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鐵路,逐夢致遠!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裡推介研學旅行
6月29日至30日,以「美麗鐵路 逐夢致遠」為主題,由濟南局集團公司團委、經營開發部、客運部主辦,山東中鐵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濟南局集團公司第三屆研學旅行專列產品設計大賽決賽暨研學專列合作交流活動在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行。
-
膠濟鐵路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
央廣網濟南5月19日消息(記者 唐磊)為充分發揮博物館文化窗口作用,5月18-19日,膠濟鐵路博物館攜手阡陌書店、山東中國文學藝術博物館、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舉辦以「百年膠濟 走向社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據悉,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
重回膠濟鐵路①|要讓老鐵路為鄉村重新開動
膠濟鐵路的藝術價值自然更多體現在沿線遺存建築的藝術風格方面。根據統計,目前膠濟鐵路沿線上,尚存且沒有受到較大破壞的站房及辦公類建築包括:青島段的大港站站房(圖1),濰坊段的坊子站機務段段長辦公室(圖2),淄博段的博山站站房,濟南機務段內的水塔(圖3),濟南段的濟南站站房(圖4)、黃臺站站房和膠濟鐵路職工宿舍樓等。
-
百年膠濟鐵路的特殊「體檢」,濃縮著山東近現代發展史
隨著客貨運輸分離,濃縮著山東近現代發展史的膠濟鐵路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沒有人能夠準確說出整段膠濟鐵路還剩下多少火車站,哪些仍在使用,哪些已停用,哪些正消失……作為一條百年鐵路,除了歷史遺產價值,膠濟鐵路早已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之中。過去兩年,有一個年輕的團隊行走在這條百年膠濟鐵路沿線的56個站點之間,打量著每一座站臺、丈量著每一段鐵軌。
-
「膠濟鐵路濟南博物館」帶你打卡「行走的城市」系列文化活動
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又有新活動啦~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在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設置了分會場,將舉行四場時間穿梭的文化活動,在9月17日至9月21日輪番登場。記得留意每個活動的開放時間,提前報名並加到你的日曆中喲~01滾滾市集9月17日至9月20日(每日16:00-21:00)第六季滾滾市集,將在文博會期間推出創意專場,以空前的文創與民俗趣玩組成:膠濟鐵路博物館創意小站
-
濟南現存最早德式火車站 有世界唯一哥德式火車站遺存卻少有人知
山東濟南,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蹟,使其成為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在濟南市區,除了大明湖、趵突泉等蜚聲海內外的景點,還隱藏著一些不為眾所周知的名勝古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於濟南站南側,經一路、緯三路路口東北角的膠濟鐵路博物館。
-
濟南有兩座老火車站,一座曾是亞洲最大卻被拆,另一座成了博物館
由德國人建造的膠濟鐵路,是中國鐵路發展的縮影,折射出中國人民背負的屈辱與艱辛;同時對山東社會、經濟各方面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膠濟鐵路博物館的前身便是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難得它保存完好;現在的它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反映膠濟鐵路誕生發展的專題性展館。裡面的藏品豐富且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系統地介紹了膠濟鐵路的發展歷程,以及在近代中國歷史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
老濟南,老博物館,別錯過這場尋秘之旅
我們邊走邊說,從濟南開始。從濟南火車站出來,徒步走到經一路口,馬路的東西兩面,分別是膠濟鐵路博物館和華夏書信文化博物館。這裡是人們駐足頻次很多的地方,但更多時候,大家的眼裡只有紅綠燈。向南或者向北,向西或者向東,匆匆而過。以至於我在問跟前執勤的安保書信博物館在哪時。他靠著博物館的牆,跟我說沒聽說過。
-
膠濟鐵路田野調查·濟南段 黃臺站
,對沿線56處大小站點及其附屬用房進行現狀摸底(以小組形式對膠濟鐵路進行分段普查),摸清膠濟鐵路及其沿線站點和附屬用房的現狀,為它們的身份定名,對它們的價值給予肯定,為後期的保護工作做一個詳盡而全面的鋪墊。
-
既保護修繕又活化利用,讓濟南老建築「活」在當下
