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於地理最深的印象,就是我們高中的地理老師特別「變態」,他會自己出試卷,大概就是張世界地圖,然後問你秘魯寒流在哪裡、加利福尼亞寒流的流向、北大西洋暖流給我畫出來,還有白令海峽給我指出來、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哪兩處海域等等折磨人的問題。每次遇到這種小測,筆者都很崩潰,但現在想想可真有趣。
一、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兩大洲(亞洲和北美洲)、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半島(阿拉斯加半島和楚克奇半島)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從白令海峽的中央通過。這麼一說,你能體會到白令海峽的重要性了吧?
白令海峽約85千米寬,最窄處約37千米,深度在30米-50米之間。海峽連接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維他斯·白令,他於1728年在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第一次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據考證,1萬年前這裡曾是連接亞、美大陸的一座「陸橋」。人類和許多動植物,早先曾通過這裡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動物也從這裡到亞洲「串門」。
二、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北岸為英國的直布羅陀,南岸為摩洛哥,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全長約90千米。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曾頻繁地通過這裡而到達大西洋。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擁有高度發展的人類文明,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對大海有著強烈的崇拜。關於亞特蘭蒂斯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裡,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英國和法國的一些探險家和科學家經過探索與思考,決定把亞特蘭蒂斯曾經存在的位置「鎖定」在直布羅陀海峽。
三、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極洲的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同時,德雷克海峽又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其最大深度為5248米。如果把兩座華山和一座衡山重疊起來放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這裡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
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對19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實際上第一次通過這一海峽的是1615年斯科頓率領的佛蘭芒探險隊。而英國航海家德雷克只是通過麥哲倫海峽到達火地島。
德雷克海峽是世界各地到南極洲的重要通道。由於受極地旋風的影響,海峽中常常有狂風巨浪,有時浪高可達10-20米。從南極滑落下來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