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十四日電(記者 餘瑞冬)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十四日證實,香港出現首宗對「甲流」藥物特敏福(亦稱「達菲」)呈抗藥性的「甲流」感染個案。
患者為一名住在香港東區一間庇護工場的四十歲女士,並無外遊記錄。
七月十四日,該間工場曾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有二十一人確診感染「甲流」。但該女子當時並無病症,隨後服用了衛生當局派發的用於預防染病的特敏福。但七月二十一日開始,她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病症,被送至東區醫院隔離診治,並被測出對「甲流」病毒呈陽性反應。該女士目前已治癒出院。
衛生當局對患者病毒進行的進一步測試發現,該名四十歲女士的病毒對特敏福呈現抗藥性。
曾浩輝說,該庇護工場所有「甲流」患者均獲康復,且無併發症。該工場目前亦無新個案出現。對該工場其他患者的病毒分析顯示,另外二十位患者當中,十八位已作測試且均無抗藥性,另兩位則尚無確定結果。
「換言之,特敏福仍然可用作治療(甲流)之用,」曾浩輝說。
但該女子在服用作為預防之用的特敏福之後仍然感染,令她成為香港首宗本地對特敏福呈抗藥性的「甲流」個案。曾浩輝說,根據世衛組織資料,這應該是全球第七宗類似個案。
他說,這「似乎是一個獨立個案」,因為病毒目前尚未有擴散跡象,相信是與患者的個人體質有關。同一工場其餘患者所染病毒並未見有抗藥性,因此當局相信該工場的疫情並非由於具抗藥性的病毒導致。
香港七月三日曾經證實首次查出對特敏福有抗藥性的個案。患者是一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十六歲女子。
曾浩輝認為,「甲流」在社區爆發的風險並不會增加,但今後使用特敏福時可能需要更加小心,當局需留意出現抗藥性及併發症的可能性。
香港至今錄得的「甲流」確診個案已經超過六千四百宗。(完)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