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女性形象的發展困境
當你步及電影院的時候,偌大的宣傳海報上不斷重複著電影明星們的一張張俏臉。但你是否會發現一個現象:對於女星而言,無論是周迅、楊冪、範冰冰、楊穎等等,好看確實是好看,可是她們的長相卻頗有相似性: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
而對於中國電影中的男演員們而言,除了帥氣的小鮮肉們,還有黃渤、王寶強、徐崢、沈騰、嶽雲鵬、吳京等等很多風格迥異的存在。甚至,後者比起小鮮肉,往往還能夠獲得更好的票房成績。近來以流量明星鹿晗為男主演的《上海堡壘》口碑崩塌,便是一例。
我們似乎由此窺見了中國電影中女性形象發展的一大困境:大眾對女性的審美寬容度遠遠低於男性,男演員可以不帥,但女演員好像必須好看才行。
誠然,在2010年之後的中國電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已經開始發生了很多變化,也豐富了很多。我們可以看見《親愛的》(2014年)中為了有著坎坷身世的、不惜農村扮相的趙薇,我們也可以看見像《我不是潘金蓮》(2016年)中範冰冰所飾演的李雪蓮形象。《驢得水》(2016年)、《找到你》(2018年),甚至是電視劇《都挺好》的火爆,讓任素汐、姚晨等「非典型」的女演員受到大眾的喜愛,大眾越來越能夠接受女性形象的多樣性。但相較於男性演員而言,觀眾對於女性演員的外在形象要求依然比較苛刻,評判標準比較單一。可以說,現代女性形象集體無意識地籠罩在了男性的權威之下,她們始終、至少常常都被迫處於「被看」的處境,是男性視角為主之下的「他者」。這便造成了中國電影中的現代女性形象的發展的一大困境。
困境原因淺析
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何在?
首先,市場是不可迴避的問題。電影資本市場的需求牢牢控制著女性演員形象的嬗變。南京大學文學院楊柳教授曾在《<後來的我們> 前任的流行病,情懷的分裂症》(刊登於《當代電影》 2018第六期)中這樣寫到:
從淘票票等一些電影大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二三四線城市的90後和00後,是這部電影票房締造者的絕對主體。
是的,電影的主要消費對象是年輕人,而年輕人更多都處在社會人生剛起步,面對很多生活新的困難的時期。在這個「全民屌絲」的時代裡,看電影對於這些城鎮裡的年輕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娛樂方式罷了,如同KTV唱K一樣。他們更多希望的是從這些電影中獲得快感。那麼,如果當一個在外貌上讓他們不那麼愉悅的女性形象產生的時候,或多或少就會影響到他們的觀影心情。另一方面,隨著電影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電影的電影製作周期被要求不斷縮短從而獲得更多更快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之下,創作者往往會為了迎合消費者而進行快速地、模式化的創作。由此,那些雷同的、好看的女演員和女性形象層出不窮。
那麼,風格男迥異、或者說在外貌上不那麼出眾的男演員卻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呢?因為他們有人物情節的支撐。這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原因,也是在我看來主要的原因——電影導演及編劇對女性理解的局限性。
縱觀中國的大導演幾乎都為男性,這些男性導演更多還是站在男性視角去敘述女性角色,比如陳凱歌《搜索》(2012年)中的莫小渝,張一白《匆匆那年》(2014年)中的方茴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存在往往是被「標籤化」的,對於電影的創作者,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此類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可能不外乎:1、滿足電影觀看者對於電影視覺上的審美;2、輔助完成男性角色的成長,給情節發展添一點料(愛情元素等)。女性形象在這類電影中幾乎不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她們的存在似乎就是在為男性角色服務。
即使在為數不多的女性導演中,我們似乎也並沒有看到太多能完整地詮釋複雜豐富的現代女性形象,無論是徐靜蕾《杜拉拉升職記》(2010年)中的杜拉拉,還是金依萌電影《非常完美》(2009年)中的幾位女性角色,她們最終無不都被刻畫成了純真、善良的人物形象,在其中所體現出的、對於女性評判的最高標準似乎就是「純真」,而失去了豐富的性格和人物成長的歷程,這樣的「純真」難免顯得假大空。如果只是將女性的最高標準定位為「純真」從而豐富其存在性,顯然是有一定十分狹隘性的,現代女性形象是何其複雜的。
如此一來,大量作品缺乏對於女性角色的深入刻畫和情節支撐的時候,女性角色是不是就只剩下視覺的審美?女性角色是不是就只能靠外貌的「一致好看」而成為要素?這樣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男性角色的形象特徵可以更大程度地被包容了,因為他們有情節的支撐、人物的豐富刻畫做看點。
當然,最後也不排除一種原因的可能,便是女性演員自身對於自身形象的過度重視。偶像包袱、淑女形象的人設,使得她們不願意更多地在電影作品中展示一些比較原始、真實的狀態,傻白甜、高富美成了她們的拿手好戲,卻殊不知失了電影中「源於生活」的那部分。
綜上所述,近十年來中國電影中對於現代女性形象的刻畫是遇到一些困境的,似乎除了「好看」的外表和勉強的「善良純真」之外,並沒有太多豐富性。「空殼化」和「標籤化」的女性形象和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的偏差較大。原因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觀眾審美的需求、導演對女性形象理解的局限性、或者是女性演員自身的形象包袱等等。然而,現實中的女性不是都如此千篇一律的,中國電影中的現代女性形象在未來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