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化解決方案 改善水動力循環

2020-12-14 南海網

  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舉行。南海網記者李昊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2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徐靜涵 李昊)12月23日,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會議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全力改善該海域水動力循環和潟湖溼地生態環境。

  潟湖是海岸地帶由堤島或沙嘴與外海隔開的平靜淺海水域地貌,它和外海之間常有一條或幾條水道溝通,是重要的海岸溼地類型之一。潟湖地貌分布廣泛,海南省是我國潟湖水體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目前省內共存在約37萬畝潟湖水域,標誌性潟湖有鋪前灣、清瀾灣、萬泉河口(博鰲)、小海、老爺海、三亞河、新村、黎安等水體。

  潟湖地處海陸相交的特殊地帶,受河流和海水的共同影響,潟湖生態極具特殊性。當潟湖與外海能正常進行水體交換時,能形成完整的潟湖生態系統,不僅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提供良好的航運條件、旅遊和養殖資源,還能發揮防潮護岸、降解汙染、防洪保水等巨大作用;若潟湖與外海的水體交換不暢通,潟湖水體萎縮、鹽度提高、泥沙沉積,海岸溼地將退化為鹽鹼地,將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

  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現場。南海網記者李昊攝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海南在《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指出,海南要實行陸海聯動,確保近岸海域水質優良,實現到2020年,海南全省水質退化的近岸海域水質穩步提升,斷面優良比例達到95%以上的目標。

  「港航局集團對潟湖綜合治理進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探索出了成套核心技術和科技成果。」據主辦方中國鐵建港航局董事長許四發介紹,根據海南省潟湖生態環境現狀,中國鐵建港航局提出了海南潟湖治理的基本構想,並以博鰲沙美內海潟湖、澄邁縣東水港潟湖為目標對象,設計了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案。

  下一步,中國鐵建港航局與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等相關單位,將合力推動會議成果的轉化,並以潟湖治理的科技研發為抓手,拿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推動海南省海岸經濟建設。

