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妖怪文化非常流行,這個很多看過日本影視作品的人都知道。
《夏目友人帳》、《螢火之森》、《給桃子的信》、《鬼燈的冷徹》、《鎌倉物語》……相信這些作品大家即使沒有看過也有聽過,其中講述的主題都是妖怪,非常引人入勝。
本期我們要講的不是以上這些電影,而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這部老少皆宜的電影不少人都看過,但你又知道裡面出現的一些妖怪叫什麼、是什麼來源嗎?本來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電影中出現的一些怪物,順便解析一下日本人為什麼對妖怪文化那麼沉迷。
起源
其實妖怪文化並不是日本的原生文化,而是在平安時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就像《訂鬼》中描述的鬼文化一樣,妖怪文化也是由人們的心理需求而生。
古時候的農耕文明欠發達,人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不如現在那麼深入,於是對待一些無法說清的事物、無法抗擊的災難、無法控制的力量做出合理化想像——
將其幻想成是鬼神精怪,希望用祈禱、供奉或驅逐等形式解決未知的問題。
發展
如今的時代,日本人依舊喜歡妖怪文化。
一方面是其提供了強大的信仰依託,成為日本人和自然和諧共存的一個載體;另一方面的是娛樂化的結果,越來越多文學影視作品描述了妖怪文化,讓他們從中獲得精神的滿足。
比如《千與千尋》,借著妖怪文化的外殼,講述人性和成長的故事,讓其更有神秘感和娛樂性。
01河神、白龍(賑早見琥珀主)
在妖怪世界裡向千尋伸出援手的白龍,就是賑早見琥珀主,也就是一個河神。
另外還有來洗澡的河神,一開始大家以為他是腐爛之神,洗乾淨後才發現原來是河神爺爺,只是因為河流被汙染,才渾身覆蓋了淤泥和垃圾。
日本人覺得任何地方都有神靈庇佑,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樹有樹靈,這是對自然的膜拜。
02付喪神(九十九神)
千尋第一個看到的從船上下來的妖怪,就是付喪神。
《陰陽雜記》有記載,器物經百年,化為精靈,誆騙人心,人們稱之為付喪神。也就是說,這就是一些老物件變成的妖怪,有草帽、擔子這些生活化的東西。
日本人把老物件都能想像成能化為妖怪,可見妖怪文化已經滲透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03無臉男
電影中跟隨千尋最久的就是無臉男。其實無臉男可以說是一個不入流的妖怪,因為連專供妖怪沐浴的油屋都不允許它進入。
它個千尋這樣的單純的人呆在一起時是善良的,但遇到油屋中其他貪婪的員工時,又是兇狠和姦詐的,真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無臉男象徵著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只要是能滿足自己的別人的,都會不受控地去做。
04大根神
這個不用多介紹,其實就是蘿蔔變成的神。
古時日本也是農業生產為主,其中蘿蔔由於好種且多產,是農民心中很重要的作物。拜蘿蔔為神靈,其實就是祈求農業種植順順利利。
05舞首
湯婆婆的寵物是三個大人頭,這也是有記載的妖怪。
《繪本百物語》記載,三個武士相約喝酒,不知為了啥爭吵了起來,三個人越吵越氣,就拿起刀打了起來,結果三人的投都被砍了下來。即使這樣,三個頭還是在爭吵,還化成一體,就是妖怪 「舞首」
06煤灰精
在油屋裡最底層的就是小煤灰了。
其實這種妖怪在宮崎駿的《龍貓》裡也有出現。也是日本人覺得萬物有靈的一種體現。
圖片為視頻截圖,文字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