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習俗知多少

2021-03-05 司徒中心幼兒園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的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

春節剛剛過去,年味兒還未盡散,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也即將到來啦!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做些小活動,來留住最後一抹年味,迎接歡樂元宵節吧!


快到元宵節啦,小朋友們知道元宵節是如何來的嗎?讓我們一起通過有趣的故事和繪本來了解更多關於元宵節的秘密吧!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猶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滑動查看全文

春節吃餃子、元宵吃湯圓是由來已久的習俗,現在讓我們認識一下餃子和湯圓這對好朋友吧。他們有很多不同點,比如:一個皮膚滑滑的,一個皮膚黏黏的;一個穿得薄薄的,一個裹得厚厚的;一個戴發箍,一個大光頭;一個喜歡吃肉和菜,一個喜歡吃肉和菜,一個喜歡吃甜食等等,雖然他們有很多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小朋友們能猜到嗎?讓我們一起探秘餃子和湯圓的共同點吧!

這些和元宵節有關的詩詞,

快和孩子一起來讀!

《十五夜觀燈》

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燈》

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大家期待的元宵燈謎會即將開始。  

幼兒園也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下面的燈謎。

謎題一:

一點一畫長,一撇到東洋,東洋兩棵樹,長在石頭上。(打一字)

謎題二:

細草兩邊生,彎彎月牙形,媽媽最愛它,天天描不停。(打一物)

謎題三:

脖兒長,頭很小,不會飛,跑得快。(打一動物)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習俗。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美味的元宵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哦!

😋原料:糯米粉、大米磨成粉,適量的白糖、麻醬、桃仁(壓碎)、芝麻、化豬油。

😋做法:

1.將白糖、麻醬、桃仁、芝麻、化豬油和麵粉混合拌勻,製成小方塊餡料待用。

2.將糯米粉與大米粉按5:1的比例混合(500克糯米粉可加100克大米粉),加入適量涼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放入切好的餡料封口揉圓。

3.將水燒開後放入湯圓,煮時火不宜過旺。湯圓浮上水面,稍過一會兒撈出即可。

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大家都會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小朋友們是不是正為材料不夠而煩惱呢,其實細細觀察身邊的點點滴滴,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可以做燈籠的材料哦,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吧,期待你們獨一無二的創意燈籠哦! 

接下來我們開始學著做做花燈吧!

預示2021年紅紅火火

不會做?我們來教你 ▽ 



另一張紅色卡紙對摺,畫出輔助線,並沿線裁剪,如下圖



加些裝飾,最後把做好的燈籠都串在一起吧



相信以上精彩紛呈的活動一定可以給孩子們帶去一個甜甜的元宵節回憶,並更深入的感受到我們的傳統文化魅力!

