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源保護水平提高 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 三江源水源涵養...

2020-12-11 瀟湘晨報

「十三五」以來,我省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有序推進碧水「保衛戰」各項工作,在飲用水源保護、黑臭水體治理、三江源水源涵養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十三五」期間穩定向好的趨勢,列入國家考核的19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高於國家考核目標5.2個百分點,較「十三五」考核基準2014年狀況增長10.5個百分點,全省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保持優良穩定。湟水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出省境民和橋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Ⅳ類考核目標,Ⅲ類以上水質佔比超50%。

紮實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2018年,全面完成4個地級水源地15個環境問題整治,是全國率先完成的4個省份之一;2019年,全面完成40個縣級水源地61個環境問題整治,較國家要求提前一個月完成整治任務;2020年,全面開展重點鄉鎮「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目前已完成整治54個。

「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地級、縣級、重點鄉鎮「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114個,並實施西寧市等地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範化建設和環境問題整治項目7個,有力保障了飲用水水源地安全。

在此基礎上,我省在全國率先完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組織地級以上城市開展全面排查,採取控源截汙、清淤疏浚、垃圾清理、生態修復等綜合治理,並將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治理範圍擴大到設市城市和州府所在縣城,初步實現「長制久清」目標。

紮實推進三江源水生態保護修復,在三江源地區實施重點鄉鎮、遊牧民定居點等生活型汙染防治、水源涵養功能維護、面源汙染控制等48個水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工程,源區水源涵養功能得到提升、水生態系統功能退化趨勢得到控制,各流域水質持續穩定在優良水平。

(來源:青海日報)