老建築和泉水一樣,都是古城濟南的靈魂所在。讓老建築真正活起來、用起來,才能在保護中體現它的價值。 近日,濟南市政協「喚醒老建築,賦能新濟南」專題「商量」調研聚焦濟南老建築的保護、活化、傳承,尋訪老建築,開展多次現場商量,並開展集中商量,就如何做好濟南老建築的科學保護、活化利用、文化傳承談感受、提建議、寄希望、話願景,為文化濟南建設凝聚共識,建言獻策。
-
濟南現存最早的德式火車站 藏世界唯一哥德式火車站遺存 門票0元
山東濟南曾經有兩座老火車站,一座是被譽為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火車站——津浦鐵路濟南站,另一座是距津浦鐵路濟南站僅300米的膠濟鐵路濟南站,由於津浦火車站已於1992年被拆除,膠濟鐵路濟南站就成為目前濟南現存歷史最早的德式火車站,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車站至今保存完好。
-
百年膠濟鐵路「裝進」陳列館
大眾網濟南11月18日訊 今天,位於經一路緯三路路口膠濟鐵路陳列館正式開館。陳列館主樓為原老濟南火車站候車室,主樓展區面積2995平方米,西輔樓展區面積237平方米,室外面積3170平方米,全部參觀下來預計需要3個小時。
-
膠濟鐵路博物館今起試開放一周
位於經一路東段,由膠濟鐵路陳列館改建的膠濟鐵路博物館18日起試開放一周,25日起免費向市民開放館內最大的展品是一輛製造於1973年的蒸汽火車頭,長約22米,重140噸,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膠濟鐵路上牽引貨運列車,後來在濟南鋼鐵廠內部貨運專用線使用,直到2014年才正式退役。蒸汽火車頭由大型平板車運至博物館前,再用吊車吊裝在鐵軌上。記者王鋒 攝影報導
-
膠濟鐵路開行首趟一站式動車
百年膠濟 再度飛馳早上7點15分,D6003次迎著朝陽從濟南火車站歡快地向東奔馳而出,這是它首次一站不停抵達青島火車站,和之前中間停靠三站相比,快了32分鐘。「晉京城訪九州左右往來交流,連膠濟通津浦東西南北接送」,這幅字是歐陽中石所寫,現掛在濟南火車站貴賓室。提到它,不為欣賞書法,而是寥寥數字就道出了百年前的歷史。
-
濃縮中國鐵路百年時光,尋找鐵路主題博物館
4、膠濟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博物館靠近濟南火車站,位於經一緯三路濟南火車站南面的一座德式建築內,原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是一座比較有歷史性的博物館,見證了膠濟鐵路的發展史。展區分為膠濟鐵路的修建背景及過程、對山東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風雨滄桑路、邁向新時代等四個主題展區。
-
這座鐵路博物館,你去過嗎?
我是你們愛的帥沫膠濟鐵路始建於1899年於1904年6月1日全線通車是山東境內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最早的鐵路之一膠濟鐵路博物館的前身是膠濟鐵路濟南站舊址三樓設有濟南兩座老火車站的前世今生、膠濟鐵路與歷史文化名人、紅色膠濟、走過百年四個專題展區。2017年底至今,膠濟鐵路博物館共舉辦6期「膠濟茶座」活動,每一期圍繞不同主題,邀請相關嘉賓,講述他們與膠濟鐵路的故事與淵源。
-
節省32分鐘 膠濟鐵路開行首趟一站直達動車
這是膠濟鐵路首次開行一站直達列車,連接濟南青島兩個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百年膠濟 再度飛馳早上7點15分,D6003次迎著朝陽從濟南火車站歡快地向東奔馳而出,這是它首次一站不停抵達青島火車站,和之前中間停靠三站相比,快了32分鐘。
-
廣州大沙頭火車站,上海北站,濟南站,民國三大火車站
廣州大沙頭火車站,上海北站,濟南站,民國三大火車站,經常刺客雲集。而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火車站是唐山站。1881年,全長僅9.67公裡的唐胥鐵路建成,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站1882年建成營業。圖為1888年唐胥鐵路展築至天津,李鴻章在唐山站主持通車儀式並乘花車巡視。圖為1903年由美國人投資修築的廣三鐵路佛山站。
-
一大馬路上的那些濟南第一:津浦鐵路賓館 第一家西餐館……
濟南的馬路,概念始自開商埠新建的大馬路,亦稱一馬路。一馬路東起十王殿,西至北大槐樹,北臨膠濟鐵路,即經一緯一路至經一緯九路,今天統稱為經一路。經一路,老濟南人更習慣叫一大馬路,濟南開埠後,成為出西關走北店子過黃河去東昌府的重要商道。
-
重回膠濟鐵路③|一位建築遺產工作者的教學設計與思考
以建築為例,有幸成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房子,從常規房子的興建-使用-衰頹的「自過程」,進入由政府和社會力量幹預的修繕-維護-再利用的「他過程」,並通過這樣的方式延年益壽。遺產並非生來帶著特別的標籤,遺產的誕生需要經歷遺產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育、知識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因此,對建築遺產的保護需要觀念的推廣、判斷的依據以及恰當的保護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