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國電影女性形象的發展困境及原因淺析

2020-12-18 素衣卿

中國電影女性形象的發展困境

當你步及電影院的時候,偌大的宣傳海報上不斷重複著電影明星們的一張張俏臉。但你是否會發現一個現象:對於女星而言,無論是周迅、楊冪、範冰冰、楊穎等等,好看確實是好看,可是她們的長相卻頗有相似性: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

楊冪和範冰冰

對於中國電影中的男演員們而言,除了帥氣的小鮮肉們,還有黃渤、王寶強、徐崢、沈騰、嶽雲鵬、吳京等等很多風格迥異的存在。甚至,後者比起小鮮肉,往往還能夠獲得更好的票房成績。近來以流量明星鹿晗為男主演的《上海堡壘》口碑崩塌,便是一例。

黃渤

我們似乎由此窺見了中國電影中女性形象發展的一大困境:大眾對女性的審美寬容度遠遠低於男性,男演員可以不帥,但女演員好像必須好看才行。

誠然,在2010年之後的中國電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已經開始發生了很多變化,也豐富了很多。我們可以看見《親愛的》(2014年)中為了有著坎坷身世的、不惜農村扮相的趙薇,我們也可以看見像《我不是潘金蓮》(2016年)中範冰冰所飾演的李雪蓮形象。《驢得水》(2016年)、《找到你》(2018年),甚至是電視劇《都挺好》的火爆,讓任素汐、姚晨等「非典型」的女演員受到大眾的喜愛,大眾越來越能夠接受女性形象的多樣性。但相較於男性演員而言,觀眾對於女性演員的外在形象要求依然比較苛刻,評判標準比較單一。可以說,現代女性形象集體無意識地籠罩在了男性的權威之下,她們始終、至少常常都被迫處於「被看」的處境,是男性視角為主之下的「他者」。這便造成了中國電影中的現代女性形象的發展的一大困境。

《驢得水》任素汐

困境原因淺析

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何在?

首先,市場是不可迴避的問題。電影資本市場的需求牢牢控制著女性演員形象的嬗變。南京大學文學院楊柳教授曾在《<後來的我們> 前任的流行病,情懷的分裂症》(刊登於《當代電影》 2018第六期)中這樣寫到:

從淘票票等一些電影大數據的統計結果來看,二三四線城市的90後和00後,是這部電影票房締造者的絕對主體。

是的,電影的主要消費對象是年輕人,而年輕人更多都處在社會人生剛起步,面對很多生活新的困難的時期。在這個「全民屌絲」的時代裡,看電影對於這些城鎮裡的年輕人來說不過是一種娛樂方式罷了,如同KTV唱K一樣。他們更多希望的是從這些電影中獲得快感。那麼,如果當一個在外貌上讓他們不那麼愉悅的女性形象產生的時候,或多或少就會影響到他們的觀影心情。另一方面,隨著電影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電影的電影製作周期被要求不斷縮短從而獲得更多更快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之下,創作者往往會為了迎合消費者而進行快速地、模式化的創作。由此,那些雷同的、好看的女演員和女性形象層出不窮。

那麼,風格男迥異、或者說在外貌上不那麼出眾的男演員卻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呢?因為他們有人物情節的支撐。這也就是我想說的第二個原因,也是在我看來主要的原因——電影導演及編劇對女性理解的局限性。

縱觀中國的大導演幾乎都為男性,這些男性導演更多還是站在男性視角去敘述女性角色,比如陳凱歌《搜索》(2012年)中的莫小渝,張一白《匆匆那年》(2014年)中的方茴等等。在這些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存在往往是被「標籤化」的,對於電影的創作者,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此類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可能不外乎:1、滿足電影觀看者對於電影視覺上的審美;2、輔助完成男性角色的成長,給情節發展添一點料(愛情元素等)。女性形象在這類電影中幾乎不擁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她們的存在似乎就是在為男性角色服務。

即使在為數不多的女性導演中,我們似乎也並沒有看到太多能完整地詮釋複雜豐富的現代女性形象,無論是徐靜蕾《杜拉拉升職記》(2010年)中的杜拉拉,還是金依萌電影《非常完美》(2009年)中的幾位女性角色,她們最終無不都被刻畫成了純真、善良的人物形象,在其中所體現出的、對於女性評判的最高標準似乎就是「純真」,而失去了豐富的性格和人物成長的歷程,這樣的「純真」難免顯得假大空。如果只是將女性的最高標準定位為「純真」從而豐富其存在性,顯然是有一定十分狹隘性的,現代女性形象是何其複雜的。

如此一來,大量作品缺乏對於女性角色的深入刻畫和情節支撐的時候,女性角色是不是就只剩下視覺的審美?女性角色是不是就只能靠外貌的「一致好看」而成為要素?這樣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男性角色的形象特徵可以更大程度地被包容了,因為他們有情節的支撐、人物的豐富刻畫做看點。

