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外長出席新聞發布會
自2020年以來,澳大利亞持續在中國媒體上「刷存在」。挖石頭躺著掙錢的日子,澳大利亞愣是過不慣,還處處針對中國。
曾在澳軍中服役40年,位臨少將的保守派自由黨參議員莫蘭,就在近期站出來拱了一把火。他敦促澳大利亞政府擴大軍事力量,而理由則是他預測「中美之間在未來三到五年會開戰」。
這位議員胃口著實不小。他計劃與美國一起「擊潰中國」,並在之後「取代美國在亞洲的力量」——因為這位鬼才議員還預見到了美國的衰弱。按照他的設想,擴軍後的澳大利亞將「填充亞洲的權力真空」。
美日澳聯合軍演
對於莫蘭的發言,《今日俄羅斯》報評論為「天真的,有誤導性的,有害的」。這話說的比較隱晦,更直白地理解就是白日做夢,危害世界和平。不管怎麼尋思,這話都不該從一個曾在軍隊工作四十年的人嘴裡說出來。
不過在這個時間點上,澳大利亞有人開始急了,也是正常。不過選在這個時機拱火,確實不是那麼明智。
聯合軍演是美國籠絡小弟的好手段
中美開戰可能性微乎其微
俄羅斯人之所以評論莫蘭「天真」,還是基於中美開戰的概率來考慮。
就現在中國和美國的發展來看,中美開戰最高概率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中美之間現在雖然緊張,但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隨著中國的強盛與美國的衰弱,這個可能性還會越來越低。
對中國來說,發展仍然是最主要的任務,未來3到5年是中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證發展穩定,中國仍然會盡力避免戰爭。如果沒有人像澳大利亞這樣手段盡出地挑釁,中國還是更傾向於坐下來好好談。哪怕是美國聲勢浩蕩的貿易戰,中國也保持了相當的克制,最終促成雙方談判解決。
澳大利亞海軍擁有神盾艦,在世界範圍裡還算不錯
對美國來說,怎麼收拾好川普時代的爛攤子才是未來幾年的主要任務。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在2020年已經相當嚴重,2021年美元持續快速貶值已經是大多數經濟學者的預期。隨著美元經濟穩定性的不斷下降,美國國內分裂的問題也越來越嚴峻。雖然拜登政府沒有落下反華的老傳統,但也不願意在這個時間點上生出么蛾子。
中美的競爭與博弈還是長期存在的,但雙方在短期內都不會有很強的開戰意願。澳大利亞議員這波往大了說已經不是拱火,是造遙了。
川普留給美國的爛攤子實在太大了
澳大利亞扛不住了,希望美國有所表示
2020年以來,疫情造成的旅遊經濟縮水,再加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制裁,已經給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論是守著滿倉穀物的農民,還是在本土賤賣龍蝦的漁民,都開始對時局不滿,澳大利亞面臨的國內政治和經濟壓力在不斷增強。
但領著澳大利亞去挑釁中國的美國,這會卻沒聲了。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裡頭對中國經濟依賴最強的國家,又是無理由禁華為,又是跑到聯合國打擊中國,相當於豁出身家性命來配合美國,去捍衛美國的利益。
更為諷刺的是,慫恿澳大利亞衝上去以後,美國自己就沒聲了,口口聲聲喊著要幫澳方消化產品,但手上看不見一點動作。眼見著美國把澳大利亞晾著開始處理自家內部的混亂,澳大利亞人自然坐不住了,跳出來說兩句誇張的話刺激美國。
如今的解放軍已經今非昔比
澳大利亞實力不允許
哪怕這波美國突然想起太平洋上還有這麼個小兄弟,澳大利亞的體量也決定了其翻不出什麼水花。澳大利亞軍隊如今的規模與其整體實力是相匹配的,澳大利亞如果單獨拎出來,其實已經不算差。
畢竟如今世界上以神盾驅逐艦為海軍主力,裝備先進三代坦克與三代戰鬥機的國家,還真沒多少。澳大利亞每年為這方面投入的資金也不小,再重組擴張,已經開始萎縮的澳大利亞經濟就受不了了。
再者,美國人也不希望澳大利亞國防軍繼續擴張。美國人希望澳大利亞軍隊是一支能夠為其進行中期預警與太平洋地區反潛的軍隊,澳大利亞繼續在亞洲做大必定影響到日韓的存在,美國也希望其中維持平衡,不希望這幾個國家的利益出現衝突。
最重要的是,哪怕澳大利亞極盡所能擴張,對抗中國也顯得太兒戲。澳大利亞缺乏重工業,一不能造船二不能造戰鬥機,非常依賴外購。而中國的體量比澳大利亞大太多了,還有著完備的軍事工業體系。澳大利亞主動向中國開戰,說是以卵擊石怕是都有點誇他。
人貴有自知之明。澳大利亞現在最缺乏的,就是這一點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