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考研越近,選擇棄考的人就越來越多,這樣真的不正確嗎?

2020-12-20 教育新視線

距離考研越近,選擇棄考的人就越來越多,這樣真的不正確嗎?

目前,距離2021年的研究生考試,只剩下幾天的時間,本應該是緊張備考的階段,但發生了很奇怪的現象:就是距離考研越近,放棄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就以我們大學宿舍為例,本來4個人都決定考研,最後卻只有一個人走到了終點。

這樣的情況在每年的考研前,都會大規模的發生,而且不受地域和學校的限制,很多一開始準備考研的學生,紛紛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學生們一開始考研的初衷,大多就是現在的本科生不好就業,所以想考研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於是開始了緊張的研究生備考,可備考了大半年甚至長達一年以後,卻連正式的考試都不願意參加了。

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行為不正確,好歹準備了那麼長時間,還是應該去考場上嘗試的,萬一考上了呢?而且都堅持這麼久了,在最後關頭放棄,不會覺得太可惜嗎?要知道這個問題是否正確,首先就要知道這些學生為什麼放棄考研,大概是這3方面原因決定的。

1.考研目標不明確

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是奔著提高競爭力去的,但不能否認,還有一部分決定考研的學生,並不是對學術或者學歷有更高的要求,只是暫時對自己以後的規劃不明確,所以才選擇考研,這類學生的目標本來就不堅定,因此很容易在考研的過程中被勸退。

決定考研只需要一瞬間,但去實踐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只要觀察那些考研成功的學生,就會發現這些研究生考試中的成功者,都是為了考研付出過很多努力的,並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考上自己心儀大學到研究,目標不堅定的學生,很容易被備考中高強度的複習,以及考試激烈的競爭而全退,越是到了關鍵時候,就越容易放棄。

2.受到身邊人的影響

假設所有決定考研的學生,都沒有在備考過程中放棄的,那麼一個宿舍,甚至一個班級選擇放棄的人都會寥寥無幾,而如果身邊有舍友或者同學,在備考的過程中放棄,其餘的學生就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了,有時候可怕的不是外部的壓力,而是集體內部的瓦解,雖然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都是考研中的個體,但同處在一個空間和集體中,都能帶給對方很大的安慰和鼓勵,如果有一天這種鼓勵變成了「潑冷水」,那殺傷力就會特別大了。

考研這件事情在做決定的時候,一定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不是盲目跟風,即使對將來再迷茫,也不能因為隨潮流而考研,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即使僥倖考上了,畢業也是大問題。

3.考試臨近,備考壓力越大

現如今考研的學生已經越來越多,根據相關統計,2021年報名考研的人數達到422萬,比2020年整整多了80萬有餘,這個增長幅度可以說相當明顯了,高考的增長幅度也不過如此,考研的難度雖然低於高考,但報名考研的人越來越多,錄取的學生人數卻非常有限,這就是研究生考試競爭變得十分激烈。

越是到了臨近考試時候,考生們的壓力就會變得越大,很多考生因為承受不了,所以才在最後關頭,選擇了放棄考研。

這種行為並不能評價正確與否,只是因為學生們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對考研和讀研都沒有清醒的認識,等到開始備戰複習以後,隨著對考研理解的加深,就會做出與之前相反的決定。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情況呢?