《非常完美》劇照

當然,最後也不排除一種原因的可能,便是女性演員自身對於自身形象的過度重視。偶像包袱、淑女形象的人設,使得她們不願意更多地在電影作品中展示一些比較原始、真實的狀態,傻白甜、高富美成了她們的拿手好戲,卻殊不知失了電影中「源於生活」的那部分。

綜上所述,近十年來中國電影中對於現代女性形象的刻畫是遇到一些困境的,似乎除了「好看」的外表和勉強的「善良純真」之外,並沒有太多豐富性。「空殼化」和「標籤化」的女性形象和現實生活中的女性的偏差較大。原因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觀眾審美的需求、導演對女性形象理解的局限性、或者是女性演員自身的形象包袱等等。然而,現實中的女性不是都如此千篇一律的,中國電影中的現代女性形象在未來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相關焦點

  • 女性電影人齊聚三亞 探討女性電影困境與未來
    12月8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國際電影節「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助力女性電影蓬勃發展」論壇在三亞舉行。孫蘇為論壇致辭,她表示,女性電影論壇是對女性電影的認知,對女性話題的梳理,對女性自我表達的關注,在女性不斷崛起的當下,不僅具有關注女性生存困境的現實意義,更是女性自我價值實現的有力探索。
  • 淺析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淺析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門姊陽[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 西安 710128] 摘 要:俄羅斯電影中的女性形象是研究俄羅斯文化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近年來,俄羅斯經典影視作品層出不窮,這些作品相繼刻畫了一系列俄羅斯典型的女性形象。
  • 高群書、梁靜、薛曉路等齊聚海南,探討女性電影困境與未來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2月8日,由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辦,東郎文創(北京)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溪庭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女性電影論壇在三亞舉行,本屆女性論壇以「她·臺前·幕後」為主題,圍繞女性電影未來發展方向進行話題探討及分享,從電影的臺前、幕後等多個視角共同為女性電影的創作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丨「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女性電影人與...
    12月8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舉行「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導演高群書,出品人、製片人、演員梁靜,導演薛曉璐等正活躍在臺前幕後的電影人,圍繞國內女性電影遇到的困境與機遇各抒己見,並探討了海南可以進行影視開發的女性電影題材。其中瓊中女足的故事已經進入影視開發製作階段。
  • 電影《黃金時代》中女性形象分析
    摘要:電影《黃金時代》很顯然是一部優秀的女性主義電影,它以女性的故事為主線,試圖通過多方面、多視角還原作家蕭紅的生平事跡。主要講述了蕭紅為了追求文學上的精神獨立和自我價值,在一個並不平和的「黃金時代」裡發生的故事。本文將通過女性的「他者」身份和被「建構」的女性兩方面來分析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淺析國漫發展滯後的原因,這七個因素你知道嗎?
    歡迎來到老家的倭瓜,我們今天講述的是淺析國漫發展滯後的原因。說到國漫,很多人都是恨鐵不成鋼,今天筆者我就來淺析一下國漫之所以拍不好的7大因素。一:幼稚的主人公。所以我一直都喜愛原聲版的,不管是動漫還是電影,原聲版的都是最好的。說到國漫的配音,那就是單調加磣人。女性的配音永遠是那種很噁心,嬌嫩嫩的童聲(連動漫中的成年女性也是這種聲音),男性的配音也永遠和那種7、8歲男孩的聲音差不多(機器人也是這種聲音),根本沒有特色,還讓人起雞皮疙瘩。假如去掉畫面,只聽聲音,根本不可能聽出是誰在講話。
  • 日薄西山,中國近十年來好看的傳統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曾經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塊肥肉,令多少導演、投資商趨之若鶩,《新龍門客棧》、《臥虎藏龍》、《英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太多,太多了,俠骨柔腸的劇情、行雲流水的動作、動聽的音樂再配上美人和英雄,口碑在線,場場叫座,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經典的回憶,也是中國電影的一塊名牌。但是,不知從何時起,武俠電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沒落了,近年來的佳作更是寥寥無幾。劇情老套?觀眾品味發生變化?老一輩武俠電影工作者老去?也許這些原因都有吧。對於一些愛好武俠的人來說,就比如說小編,也只能哀嘆一番。
  • 從精神分析女性主義角度淺析《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女性形象
