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現首宗對特敏福呈抗藥性的「甲流」個案

2020-12-19 央視網
專題:中國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

  中新社香港八月十四日電(記者 餘瑞冬)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十四日證實,香港出現首宗對「甲流」藥物特敏福(亦稱「達菲」)呈抗藥性的「甲流」感染個案。

  患者為一名住在香港東區一間庇護工場的四十歲女士,並無外遊記錄。

  七月十四日,該間工場曾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共有二十一人確診感染「甲流」。但該女子當時並無病症,隨後服用了衛生當局派發的用於預防染病的特敏福。但七月二十一日開始,她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病症,被送至東區醫院隔離診治,並被測出對「甲流」病毒呈陽性反應。該女士目前已治癒出院。

  衛生當局對患者病毒進行的進一步測試發現,該名四十歲女士的病毒對特敏福呈現抗藥性。

  曾浩輝說,該庇護工場所有「甲流」患者均獲康復,且無併發症。該工場目前亦無新個案出現。對該工場其他患者的病毒分析顯示,另外二十位患者當中,十八位已作測試且均無抗藥性,另兩位則尚無確定結果。

  「換言之,特敏福仍然可用作治療(甲流)之用,」曾浩輝說。

  但該女子在服用作為預防之用的特敏福之後仍然感染,令她成為香港首宗本地對特敏福呈抗藥性的「甲流」個案。曾浩輝說,根據世衛組織資料,這應該是全球第七宗類似個案。

  他說,這「似乎是一個獨立個案」,因為病毒目前尚未有擴散跡象,相信是與患者的個人體質有關。同一工場其餘患者所染病毒並未見有抗藥性,因此當局相信該工場的疫情並非由於具抗藥性的病毒導致。

  香港七月三日曾經證實首次查出對特敏福有抗藥性的個案。患者是一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十六歲女子。

  曾浩輝認為,「甲流」在社區爆發的風險並不會增加,但今後使用特敏福時可能需要更加小心,當局需留意出現抗藥性及併發症的可能性。

  香港至今錄得的「甲流」確診個案已經超過六千四百宗。(完)

