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惠了群眾 淨了潟湖

2020-12-14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李豔玫 蘇慶明 

  通訊員 陳思國 胡陽

  12月1日中午,在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黎安潟湖嶺仔長堤處,放學歸來的三五學童在此玩起了遊戲。在距離他們不足3米的地方,是該鎮嶺仔村新建起的環保公廁。

  「過去,我們上廁所都要捂著鼻子,哪裡還有人會在公廁旁玩耍。而現在,如果沒有見到公共廁所這幾個字,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從公廁前經過。」談起村裡公廁的變化,嶺仔村村民林文付這樣說道。林文付的家離公廁幾百米遠,他表示,與之前相比現在的如廁體驗舒服不少。

  嶺仔村是黎安潟湖旁的一個漁村,生活著3000多名村民。過去,如果家中要修建廁所,村民們需要在地底下自挖糞池,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費錢又費力的事情,所以通常在村裡修建一座公廁,解決村民方便的問題。

  「一個大坑朝水面,三尺土牆圍四邊」是過去嶺仔村公廁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公廁修建在延伸進黎安潟湖二三十米的水面上,排放物直接排進潟湖中,靠潮汐衝走。」林文付說,冬季上廁所要忍受寒風,夏季蚊蟲亂飛,臭味瀰漫的情況也難以避免。

  2016年,陵水開展黎安潟湖和新村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以下簡稱「兩湖」整治),並獲得了3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當地財政也投入10億元進行整治。「兩湖」整治其中的一項工作是拆除沿岸部分人工建築物,其中包括海上廁所。

  「由於黎安潟湖口門小,海水交換能力差,海上廁所的排洩物直排入湖,很難被『消化』。這不僅破壞黎安潟湖的水質,而且岸邊常常有糞便,臭味燻天。」「兩湖」整治領導小組副組長孟慶壘說。

  保護潟湖環境,拆除海上廁所不可避免。今年10月,嶺仔村原先的公廁被拆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但是也不能忽視民生問題。在正式拆除原先的公廁前,我們就已規劃好要給村民修建新的環保公廁。」孟慶壘說。

  一手拆一手建,舊的公廁拆掉的同時,一座嶄新的環保公廁就建立在黎安潟湖邊。如今嶺仔村的公廁,共有15個蹲位,安裝了通風處理設備,日常由專業的清潔公司進行管理。

  「我們公司聘用了2名當地的貧困戶負責該公廁的日常清理工作,而且每天都有專車來運走糞便,解決了之前糞便直排入水的問題,運走的糞水也都進行無害化處理。」該清潔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小廁所,大民生。如今,黎安潟湖的環境得到改善,當地村民的如廁體驗也得到了提升。「如今的公廁沒有臭味,而且乾淨,我覺得在村裡上廁所跟在城裡上廁所,沒有什麼區別。」村民陳石寧告訴記者,村裡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少見了,大家都願意到公廁上廁所。

  據介紹,在黎安潟湖旁,有6處海上廁所被列入拆除範圍,將被共計約300平方米的6座新型環保公廁取代。海上廁所被拆,新型環保公廁建立,映射的是陵水「廁所革命」正逐步從城市擴展到農村、從景區擴展到全域、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當地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見證。