    但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李國華的這一形象是醜陋的,令人噁心的,其他幾位「老師」也同是一丘之貉。此書不被我接受的原因是從一開始就將情緒壓抑到最後,這是一本想推薦又不想推薦的書。在思琪的主線中看不到傳統式的大團圓結局。伊紋被毛毛先生寵成了「廢人」是我在書中唯一挖掘到的異性戀的美。這裡的美是無關五官感覺的,更是一種直覺上的美。
  • 以《諾丁山》為例,淺析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刻畫
    電影開篇的鏡頭中,頂級巨星安娜巧笑倩兮,錦衣華服出現在電影節,雜誌封面,電影片場,享受著鏡頭的追逐,影迷的簇擁,有幾個大特寫,近鏡頭都能看到安娜迷人眼睛下的淚痣,為這張精緻無匹的面容平添了一絲惹人憐惜的嬌弱。
  •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
    從禁戴眼鏡看日本女性的職場困境 2019-11-18 06:45:0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銳評| 周潔:《相愛相親》:身份困境與女性成長
    她與新電影運動的代表性導演楊德昌有多次合作,與楊德昌相似的是她也關注都市中人的處境,但把視角更加聚焦在都市女性身上。(電影《相愛相親》截圖))張艾嘉的電影以細膩的視角呈現了不同時代背景下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女性的內心體驗以及女性在不同生命階段的特徵和成長路徑,在情感上也逐漸從愛情擴展到友情、親情等不同方面。
  • 李玉電影賞析:女性主體的建構及欲望表達,你看懂了嗎
    多恩(MaryAnnDoane)曾探討可否通過讓女性發出自己的聲音來顛覆影像上父權文化的主導地位。[4]168中國女性電影學者崔淑琴認為廣泛使用倒敘中的旁白已成為中國女性電影的典型特徵。而李玉對女性主體的建構則主要是通過主人公的行動抉擇,而非語言表達。她幾乎從不使用旁白、獨白;連對白也都以簡潔為主。
  • 高群書、梁靜、薛曉路等電影人探討女性電影創作與發展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三亞12月9日電 (凌楠)關注女性電影創作者臺前幕後的生存境遇,探索女性電影故事的全新書寫方式。12月8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助力女性電影蓬勃發展」論壇在三亞舉行。
  • 中國農村題材電影面臨市場困境
    和故事情節收穫的讚譽不同,這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在市場上的收穫卻很慘澹。《臘月的春》在上映後的半年時間,觀影人數僅6萬人,且大部分為城鄉組織觀看。這不是孤例,許多中國農村題材電影普遍面臨「較高藝術評價,不佳市場反響」的困境。
  • 完整解析007電影中的邦女郎形象,羅傑·摩爾篇
    在007系列電影近六十年的歷史中,一共有6位演員扮演過詹姆斯·邦德這個角色,其中羅傑摩爾版本的007始終是最受歡迎的。在經過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的成功之後,這個創下輝煌的系列電影曾經有過一個失敗的繼任者。
  • 昆汀·塔倫蒂諾:《社交網絡》是近十年最佳電影 碾壓所有對手
    著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近日在接受法國《Premiere》雜誌專訪時表示,他心目中近十年的最佳電影是《社交網絡》。
  • 《武則天》要被拍成英語電影,有現代精神的女性形象是個什麼鬼?
    有外媒報導中國武則天的故事將被拍成英語電影《武則天》,由「雨人」編劇執筆,將從西方視角解讀武則天。而且這個武則天是說英語的哦。外國改編中國題材的電視劇常常是網友們的一部分茶餘飯後的談資,例如越南版的《還珠格格》,似乎從這裡面能夠感受到來自傳統文化中的獨一無二。
  •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舉行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
    關注女性電影創作者臺前幕後的生存境遇,探索女性電影故事的全新書寫方式。2020年12月8日下午,第三屆海南國際電影節"她·臺前·幕後女性電影論壇——助力女性電影蓬勃發展"論壇在三亞順利舉行。孫蘇為論壇致辭,她表示女性電影論壇是對女性電影的認知,對女性話題的梳理,對女性自我表達的關注,在女性不斷崛起的當下,不僅具有關注女性生存困境的現實意義,更是女性自我價值實現的有力探索。
  • 第二屆中國網絡電影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金融與網絡電影的融合發展何以實現?網絡電影的創作趨勢又將走向哪裡?圍繞上述問題,中國網絡電影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11月12日下午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隆重召開。作為第二屆中國網絡電影周的重要環節,論壇以「新模式·新融合·新勢力」為主題,從商業模式創新、金融助力行業發展、青年創作三個方面探討了中國網絡電影創新發展的現實路徑。
  • 非洲電影代名詞「尼萊塢」:快速成長卻面臨變革困境
    近期,美國電影《好萊塢往事》因對李小龍形象的刻畫問題引發了巨大爭議。撇開這點不談,這部電影本身表現的是在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末期,美國電影業在新舊文化浪潮的衝擊下所經歷的變革。儘管已經成為往事,但這樣的「好萊塢往事」,卻正是非洲「瑙萊塢」當下面對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