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8 10:26:07 來源:蕪湖新聞網
瑞可爺爺、瑞可叔叔、R可爸爸……從今年年初開始,蕪湖市區至少開出3個品牌的起司蛋糕店。本地不少蛋糕店也跟
瑞可爺爺、瑞可叔叔、R可爸爸……從今年年初開始,蕪湖市區至少開出3個品牌的起司蛋糕店。本地不少蛋糕店也跟風賣起了這種輕乳酪蛋糕。一時間,輕乳酪蛋糕成了街邊小食的熱門詞彙。
不過,近日有年輕市民質疑其「海外」身份,稱這些「爺爺」、「叔叔」其實是模仿日本烘焙品牌Rikuro的山寨貨。為此,記者展開了走訪。
只賣兩種產品的蛋糕店火了
市區萬達廣場內「瑞可爺爺」起司蛋糕店的店員至今還記得,今年年初開業3天,店裡賣掉1000多個蛋糕,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據介紹,起司蛋糕屬輕乳酪蛋糕,記者發現,這些新開張的蛋糕店的名字不是「叔叔」就是「爺爺」,聽著有「親屬關係」,產品也頗為相似,售價都是39元和59元兩種。昨天中午,在中山路步行街另一家名為「瑞可叔叔」的店門口,稀稀拉拉地站了幾個客人等候蛋糕出爐,「今年流行吃起司蛋糕,通常晚上會出現排隊高峰。」店員介紹說。
在「瑞可爺爺」,記者隨機詢問了幾位消費者,多數表示看到店內播放的臺灣知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推薦的蛋糕後才購買的。
不過,當「瑞可爺爺」遇見「瑞可叔叔」,也讓他們產生了不小的疑問,如此相似的牌子,到底是誰抄誰的?
「爺爺」「叔叔」不是一回事
近日,就有市民向記者指出,這個在全國開出多家連鎖店的「瑞可爺爺RIKURO」實為山寨品牌,其名稱、商標均與另一家日本的「Rikuro」蛋糕店雷同,只是日本那家店叫「叔叔店」,中國的卻叫「爺爺店」。
「我們加盟時均有核驗過對方的營業資質,是取得國家商標總局的合法註冊的。」蕪湖一位加盟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瑞可爺爺」總部位於上海,由一家名為「上海瑞酷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可是,與「瑞可爺爺」店內產品廣告中「熱銷亞洲50年」、「風靡臺灣25年」等描述大相逕庭的是,該公司官網簡介中描述自己是「2010年在中國崛起的一家餐飲管理公司」,並未體現其有海外背景。
隨後,記者又登錄了日本的「Rikuro」官方網站發現,顯示的商標同上海瑞酷路公司的「瑞可爺爺RIKURO」商標、顏色和形狀非常相似,但也有不同。日本企業商標LOGO老人頭像領結較短,圖像右下方的「Rikuro」字樣為傾斜手寫體。
而國內「瑞可爺爺」LOGO中的老人頭像領結較長,且「瑞可爺爺RIKURO」字樣則居中位於頭像下方,且為正體字。此外,日本企業「Rikuro」已經在其官網上明確表示,目前並未拓展海外業務。
而位於玫瑰大酒店附近與日本品牌同名的「瑞可叔叔」是否是真身了呢?記者通過其宣傳頁上官網的400電話了解,該商標也是在國內註冊,總部在浙江溫州。
打「擦邊球」涉嫌誇大宣傳
讓人疑惑的是,既然並非原創,上述的行為是否存在商標侵權?
工商部門相關人士介紹,不管是「瑞可爺爺」還是「瑞可叔叔」,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有意無意間把自己和日本那家聯繫起來了,讓消費者誤以為是日本品牌,所以涉嫌誇大宣傳。
安徽銀佳律師事務所的沈曙光律師認為,儘管「瑞可爺爺」的商標無論從圖案和文字上均與日本rikuro品牌大體雷同,但其已經合法註冊了商標,因此商標權利受到保護。但是「瑞可爺爺」在廣告宣傳時,應該給消費者提供完整的信息,而不是通過「斷章取義」打擦邊球吸引眼球,達到自己的商業目的。
沈律師進一步表示,依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主或者廣告經營者在廣告中使用他人名義、形象的,應當事先取得他人的書面同意。在使用相關電視節目宣傳過程中,如果沒有徵得《康熙來了》製片方、以及主持人小S等同意,其宣傳行為均涉嫌違法。此外,對於因廣告的失實而購買的消費者,也有權利要求賠償損失。
做足差異化才有出路
如今,眼紅此類起司蛋糕的紅火生意,我市仍有一些大同小異的蛋糕店在裝修門面,指望分一杯羹。至今,市區至少進駐了三四家起司蛋糕品牌,另外還有幾家類似的蛋糕店正在裝修籌備中。
對於這種「傍名牌」的現象,市餐飲協會人士認為,非主餐性的小食,年輕人是主要消費群體,這個群體的主要個性特徵就是追求時尚、新奇,過了嘗鮮階段,喜好較難維持。所以這些店若不能有所創新,可能會出現市場疲勞,這就需要商家在造型、營銷等方面,有差異化的競爭,做主題營銷,以緩解市場疲勞。
事實上,隨著這類烘焙蛋糕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蕪湖街頭,部分市民的熱情已經開始冷卻,一些店的銷售額已在持續下滑。這個蛋糕「家族」,究竟還能紅多久,需要拭目以待。
記者 王世寧 實習生 劉璐璐
責任編輯: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