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闔家幸福,祝寶貝們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元宵習俗知多少?
    元宵放燈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吃元宵元宵作為節日特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最初稱為"湯圓",後因多在元宵佳節食用,所以也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
  • 「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 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 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2017年02月13日 09:27:22  來源:新華網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還有猜燈謎、賞花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想必你都知道,但是在寶島臺灣,還有一些奇特的習俗,「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這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節慶|佳節已至 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元宵佳節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還有猜燈謎、賞花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想必你都知道,但是在寶島臺灣,還有一些奇特的習俗,「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這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快跟隨我們的腳步走近臺灣那些有趣的元宵習俗吧。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你的正月十五是這樣過嗎?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不少的小夥伴會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但是你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
  • 「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臺灣元宵習俗知多少?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還有猜燈謎、賞花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想必你都知道,但是在寶島臺灣,還有一些奇特的習俗,「北天燈、南蜂炮、西炸龍、東寒單」,這些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快跟隨我們的腳步走近臺灣那些有趣的元宵習俗吧。
  • 元宵燈會源於祭祀,春節習俗由來知多少
    為此,紅網記者獨家採訪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孫文輝,為您解讀春節期間有哪些逐漸遠去的習俗,還保留的一些春節習俗的由來是什麼。    孫文輝認為,人類最早的節日,可能就是「年」;歡度這個節日就叫「過年」。《爾雅·釋天》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疏:「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為歲名。」這裡告訴我們,只有到了周代才稱一歲為「年」。
  • 吃元宵、觀花燈、猜謎語…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 【深度中國】春節習俗知多少?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民俗也把今天稱「小除夕」,①二十九,去祭祖,這是自漢代以來春節很重要的一個習俗②二十九,蒸饅頭,還有蒸花卷、豆包③二十九,去打酒,食物都已備好,過年自然少不了酒。你家準備了啥?周刊君家裡除了準備剛才說的那些吃的,下午還會貼春聯。  春節習俗還有哪些,周刊君一次性大放送,看完記得來和我們分享你們家鄉的習俗哦!春節習俗知多少?
  • 元宵節習俗知多少
    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湯圓?元宵?湯糰?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 春節習俗知多少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這一天(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傳統習俗為祭財神(北方)、回娘家。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豬日」,在這一天裡人們習慣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傳統習俗為燒門神紙。
  • 元宵節的習俗知多少?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麵、高梁米麵等。猜燈謎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擬定幼兒園開展「元宵習俗多」創意主題活動
    幼兒園擬定開展「元宵習俗多」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綜合評估制定將對幼兒園擬定開展「元宵習俗多」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的制度的要求,管理人員通過移動本質安全技術隨時隨地進行幼兒園擬定開展「元宵習俗多」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檢查,根據系統累計得分,幼兒園上級部門對確定各幼兒園達到的等級,進而進行獎懲。
  • 【網絡中國節·元宵】「今日元宵!上饒的元宵習俗你知多少?
    元宵節來三清山,景區為您準備了一大波優惠活動,讓您省錢哈UN度元宵佳節!
  • 元宵習俗與養生,這7類人不宜多吃元宵!
    ——宋·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元宵,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相傳,漢文帝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1、吃元宵元宵節當天吃「元宵」是我國一項傳統習俗。
  •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中國傳統習俗知多少?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按民間習俗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財神進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年年有餘。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馬日」,叫六六大順。正月初十正月初十,南方部分地區有開燈的習俗,設開燈酒宴。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正月十一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
  • 全員營銷季│春節習俗知多少?和湖山半島一起開啟新春尋味之旅
    春節習俗知多少? 圖源:攝圖網有些地區有吃豆腐渣的習俗傳說玉帝會下屆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圖源:攝圖網初七是人類誕辰日有戴人勝,吃七寶羹、麵條登高賦詩等習俗  圖源:攝圖網新年第一個月圓夜要吃湯圓、賞燈會、猜燈謎元宵節後,年才算過完
  • 吃螃蟹、登高賞秋色……寒露習俗知多少?
    寒露節氣的許多習俗與重陽節比較相似,如賞菊、登高等。比起夏天的生機勃勃,深秋多少顯得有些蕭瑟,但人們登高望遠,去觀賞秋色,也代表著一種熱愛大自然、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
  • 關於客家的元宵習俗你知道多少個?
    客家人非常重視這個節日,通過吃湯圓、上燈、打船燈、舞龍、舞獅等活動來慶賀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也是特有的傳統習俗。元宵也稱「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過元宵吃湯圓顯示中國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熱愛,也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熱愛。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 細數老北京元宵習俗 元宵曾叫「湯糰」
    在熱鬧的燈市中,也催生了猜燈謎、花會、「催燈梆」和「燈政司」等各種習俗,它們構成了老北京元宵節的獨特風俗畫卷。元宵燈節的習俗,在乾隆時期趨於鼎盛,乾隆皇帝每年正月十三起都陪皇太后到圓明園裡的「山高水長」樓看歌舞雜技、觀燈、放焰火, 然後傳諭放「花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