相關焦點

  • 考研擴招不代表容易考了,如果你是這四種考生,是真的不適合考研
    文|我們留學吧上個月考研擴招,這個月考研也公布了分數線,現在考研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考研也成為了更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選擇,但是考研真的慢慢變成了剛需嗎?當然不是,既然這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選擇考研?其實很多人考研都是跟風試一下或者是不想這麼早就出去工作,而且考研也並沒有那麼容易,不是所有參加考研的人都能成功地考上,只要有一個人考上,也就註定很多人被淘汰了。
  • 不懶、有計劃、備考時間長的21考研人為什麼棄考了?
    考研人為什麼棄考了?1.懶?不懶!考研人懶?不可能!考研人堪稱整個學校裡面最勤奮的人!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被鬧鐘叫醒。
  • 2021年考研黨們:最後10天堅持住了,不要棄考當「逃兵」!
    距離2021年考研只剩下13天的時間,很多同學開始了最後百米衝刺的階段,當然還有一部分同學卻在臨門一腳的時候想到退卻了,選擇棄考,不得不說讓人只嘆可惜。其實,每年棄考的同學都不在少數,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數據,2019年有接近30萬考上棄考,佔到報名人數的10.3%,2020年棄考人數為35萬,佔到報名人數10.1%。2021年因為疫情原因今年考研人數激增,原本準備工作的應屆生和被迫失業的白領也紛紛加入考研大軍,使原本就已瑟瑟發抖的考研黨更加絕望,報名人數為422萬,初步預估棄考人數為42萬左右!
  • 2021年考研臨近,自習室的學生卻越來越少,這又是啥原因?
    文/小佳兒說 距離2021年研究生考試初試的時間是越來越近,考生們也都在緊張的複習中,每位考生也都在最後的衝刺爭取自己能夠在最後幾天學到更多的知識。
  • 蘇州考研人數五年翻了一番多!一場考研,多少考驗?
    劉同學也告訴記者,她們宿舍幾乎每個人都立志考研,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後洗漱吃飯,就開始去圖書館佔座複習,午飯後走一圈,繼續回圖書館複習,晚飯後再走一圈,還是回圖書館看書,每天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宿舍,第二天同樣的事情再來一遍。「這樣的生活對我們來說,要持久好幾個月,才可能在考研大軍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
  • 考研人即將開考,為何部分考生「臨陣退縮」放棄考研,真相太扎心
    今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數相比往年多了不少,因此競爭也會更為激烈,很多高校也採取了相對應的擴招措施,為不少考研人帶來福利!臨近今年研究生考試已經沒有多長時間了,考生們也都進入最後的考前準備了。不過在這最後階段卻發生了這樣的現象,部分考研人「臨陣退縮」放棄考研,之前為這次考研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在這最後幾天說放棄就放棄,讓不少人感到很奇怪!小編就來告訴大家,考研人即將開考,為何部分考生「臨陣退縮」放棄考研,真相太扎心。
  • 考研、就業、出國、考公務員?大學生如何選擇與準備!
    大二了,但是對於大學未來的選擇仍然很迷茫。因為迷茫,所以也不知道自己具體應該做什麼。 而前兩天,遇到的另外一個大三的同學,她對於未來倒是不迷茫,不過……你看,她考研的決心很堅定,但卻不是因為自己主動選擇的考研,而是因為自己大學前幾年的不作為,然後被「被動考研」。
  • 考研英語成績重要嗎?越優秀的導師越看重英語!
    19考研即將接近尾聲,各位20考研的小勤快們有沒有趁機向師哥師姐詢問經驗。大家對英語的重要性了解嗎?英語在考研中真的佔很重要的比例嗎?下面給大家講兩個真實例子:例1:有2個同學去找同一位老師。第一位同學最後的考研分數中等,英語分數55,但在科室跟診過一段時間,表現很勤快,也獲得了科室老師、師哥師姐的認同。第二位同學最後的考研分數屬於中上等,英語分數72,雖然跟診的時間沒有第一位同學時間長,科室表現沒有第一位同學勤快。最終導師選擇了第二位同學,導師給出的理由就是他的英語分數高!
  • 為什麼越來越多同學考研用日語代替英語?
    今年又是被稱為「史上最難考研」的一年。「考研熱」居高不下,考研變得越來越難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革命戰友千千萬,又有多少人可以迎來最後的勝利,考研的同學們又該如何殺出千軍萬馬順利上岸呢?在很多考生的印象中,考研英語從來都是一個難以攻克的難關,不少人專業課的分數很高,唯獨英語拉了後腿。但其實很多時候,選擇是大於努力的。
  • 新祥旭一對一:考研為什麼難?
    考研現在已經成了大熱門,無論是想要通過讀研來提高自己,還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亦或是隨大流考研,考研的人數是年年增多的,難度也是越來越大,影響考研難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報考人數增多,錄取率保持穩定。目標選擇過高。很多同學在擇校的時候盲目選擇名校或與自身實力不符的目標,雖然大家都想進入名校學習,但是要考慮自己的實力,盲目選擇必然導致失敗。有時候選擇大於努力,根據自己的基礎情況合理制定目標,成功的機率才會更大一點。學習方法錯誤。
