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天氣與氣候,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多變的天氣: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 初中地理教師招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
    教學建議關於「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的總體教材分析本節教材內容的安排與前一節的氣溫分布有類似的地方,可以利用前一節的分析方法,引導學生從降水的來源→降水量的測定→降水的時間和空間分布→分析成因,這樣安排符合學生的思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 2019年中考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複習知識點總結
    中考地理氣溫和氣溫的分布複習知識點總結 1、氣溫的變化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14時); 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氣溫的日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
  • 初中地理招教《氣溫和氣溫的分布》教案
    3、學生能夠利用氣溫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圖,並根據氣溫曲線圖說明某地氣溫日變化、月變化與年變化的規律。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5、培養學生利用地圖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加強與他人合作、共同研究問題的意識。
  • 2021初中地理:中國冬夏氣溫分布及成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中國冬夏氣溫分布及成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冬季氣溫分布:   南北溫差大,0度等溫線大致是秦嶺-淮河線。   成因:緯度位置,冬季風影響。   2、夏季氣溫分布:   全國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溫差不大。
  • 中考無憂——初中地理知識點之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常規概念:日平均氣溫:在我國人工觀測記錄氣溫一般在8時、14時、20時、2時各進行一次,求出平均值就是日平均氣溫。氣溫日較差:每天當中最高氣溫的差與最低氣溫的差叫氣溫日較差,一天當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二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氣溫年較差:一年內的最高月平均氣溫與最低月平均氣溫的差較叫氣溫年較差,一年中北半球氣溫通常大陸上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海洋上八月最高,二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90、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   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91、降水(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多西少)   (時間上)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   (2)乾濕地區: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9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飲喝八缸)   93、我國氣候特徵: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
  • 2019初中中考地理必備知識點歸納
    > 的差異,地球公轉則產生了 的變化。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 ,海洋氣溫 。 迎風坡 14受地形影響,山地的 降水多, 降水少。 地形 15青藏高原之所以比同緯度其它地區寒冷,主要是受 的影響。 東南亞 25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分布區在 ,這裡旅遊業發達,試舉一例旅遊勝地:(國家、地名) 印度 26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是 ,這裡水旱災害頻繁發生,主要是因為以氣候為主,受 的影響,降水變化大。
  • 初中地理《氣候基本特徵》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覆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 2019年中考:中考地理複習主要知識點(三)
    中考地理複習主要知識點(三)   1、陸地地形 人們把地形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狀分布。
  • 2019初中中國地理:西北地區自然特徵與農業
    · 初中地理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 大興安嶺、賀蘭山以西,崑崙山脈、祁連山脈以北的非季風區。 青藏地區: 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以南。 垂直分異 隨海拔升高自然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從高原邊緣至內部,垂直變化由繁及簡 高原邊緣相對高度大,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大; 高原內部相對高度小,水熱狀況隨高度的變化小 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對比:
  •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試講稿~初中地理
    我試講的題目是《氣溫的變化與分布》。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二、導入部分上課。同學們好,請坐。大家看一下這兩幅圖(遼寧和海南兩地人們的街景照片)。好,有同學說了,這是因為兩個地方的氣溫不一樣。沒錯,氣溫是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事情。我們每天關注天氣預報,是不是因為氣溫的變化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啊?氣溫因為什麼而不同呢?大家想一想。有同學說了,氣溫因時間的不同而不太一樣,一年中春夏秋冬,每個季節氣溫都在變化;一天當中,從早到晚氣溫也在變化。
  • 2021初中地理: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地理: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對氣候的影響:   氣溫:海拔高氣溫則低,冷空氣背風坡氣溫較高。   降水:西高東低有利於水流深入,暖溼空氣,在迎風坡形成地形雨。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地形
    1、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我國的地形特徵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垂直地帶性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垂直地帶性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2019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學好地理關鍵是什麼?很多同學們都說地理好難學哦。下面 網小編給大家講講初中地理 複習地圖知識點,幫助大家學習記憶。 初中地理中考複習地圖知識點 一、地圖的基本要素 ①圖例和註記:介紹每個地理事物的標誌。
  • 初中地理《溫帶的氣候類型》說課稿
    本節課為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四節「世界的氣候類型」裡的內容,本課運用了大量圖片和文字介紹了溫帶的氣候類型,主要體現在溫帶氣候的類型、分布、特點、景觀等幾個方面,是對前面所學氣候、氣溫與降水以及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理解,有利於學生結合氣溫降水等分析方法進一步認識溫帶各個區域的氣候,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 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識點:日本群島氣候
    溫帶是冷暖氣流相互角逐的地區,氣溫、降水的季節變化和非周期變化都很顯著。尤其是北半球溫帶地區的大陸面積寬廣,地形複雜,氣候類型更多。   氣候   日本群島屬溫和溼潤的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
  • 2019年中考: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5、地球公轉和季節變化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又圍繞著太陽自西向東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轉,產生了季節變化。   6、五帶的劃分   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極圈是寒帶和溫帶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