責任編輯:鄧麗

相關焦點

  • 中國鐵建挑戰潟湖綜合治理世界難題
    本報海口12月26日訊(通訊員肖 斌)12月23日,由中國鐵建港航局和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海南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討會在海口召開。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發改委能源中心,國家科技部、水利部、工信部、環境保護部以及海南省相關部門領導及社會各界專家學者齊聚海口,探索潟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系統化解決方案。中國鐵建總工程師雷升祥出席會議並作總結髮言。潟湖是重要的近岸海域溼地資源,但由於保護不到位,開發不合理,目前海南省潟湖生態環境普遍惡化。
  • 陵水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
    2020-09-04 08:42:47 來源: 南海網陵水頻道 舉報   海南日報訊
  • ​陵水開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行動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 | 記者李夢楠  為切實改善新村潟湖生態環境,連日來,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縣綜合執法局、縣公安局等多部門聯合,依法對新村潟湖內剩餘398戶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進行陸續拆除清理。
  • 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
    陵水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指出從源頭上解決對潟湖海水的汙染本報訊 (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 程明明)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公布黎安潟湖汙染情況整改方案,提出加強對全縣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統籌,進一步排查全縣汙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情況,優先安排黎安潟湖周邊地區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
  • 下大力整治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 陵水10億元「擦亮雙眼」
    (資料圖)&nbsp&nbsp&nbsp&nbsp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是陵水黎族自治縣「三灣三島兩湖一山一水」中的優質旅遊資源之一,堪稱陵水的「雙眼」。然而,長期以來由於周邊居民缺乏生態保護意識,養殖魚蝦排放汙水,導致附近海域海水質量下降,海草床和潟湖生態系統遭到侵蝕和破壞。
  • 陵水新村鎮聯合多部門集中開展潟湖生態環境整治行動
    海南文明網訊 為切實改善陵水新村潟湖生態環境,連日來,陵水縣新村鎮政府聯合陵水縣綜合執法局、陵水縣公安局等相關部門依法對新村潟湖內剩餘398戶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進行陸續拆除清理。11月21日上午,記者在陵水縣新村鎮中心碼頭看到,執法人員正在對新村潟湖內非法使用海域的養殖設施及垃圾實施拆除清理。
  • 海南陵水修復兩潟湖生態環境資源紀實
    海南陵水的新村潟湖、黎安潟湖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海岸潟湖,曾一度陷入開發過度、汙染突出、生態退化的困境。近年來,陵水縣以藍色海灣整治為切入點,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努力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互促互進的有效路徑。陵水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省東南部,海岸線全長118.57公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惠了群眾 淨了潟湖
    嶺仔村是黎安潟湖旁的一個漁村,生活著3000多名村民。過去,如果家中要修建廁所,村民們需要在地底下自挖糞池,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費錢又費力的事情,所以通常在村裡修建一座公廁,解決村民方便的問題。  「一個大坑朝水面,三尺土牆圍四邊」是過去嶺仔村公廁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公廁修建在延伸進黎安潟湖二三十米的水面上,排放物直接排進潟湖中,靠潮汐衝走。」
  • 唐山:2020年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12月15日,從唐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唐山市水利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穩步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加快實現「三個努力建成」和「兩個率先」目標提供堅強水利支撐和保障。
  • 順昌縣埔上鎮:強化綜合治理 多舉措改善水環境
    東南網訊 在順昌縣埔上鎮口前村索橋,只見青山秀水岸綠,生態環境優美,不少群眾在此漫步休閒。流經埔上鎮境內的河流主要有四條,仁壽溪、大布溪、密溪和富屯溪,河道總長度79公裡,為埔上鎮12個村(居)近2萬名群眾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
  • 拆塘還湖 生態修復 海南儋州—潟湖重生記
    原標題:潟湖重生記  上、下浦村是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的兩個自然村,同屬於峨蔓村委會。兩村之間原有一片1000多畝的潟湖溼地連通大海。上世紀90年代,因為圍塘養蝦,千畝潟湖溼地變成了千畝蝦塘,紅樹林也被砍伐殆盡。  上、下浦村潟湖溼地生態破壞嚴重問題,曾被列入中央環保督察組和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的整改案件中。一年多過去了,整改落實得咋樣?
  • 綜合治理進行時㊾丨建良言獻方案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11月17日,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治理團隊來仙,走訪指導永安溪大壩外滲出水應急治理工程,查看了公共區域回抽井運行情況,了解了福昇廠區、聯明化工廠區內井簇檢測情況,肯定了一段時間以來我縣醫化園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成效。
  • 美麗鄉村遊清潔農家樂 海南因地制宜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廢棄物排放,也讓農村的生態環境「吃不消」。建設美麗鄉村,為美麗中國打底色,解決鄉村遊汙染處理問題迫在眉睫。據統計,沿潟湖海堤附近不到2公裡的範圍內,共經營有20多家農家樂,景區附近日均用餐遊客500人左右,節假日甚至能達到近5000人。遊客數量的激增帶火了鄉村遊,可「剛念上旅遊生意經」的村民們發現,原本清凌凌的溼地,水漸漸不再那麼清了……「水鳥很少再到岸邊水區捕食,而是去了更偏遠的水面。」一位常年居住在潟湖附近的村民說,「農家樂將汙水排放到溼地裡,岸邊都聞得到臭味。」
  • 溫州市麻步鎮實施河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浙江在線1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華帥)為全力做好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工作,溫州市平陽縣麻步鎮牢固樹立科學治汙、綠色生態的理念,開展江灣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將江灣河致力打造為「流動的河、綠色的河、安全的河」,推動全鎮生態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以下簡稱第七督察組)就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汙染加劇問題,對陵水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要求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督察組進駐陵水縣督察期間,新聞媒體曝光了陵水縣黎安潟湖環境汙染問題,指出該潟湖環境汙染長時間整治,卻越整治汙染越加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七督察組有關負責人在約談通報中表示。  經督察發現,潟湖沿岸生活汙水管網目前未按相關工作時間要求完成建設,潟湖周邊居民住所仍然存在私自搭設的排水管和明渠,以及生活汙水直排潟湖現象。
  • 其他怎麼設計水環境保護方案標準_共田環境
    其他怎麼設計水環境保護方案標準,共田環境,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諮詢設計、環衛固廢、市政公共、科技智慧四大模塊,涉及規劃諮詢、水環境設計、市政園林景觀設計、生態修復設計、前端環衛服務、中端垃圾運輸、末端垃圾處理、第三方監管、工程設計、環境材料供應、市政與環保施工、環境設施運營、海洋環保、無人化服務業、智慧環保、科技研發、教育培訓等領域。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實施...
    優先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等生態敏感區的存量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農村水生態環境為核心目標,按照源頭控制、過程攔截、生物治理、循環利用等方式,結合村域黑臭水體治理、溝渠清淤清汙、農業面源汙染治理、人居環境改善和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5個方面,因地制宜實施一批生態環境整治「五結合」工程,形成村民投工投勞、參與監管維護的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全面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鄉村。
  • 楊得瑞: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探索與效果評估
    河湖地下水回補是《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行動方案》綜合治理措施的重要任務。河湖地下水回補成為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試點背景  受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來,華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嚴重超載,引發了地下水資源衰減、地面沉降、海鹹水入侵、河湖萎縮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 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
    近日,省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第七督察組(以下簡稱第七督察組)就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汙染加劇問題,對陵水縣政府進行公開約談,要求抓好黎安潟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督察組進駐陵水縣督察期間,新聞媒體曝光了陵水縣黎安潟湖環境汙染問題,指出該潟湖環境汙染長時間整治,卻越整治汙染越加劇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第七督察組有關負責人在約談通報中表示。經督察發現,潟湖沿岸生活汙水管網目前未按相關工作時間要求完成建設,潟湖周邊居民住所仍然存在私自搭設的排水管和明渠,以及生活汙水直排潟湖現象。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我市調研烏梁素海綜合治理工作
    9月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我市調研烏梁素海綜合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切實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