【來源:青海政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南寧市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成效顯著
    中國水利網站8月3日訊(通訊員 盧明發 黃鴻輝)近年來,南寧市按照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部署,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取得了良好成效。  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加強邕江、大王灘水庫等市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對市區水源地實施一級保護區封閉管理;結合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和水庫綜合整治,加強大王灘水庫水源地保護。  狠抓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 各級人大監督下,安順市13個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
    截汙納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給……近年來,安順市多種措施開展13個黑臭水體治理,主要涉及安順貫城河幹流部分河段及其3條支流(西支流、南支流和挑水河支流)部分河段,河道長度約17.6公裡。截止目前,在安順各級人大機關、代表的監督下,安順已基本完成13個黑臭水體治理,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 南寧全面打造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截至今年 10 月底,全區黑臭水體治理累計完成投資約 249.7 億元,主要控源截汙措施已基本完工,黑臭消除或基本消除率達到 100%,長制久清的河段有 27 段;南寧市、桂林市、賀州市正在全面打造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 附清單 中山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發布
    4.群眾滿意,成效可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與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相吻合,贏得群眾滿意。(二)主要目標。到2019年底,中山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底達到90%以上,爭取建成區儘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 北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北海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
    (四)群眾滿意,成效可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黑臭水體治理效果與群眾的切身感受相吻合,贏得群眾滿意。對於水體黑臭現象反彈、群眾有意見的,經核實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治理。
  • 部分黑臭水體出現反彈 治理難在哪兒?
    城市黑臭水體如何成功脫黑?「摘帽」後的黑臭水體又當如何防止反彈?貴陽市針對每一處黑臭水體,建立管網維護機制、垃圾收運、水質監測機制和信息公開機制等,在細化工作的同時,方便群眾監督。廣西治理城市黑臭水體則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主要評判標準,從單一的政府治水轉變為「政府+民眾」共同締造。截至今年6月底,廣西70段城市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67段,消除率達90%以上。
  • 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成效顯著
    12月23日,記者從白洋澱上遊水汙染防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城鎮汙水治理和農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全部符合國家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達到了省考核目標。 按照省白洋澱治理統一安排部署,2019年我市完成了汙水處理廠新建擴容、汙水處理廠提標、城鎮雨汙分流及管網建設、企業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納汙坑塘及黑臭水體整治、河道綜合整治、農業面源及畜禽汙染防治等方面的64個白洋澱上遊重點治理項目,總投資52億元。
  • 廣東梅州: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廣東梅州: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廣東省梅州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據介紹,2018年10月,昭通市被列為全國首批20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之一。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申報成功後,按照市級主體、區級主責的原則,全區高位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含第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第一汙水處理廠雨水處理項目、新建第二汙水處理廠項目、汙泥處置項目、排水管網延伸工程項目、利濟河示範段、利濟河非示範段、垃圾中轉設施工程、小區排水系統改造及海綿改造、城市內澇點治理、排水管網混接改造及提升修復、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禿尾河示範段、禿尾河非示範段、
  • 中山打響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第一戰」!
    他指出,全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黑臭水體整治提升工程動工為標誌,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  「全市25個鎮區水網密布、水資源豐沛,我們必須採取系統的、整體的、全流域的思路進行綜合整治,把中山1783平方公裡範圍內的河湧都整治好。」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
    江南區:深入治理黑臭水體 持續鞏固水環境質量南寧18條內河之一的鳳凰江,水清岸綠,附近居民到此散步,享受著一汪江水的靜謐。「老南寧人」王阿姨見證了鳳凰江由濁變清的治理過程,也見證了江南區近年來加大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所取得的成效。
  • 大連: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推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精神,大連市進一步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全力積極推進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2015年底前已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工作,並編制黑臭水體整治計劃,通過《大連日報》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名稱、整治的責任人和達標期限以及進展等相關情況。
  • 黑臭水體變形記│下橋河:從黑臭粘稠到清澈如初
    編者按:河是城市靈氣,水是生命之源。東莞市建成區新發現的12條黑臭水體,已納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整治工作由東莞市水務局統籌,屬地鎮街實施。目前,12條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初見成效」階段整治工程措施,連續多月的水質檢測結果均顯示為「消除黑臭」,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檢測結果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實現長治久清。南方+水務頻道推出「黑臭水體變形記」系列報導,聚焦東莞市水務局治水護水的故事。東城街道下橋河的河頭,一樹粉紅色的紫荊花開得正豔。
  • 守護「生命之源」 寧波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通過14道淨化程序,脫氮除磷處理效果大大提高,最大日處理原水量可達6萬噸,對庫區的水質穩定發揮了關鍵作用。」寧波原水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  水是生命之源,水源地保護刻不容緩早已成為共識。近年來,我市全力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治理,保障城鄉飲水安全,重點實施水庫庫區生態溼地、清潔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等項目建設。2009年以來,全市已實施30餘項,共投入水資源保護資金8000餘萬元。
  • 滁州繪就市區飲用水源保護「路線圖」
    中安在線訊 據滁州網報導,水是「生命之源」,飲用水源保護任重而道遠。  2017:排查取締保護區汙染源  《方案》提出,市區飲用水水源保護首先要全面排查三大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的汙染源,包括生活面源、農業面源、畜禽養殖、工業企業等汙染,以及一級保護區存在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
  • 沅江市下瓊湖黑臭水體整治項目經驗分享!
    黑臭水體治理總投資約5476.4萬元,包括下瓊湖沿岸排汙口整治工程及排水口周邊岸線景觀修復工程。(2)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黑臭水體治理與原下瓊湖公園提質有機結合。既做好了下瓊湖及周邊的生態修復,又把治水與提升公園景觀結合,提升了沅江市的城市品位。利用汙水處理站的管理用房部分房間建了一座公共廁所,再結合調蓄池新建一座垃圾站解決了周邊公廁和垃圾站不足的問題。
  • 淮安大力推動水體治理 51條黑臭水體如今水清岸綠
    2017年對建成區水體進行排查識別,確定黑臭水體51條,並於當年啟動整治。2018年,以優異成績入圍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淮安把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事來辦。經過兩年的生態修復和環境汙染治理,如今的淮安大地上,一批又一批垃圾河變成景觀河,越來越多的黑臭河變成風景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成為贏得百姓點讚的惠民工程。
  •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解讀
    百姓全程參與監督黑臭水體治理  解讀人: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章林偉  城市黑臭水體是百姓反映強烈的水環境問題,不僅損害了城市人居環境,也嚴重影響城市形象。近幾年「讓市長下河遊泳」的呼聲反映了百姓對解決和治理城市黑臭水體的強烈願望。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系統性強,工作涉及面廣。
  • 臨沂南涑河向「黑臭水體」說再見
    兩年前,這裡水體黑臭,環境較差;現如今,黑臭水體整治初見成效,嶄新的沿河道路、綠化讓人眼前一亮,蘆葦蕩漾,美人蕉競相開放,不時有野鴨遊過。10月16日,記者親眼見證了我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項目為南涑河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