責編:王壹霖

相關焦點

  • 港發現「甲流」病毒對特敏福有抗藥性個案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22日發現一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奧司他韋(即特敏福)出現抗藥性。這是香港第4次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出現抗藥性,也是第3宗本地個案。   衛生署發言人說,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就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及扎那米韋(即樂感清)的抗藥性測試時發現該株病毒。測試結果顯示,該株病毒對扎那米韋沒有出現抗藥性。   該株病毒是從一名16歲女子取得的樣本中分離出來的。這名女子於9月14日出現類似流感症狀,並於9月16日到指定流感診所求診。化驗顯示其呼吸道樣本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
  • 香港再現感染甲流危重病例 加藥治療無起色(圖)
    香港一名壯年菲傭,因感染甲流在ICU留醫。外傭組織發言人促請僱主需提醒放假離港的外傭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染病。圖為大批外傭雲集中環。圖片來源:文匯報  新華網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首名患甲型H1N1流感危殆的37歲菲傭,仍在聯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病情未見好轉。昨日(12日)醫院為她「加藥」,接受抗病毒藥特敏福及抗生素治療外,再加入抗流感病毒藥「樂感清」治療。   有傳染病專家表示,「加藥」意味患者的病情無起色,亦有可能對特敏福呈抗藥性。
  • 港發現第三宗甲流病毒 對達菲有抗藥性本地個案
    港發現第三宗甲流病毒 對達菲有抗藥性本地個案 來源:東方早報 2009年10月23日02:42   據新華社電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
  • 香港發現首株對特敏福具有抗藥性的甲型流感病毒
    新華社香港7月3日電(記者呂諾)香港3日首次發現一株對特敏福(即奧司他韋)有抗藥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類似個案曾在丹麥和日本出現過。    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發言人表示,3日在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進行抗藥性測試時發現,該株病毒對特敏福呈抗藥性,但對樂感清(扎那米偉)沒有出現抗藥性。
  • 世衛:埃及禽流感病毒變種 對特敏福出現抗藥性
    據香港明報報導,現時全球主要是以流感特效藥特敏福作為對抗禽流感的藥物,但世界衛生組織化驗顯示,埃及去年底兩名感染禽流感死亡的患者,其體內病毒出現變種,並對特敏福出現抗藥性;世衛建議要重新思考治療禽流感的方案。
  • 六歲童甲流併發腦炎終不治
    【大公報訊】本港入冬後出現首宗兒童感染流感後死亡個案。
  • 香港疑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專家稱目前沒有出現社區爆發趨勢
    (抗擊新型肺炎)香港疑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專家稱目前沒有出現社區爆發趨勢中新社香港2月1日電 (記者 王姝 阮曉)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月1日公布,香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個案增至13宗,其中一人不排除成為香港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 港人搶購「特敏福」防禽流感 無良藥房坐地起價
    多家藥房已斷貨,無良藥房坐地起價,180元炒至800元  新快報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禽流感可能爆發的陰霾瀰漫香港,連日來,不少敏感的市民已如驚弓之鳥,四處搶購抗流感藥物「特敏福」(Tamiflu,亦稱「達菲」)以備不時之需,也有外籍人士到港搶購,令全城出現「擠提」情況。
  • 美國累積五宗新型肺炎個案 中國空姐成奧地利首宗疑患個案
    所有個案的患者均曾去過武漢。美國已計劃用包機,將駐武漢外交人員、美國公民及其家屬直接送回舊金山。由於包機座位有限,會優先安排有高風險的人回國。加拿大衛生部長凱杜鄰國加拿大早一日確診首宗新型肺炎病例,患者是一名50多歲男子,由武漢經廣州上周三乘搭南方航空CZ311航班飛抵多倫多。在機上已有輕微病徵,但沒有向邊境人員報告。
  • 香港維景酒店解除醫學隔離 350人重獲自由
    五月八日晚上八點半,因「甲流」被封閉七日的香港灣仔維景酒店解封,住客與衛生署人員陸續撤離酒店。當局安排四條路線的旅遊巴,接載住客到機場、香港或九龍的酒店或回家。五月八日晚上八點半,因「甲流」被封閉七日的香港灣仔維景酒店解封,有團體到場為住客與衛生署人員歡迎和鼓勵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香港確診的首宗甲型H1N1流感(港稱人類豬流感
  • 香港確認第二宗高度懷疑新型肺炎個案
    中新社香港1月23日電 (記者 香企容)香港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23日公布,新增1宗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個案,至今香港累計2宗高度懷疑新型肺炎個案。1月22日下午,醫護人員護送香港首宗高度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男性患者離開伊利沙伯醫院,由救護車轉送至其他醫院。
  • 香港發現首宗條紋原海豚活體擱淺 終告不治
    香港海洋公園海洋哺乳動物部及獸醫團隊將擱淺的條紋原海豚運返海洋公園,為其檢查及治療,惜海豚終告不治中新網5月19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西貢東灣17日發現香港首宗條紋原海豚活體擱淺。香港漁護署及海洋公園人員到場營救,終在前日深夜將該海豚運抵海洋公園治療,惜延至昨早終告不治。事發前日(周六)下午5時許,3名行山客在西貢東灣沙灘發現一條多處受傷的海豚,不停擺動身體,無法返回大海。眾人將牠抱回水中,卻發現海豚似無法自行呼吸遊動,遂報警。
  • 關於甲流的十大終極解答_網易新聞
    根據世衛組織制定的甲流診斷標準,一般來說,甲流患者會發燒,同時伴有咳嗽、咽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狀。但也很多甲流患者並沒有發燒,而只是出現腹瀉和嘔吐、頭痛,因此,如果你出現上述症狀任何一種,保險起見,最好還是先去醫院就診。如果你感到呼吸困難、胸口疼或者嘴唇發紫,就很有可能是重症患者。
  • 衝繩首宗確診個案疑與鑽石公主號有關
    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的郵輪「鑽石公主號」,至今有11名香港特區人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船上部分長者今天開始,獲準提早下船。日本新增4例確診個案,分別在衝繩、和歌山縣與東京都,全國確診病例增至255例。官方央視新聞報導,根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截至周四,鑽石公主號逾二百名新型肺炎確診患者中,有11名香港人、2名大陸人和1名臺灣人。船上共有逾300名中國旅客,其中260人來自香港。日本政府周五開始,容許80歲以上、患有長期病,和住在內艙房,並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陰性反應的長者,提早下船,他們由旅遊巴送到埼玉縣和光市的學校暫住,直至下周三14天的隔離期屆滿。
  • 香港發現首宗南非變種病毒!香港入境深圳政策再收緊,內地首現英國...
    香港11月下旬開始的第四波疫情,在12月中似乎已到達高峰,港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比之前稍顯嚴格,成效也逐步顯現,每日確診個案數字雖有反覆,但已呈下降趨勢。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12月31日通報,截至凌晨零時,全港新增6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62例為本地感染。另有逾40人初步檢測呈陽性,正等待覆檢。香港至今累計確診病例達8846例。
  • 香港現首宗南非變種病毒!入境深圳政策再加碼,內地首現英國變種
    香港11月下旬開始的第四波疫情,在12月中似乎已到達高峰,港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措施比之前稍顯嚴格,成效也逐步顯現,每日確診個案數字雖有反覆,但已呈下降趨勢。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12月31日通報,截至凌晨零時,全港新增6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62例為本地感染。另有逾40人初步檢測呈陽性,正等待覆檢。香港至今累計確診病例達8846例。
  • ...多宗個案在九龍慈雲山居住或工作。張竹君形容,現時是香港出現...
    【香港第三波疫情全面爆發 情況嚴峻前所未見】去年年底武漢首先爆發的新冠狀病毒在香港的第三波疫情,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是疫情以來最嚴重,形容全港已經爆發。單在12日1天之內,已有至少61人確診或測試呈現陽性。
  • 香港出現第二宗輸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度懷疑個案
    新華社香港1月23日電(記者郜婕)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23日凌晨宣布,正在調查第二宗輸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度懷疑個案。  這名56歲男性患者為本地居民,過往健康良好。他於1月10日獨自前往武漢,1月19日由武漢乘坐航班前往深圳,同日經羅湖口岸乘坐港鐵回港。
  • 香港出現第2例高度懷疑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
    (觀察者網訊)繼1月22日發現一例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香港特區衛生防護中心23日凌晨發新聞稿,通報第二例高度懷疑個案。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第二例個案為56歲男性,香港本地居民,過往健康良好。初步調查顯示,病人與太太居於馬鞍山天宇海,曾於1月10日至19日獨自到武漢探望父母,太太及父母均沒有出現病徵。病人亦曾於1月20日入住沙田帝逸酒店。根據病人提供的資料,他於潛伏期內沒有到醫療機構、溼街市(菜場)或海鮮市場。他亦沒有接觸野生動物或禽鳥、或有肺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人。衛生防護中心已實時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