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幕已經落下,但社會各界對考研大軍的關注卻仍在持續。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雖然每年研究生招生計劃數量逐年增加,但報名人數的增幅要遠遠大於招生計劃的增長速度。
來自蘇州教育考試院的統計數字顯示,2019年蘇州考研報名人數為25375人,比2018年增加了3699人,增幅約17%。而在2015年,蘇州的考研人數為10234人,五年間考研人數翻了一番還多。
誰在考研?為啥考研?在考研的漫漫長路上,他們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提升就業競爭力
叩響夢想大門的敲門磚
《報告》顯示,超過60%的調查對象均選擇「提升就業和從業核心競爭力」為考研的動機之一,其次是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文化層次的需要。
「如今,學歷在普遍提高,感覺身邊本科畢業生找到的工作不盡如人意,而且我夢想中的單位前兩年的崗位招碩士生居多,我需要碩士生這塊『敲門磚』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剛剛經歷了2019年12月份考研的蘇州科技大學的顧同學告訴記者。
而來自蘇科大的另一名同學則告訴記者,他對自己的專業很感興趣,希望能在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研究方面有更深的造詣。據了解,他從大三下學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備考中,雖然要邊學專業知識邊考研,但為了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他一點兒也不會覺得累。因為熱愛,所以不怕「勞累,無所畏懼。」他說。
來自蘇州大學傳媒學院的劉同學也笑稱:「我的家人很早就跟我說,現在社會上的好工作都需要研究生學歷,所以我也是下定了考研的決心的。」記者問她今年的考研經歷如何,她擺擺手說:「哎,這次就是打醬油的,都沒好好複習,估計沒戲。」不過,她依舊堅持再接再厲。「家人全力支持我,一次不行就二次,明年一定要好好加油。」她說。
考研中也不乏像田同學那樣,是因為喜歡蘇州而打算留下來的。「我本科在蘇州學習,大學畢業後還想繼續留在蘇州。研究生的身份對於落戶蘇州更有幫助,我的考研目標就是蘇州大學。」田同學說。
針對學生們五花八門的考研動機,蘇城某所大學招生就業處的一名老師告訴記者,不少本科畢業生都會有「畢業即失業」的觀念,覺得本科學歷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裡有學生自身或家長對工作崗位要求高的原因,也有學生把考研當作躲避就業的『避風港』,想著學歷『鍍金』也許就會找到理想工作,其實某些工作崗位經歷也很重要。」
考研路之漫漫
「以夢為馬」苦中作樂
考研苦嗎?剛剛經歷考研的王同學來自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她告訴記者,回望2019這一年,不禁感慨萬千:「大學的前兩年我過得很豐富很充實,加入各種社團,參加了很多的活動,身邊有很多朋友。到考研備戰的那段日子,一切美好的生活都黯然退場,今天穿什麼吃什麼不在乎,連走路都要低著頭,一切瑣事只希望刪繁就簡,想著為自己考研複習多留點時間。」
回憶起考研的心路歷程,田同學深有感觸地說:「那段時間,和媽媽打電話時的語氣都會變得不耐煩,看著擺不齊的書本很想全部推倒,手機上各種考研App推送的『經驗複習帖』,更是讓焦慮和不安束縛了全身……無數次在自我懷疑和自我鼓勵兩種邊緣中彷徨。」田同學坦言,看著室友們陸續找到了工作,經常聚會,只留下考研的自己,會有種被世界拋棄了的感覺。「不過,現在的我特別想抱抱那個努力的自己。我曾經努力過,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會後悔了。」田同學微笑著說。
劉同學也告訴記者,她們宿舍幾乎每個人都立志考研,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後洗漱吃飯,就開始去圖書館佔座複習,午飯後走一圈,繼續回圖書館複習,晚飯後再走一圈,還是回圖書館看書,每天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宿舍,第二天同樣的事情再來一遍。
「這樣的生活對我們來說,要持久好幾個月,才可能在考研大軍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不過,你會發現,複習複習著,和你同行的人會越來越少,越臨近考試,圖書館裡的空座位越多。」劉同學告訴記者,剛開始決意考研,每個人都會信心滿滿,可是考研的道路特別辛苦,而且真正考上的並不多,所以在備考途中放棄的也很多,不少宿舍到最後只有一人甚至無人備戰考研。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在考研報名人數持續增長的同時,棄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區及高校考研棄考率超過10%,這還不包括沒有好好複習,只是混個經驗打醬油的一大部分學生。
考研機構號稱可「量身裁衣」
有用與否因人而異
2020年1月2日,蘇城某所高校的階梯教室裡,某家考研機構的考研專業院校選擇及複習指導講座即將開講。儘管距離講座還有半個小時,趕來聽講座的同學已經排起了長龍,或三兩結伴或一人前往,手上拿著講座附贈的考研資料,帶著滿滿期待,靜候開場。
前來聽講座的朱同學告訴記者,這次感覺考得不太好,打算來年再戰,所以打算挑一個考研機構,然後報個班,為的是心裡安穩些,「有專業機構帶著複習總比自己一個人更有效率些,大家一起集中備戰的氛圍也更好,如果可以在校內上課,那就更方便了」。當她看到前來聽講座的同學越來越多時,不由地感嘆道:「如今考研是越來越熱了!壓力又大了些!」
一名大二的陳同學打算跨專業考研,他告訴記者:「跨專業考研本身難度就很大,而且考研初期單純靠自己搜羅報考院校的信息,往往有不少阻力,選擇一些靠譜的考研機構,甚至可能獲得報考院校內部的招錄比或考研參考書目等信息,的確可以準確高效地解決考生的疑惑。」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隨著考研熱的持續升溫,蘇城各種考研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並非所有機構都靠譜,其中也有魚目混珠的機構。「有些機構的老師上課看上去很有趣,卻沒有真材實料。還有些機構會請冒牌研究生來上課,也許一開始很殷勤,等學生交完錢後就愛理不理了,學生如果輕信,就很容易上當。」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我有不少學長都考上研究生了,但據我了解,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去培訓機構報名。一些不去考研機構的,通過自己努力,照樣也能成功考上。身邊也有同學花了好幾千報名機構的,後來竟然棄考了。」劉同學說,需不需要報機構,還是因人而異,而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自身的堅持與努力。(姑蘇晚報記者 崔陽陽 實習生 田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