  • 聽說雙非逆襲985的人比比皆是?讓學長跟你講講真實的考研……
    「我來自普通二本,想考一流名校,現實嗎?」 留給普通本科生的機會不多了 普通本科學生考研考上985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名校的研究生名額,基本上已經成了「自己人」的專屬。
  • 為什麼越來越多考研選擇二外日語?
    最近我們好多其他小夥伴過來問小編,關於學生考研用二外日語的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分析了為什麼日語比英語或法語更適合研究生學習。問題: 日語作為第二語言簡單嗎?問:什麼怎麼樣是日本的?要知道二外其實有很多企業選擇,例如日語、法語、德語等等,但大部分人都會進行推薦學生選擇日語或法語,那麼我們日語又存在一些什麼技術優勢呢?學習難度差異 法國進入非常困難的,我不會講學習思維方式的難度,是入門明顯的夠嗆,和使用的原因是低的。
  • 國內考研難度最高的100所院校及其排名:實力越強越難考!
    隨著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越高,本科畢業生開始在社會上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這就促使大量的大學本科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歷,以適應這個社會的要求。就每年的考研人數而言,似乎也正印證了這一事實,去年考研的報考人數為290萬人,而到了今年,研究生報考總人數達到了341萬,又一次創下歷史新高。
  • 某些「佔著茅坑不拉屎」的考研群體,是落榜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
    那個畫面很像早起去超市門口排隊買特價雞蛋的大爺大媽們,請原諒我這個不恰當的比喻,但真的很像,大家都是來圖書館佔座複習考研的。進入圖書館後你會發現每一張桌子都堆滿了複習考研的各種資料,給人感覺每一個同學都很用功。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我身邊很多考研的同學也有這個問題。本科 985 / 211 的同學,考研真的考不過雙非本科的同學嗎?上述情況到底只是個例,還是絕大多數情況?雙非院校考研人數多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事實:985 / 211 院校的學生除了考研還有保研、留學、拿高薪工作 Offer 等多種選擇。而比起雙一流院校,雙非學生在升學及求職等個人發展道路上選擇受限,只能在考研的道路上孤注一擲。
  • 考研英語上熱搜,考生:上午行雲流水,下午「雲裡霧裡」
    我是上了假學嗎?感覺之前那些英語都白學了,到了戰場猶如「小白」。考研政治「行雲流水」整體來看,政治所有的時間對考生來說是最少的。很多考生距離研究生考試還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開始進行政治複習,甚至直接依託「四套卷」。總之最終政治考試結果如何,都難以將考試成績拉開很大距離。
  • 2021年考研人數高達422萬?考研如此火爆,導師:多數是這4個原因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企業發展也越來越快,對公司員工要求也相對比較高,導致現在就業趨勢越來越嚴峻,很多大學生在要畢業時,幾乎超過一半的學生,不是選擇考研,就是考公。原因二:報名的時候很積極,最終考研人數不會那麼多這邊預測的考研人數422萬可能跟實際人數很接近,考生也不用太緊張,到時候參加考試的人數沒有那麼多,根據往年數據分析,每年的棄考率接近11%。
  • 二戰三戰、裸辭考研,值得嗎?
    時間越往後,身邊空出來的位置越多。「累嗎?」「累」「還考嗎?」「考」這麼辛苦考研,值得嗎?不考研,拿什麼跟別人比對不少考生來說,考研是他們繼高考之後的「第二次命運抉擇的機會」。在考研動機上,「就業」二字是永遠的主題。
  • 同是考研,為何有人300分能進名校,有人400分也進不去複試呢?
    距離2021年的考研已經越來越近了,今年的報名考生達到400多萬,可見又是一場激烈的競爭,在考研的過程中,人們常見到奇怪的現象,比如有的學生只考了200多分,最後卻被名校錄取了,而有的學生明明考了400多分,最後卻連複試都進不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國考」安徽考區五千多人棄考 申論考題涉及門羅
    【考試】行測題量大時間緊 多數考生感覺不太難早上8點,記者在安徽新聞出版職業學院門口看到,雖然距離開考還有一個小時,但很多考生已經在寒風冷雨中等候,不少考生還在臨陣磨槍。候考區也是省城多家公務員考試培訓機構爭搶生源的戰場,他們在門口拉著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很多考生都主動索取這些資料,認真地翻看著裡面的考試要點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