  (本報椰林12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督察組進駐陵水縣督察期間,新聞媒體曝光了陵水縣黎安潟湖環境汙染問題,指出該潟湖環境汙染長時間整治,卻越整治汙染越加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七督察組有關負責人在約談通報中表示。  經督察發現,潟湖沿岸生活汙水管網目前未按相關工作時間要求完成建設,潟湖周邊居民住所仍然存在私自搭設的排水管和明渠,以及生活汙水直排潟湖現象。
  • ​陵水開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行動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 | 記者李夢楠  為切實改善新村潟湖生態環境,連日來,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縣綜合執法局、縣公安局等多部門聯合,依法對新村潟湖內剩餘398戶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進行陸續拆除清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運動的美妙天堂
    文\海南日報記者 程範淦  四面環海的海南島,椰風海韻,景色旖旎。  南海的風,南海的水,吹拂和滋潤著海南島這一方熱土,也孕育了悠久而燦爛的海洋文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陵水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
    2020-09-04 08:42:47 來源: 南海網陵水頻道 舉報   海南日報訊
  • 海南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化解決方案 改善水動力循環
    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舉行。南海網記者李昊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徐靜涵 李昊)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會議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全力改善該海域水動力循環和潟湖溼地生態環境。  潟湖是海岸地帶由堤島或沙嘴與外海隔開的平靜淺海水域地貌,它和外海之間常有一條或幾條水道溝通,是重要的海岸溼地類型之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碧波蕩漾 澙湖魚鳥歡歌
    這是海南日報記者3月19日探訪陵水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時的所見。  「隨著氣溫回暖,白鷺逐漸飛回北方,現在園區裡的白鷺數量在百隻左右。每年冬季數量最多,可達上千隻。」陵水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日常管護人員,對這群白鷺如同老友般熟悉。  白鷺的出現,是這片溼地生態修復取得成效的有力證明。
  • 陵水拆除黎安潟湖養殖漁排
    海南日報椰林8月20日電 (記者梁君窮)8月20日,陵水黎族自治縣綜合執法局、黎安鎮政府等部門繼續開展已持續多日的黎安潟湖養殖漁排拆除清理行動。目前黎安潟湖的環境整治工作已完成海上漂浮物、海螺海草養殖物品的清理,正集中開展潟湖內養殖漁排拆除清理工作。
  • 下大力整治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 陵水10億元「擦亮雙眼」
    新村潟湖面積為21.97平方公裡,建有國家中心漁港;黎安潟湖面積為9.2平方公裡,建有省級海草保護區。這兩個潟湖區域涉及新村、黎安、三才3個鄉鎮16個村委會,自然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是我省典型的潟湖生態景區和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nbsp&nbsp&nbsp&nbsp在新村潟湖畔,可以觀潮起潮落,享雲淡風輕。
  • 踐行「兩山」理念|海南儋州:千畝潟湖重生記
    海南省儋州市七部門共同努力,修復曾被破壞的潟湖自然生態—千畝潟湖重生記成群結隊的海鳥在紅樹林淺灘上覓食,新栽種的樹苗在陽光沐浴下茁壯成長……夏秋交替時節,走近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上浦村、下浦村潟湖,眼前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 拆塘還湖 生態修復 海南儋州—潟湖重生記
    原標題:潟湖重生記  上、下浦村是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的兩個自然村,同屬於峨蔓村委會。兩村之間原有一片1000多畝的潟湖溼地連通大海。上世紀90年代,因為圍塘養蝦,千畝潟湖溼地變成了千畝蝦塘,紅樹林也被砍伐殆盡。  上、下浦村潟湖溼地生態破壞嚴重問題,曾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組和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的整改案件中。一年多過去了,整改落實得咋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沙群島:隱伏在海下的暗沙群
    中沙群島:  隱伏在海下的暗沙群  文\海南日報記者 胡續發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規劃打造國家級紅樹林溼地公園
    本報椰林11月21日電 (記者李豔玫 通訊員陳思國)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依新村潟湖而種的
  • 中國鐵建挑戰潟湖綜合治理世界難題
    本報海口12月26日訊(通訊員肖 斌)12月23日,由中國鐵建港航局和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召開。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國家科技部、水利部、工信部、環境保護部以及海南省相關部門領導及社會各界專家學者齊聚海口,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化解決方案。中國鐵建總工程師雷升祥出席會議並作總結髮言。潟湖是重要的近岸海域溼地資源,但由於保護不到位,開發不合理,目前海南省潟湖生態環境普遍惡化。
  • 潟湖重生記
    兩村之間原有一片1000多畝的潟湖溼地連通大海。上世紀90年代,因為圍塘養蝦,千畝潟湖溼地變成了千畝蝦塘,紅樹林也被砍伐殆盡。上、下浦村潟湖溼地生態破壞嚴重問題,曾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組和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的整改案件中。一年多過去了,整改落實得咋樣?
  • 潟湖
    海岸帶泥沙的橫向運動常可形成離岸壩-潟湖地貌組合。當波浪向岸運動,泥沙平行於海岸堆積,形成高出海水面的離岸壩,壩體將海水分割,內側便形成半封閉或封閉式的潟湖。漲潮流帶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內側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積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積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質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質夾砂礫石物質組成,往往有黑色有機質粘土與貝殼碎屑等沉積物。海岸與濱岸壩之間,有水道與外海相通的淺水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陵水新村鎮聯合多部門集中開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行動
    海南文明網訊 為切實改善陵水新村潟湖生態環境,連日來,陵水縣新村鎮政府聯合陵水縣綜合執法局、陵水縣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依法對新村潟湖內剩餘398戶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進行陸續拆除清理。11月21日上午,記者在陵水縣新村鎮中心碼頭看到,執法人員正在對新村潟湖內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實施拆除清理。
  • 我不是瀉湖,我是潟(xì)湖
    但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它,而是這些狹長堤岸內側的這片水域,我們稱它潟(xì)湖。什麼是潟湖?潟湖本來與外海相連,後來被障壁島或沙嘴等完全隔開,就形成了海岸潟湖。全世界約15%的海岸線都有潟湖分布,而在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沿岸,這個數字達到了恐怖的 75%。
  • 【地理視角】潟湖
    1.潟湖的概念與形成漢語中,「潟」是被海水浸漬的土地。英文lagoon來源於義大利語,指的是威尼斯附近的水域。潟湖是海灣被泥沙堆積封閉形成的湖泊。沿岸流會把泥沙帶到海灣的突出部位,流速減慢堆積下來,就成沙嘴。沙嘴逐漸發展,便成為窄而長的沙堤,最終隔出一個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