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2月的桂林,寒風吹,情意暖。雖然新冠疫情還沒結束,但東協各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朋友克服地域和疫情的阻礙,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投入到「五會一節」這場文旅盛會當中,分享觀點,交流信息,增進友誼。
12月8日,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在桂林舉行,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
2020中國—東協文化論壇,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致辭。
2020中國—東協文化論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範曉莉致辭。
與往年相比,桂林今年的文旅盛會更為盛大,第十五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第四屆「紅軍長徵論壇」籌備工作交流會……12月7日至10日,一系列重量級的國際性文化旅遊活動(簡稱「五會一節」系列活動)在這裡集束舉行,不僅證明了中國與東協國家間人文交流的日益緊密,國際社會的文旅合作日漸增多,更說明廣西作為中國—東協開放開發前沿省區的作用日漸凸顯,桂林作為國際旅遊勝地,在「一帶一路」中乘風破浪的勢頭更勁。
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上的民族歌舞表演。
12月8日,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市國際會展中心開展。
12月8日,國內外嘉賓為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啟動開幕。展覽主題為齊心同力,絲路同行。
系列高端文旅活動璀璨綻放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10周年和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也是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強化中國與東協國家互聯互通的關鍵之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上致辭指出,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2013年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以來,雙方互聯互通不斷加速,經濟融合持續加深,經貿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桂林在文化和旅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東協在文化旅遊方面合作交流的先鋒,桂林市立足廣西、輻射全國、面向東協、放眼世界,緊緊圍繞「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積極打造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東協區域合作的重要載體,全力構建實施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建設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合作平臺,加強旅遊合作,推動高效商務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影響日益擴大。
此次由文化和旅遊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辦的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系列文旅活動落戶桂林,已經說明桂林在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中,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以「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為主題,探討文化遺產與旅遊業之間的關係以及融合發展的形式及路徑,助推中國與東協開展文化遺產交流與合作。
12月7—8日,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在桂林舉行,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
12月7日,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開幕現場。
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在南寧、桂林等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設置了中國—東協音樂之聲音樂會等活動。
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以「共建『一帶一路』共享數字旅遊」為主題,共吸引了來自國內21個省區市、境外20個官方旅遊機構以及52個國家和地區的120餘家參展商參展。
2020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圍繞「如何深化對遺產整體性保護理念的認知」「如何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現有效對接」等重點話題展開研討。
11月至12月期間,一系列國際性的文旅高端論壇、展會、節慶紛紛在桂林綻放,不同的觀點、思想交融碰撞,一系列的共識、決議、成果密集達成……正如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所說,中方願同東協國家攜起手來,在考古發掘、文物保護研究、文化遺產數位化等方面加強合作,為中國—東協文化的共同繁榮,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齊心攜力,共同前進。
12月8日,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桂林舉行。
聯合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發表電視講話。
辦出特色、辦出水平
為達到集中力量辦好活動的目的,桂林市將中國—東協文化論壇等多個重量級文旅活動同期舉辦,在活動設置、嘉賓邀請等方面統籌安排,形成合力。這一方面既是展現桂林文化旅遊資源和城市新形象的契機,另一方面,活動密集,中外嘉賓雲集,對桂林的辦會辦展能力、疫情防控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驗。
如何把各大國際展會活動辦好、辦活、辦精?桂林市分別安排會展中心和會展中心酒店、香格裡拉大酒店、大公館酒店等具有承接國際性活動的大型酒店,作為「五會一節」系列活動的舉辦地,以便在會場布置、嘉賓入住、會務接待等方面分工協作、各盡其職。同時安排旅遊大巴往返各個會場進行接駁,方便與會嘉賓能夠「一站式」投入到「五會一節」的各項活動中。
在應對疫情方面,「五會一節」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進行。現場嘉賓以國內領導及嘉賓為主,邀請中國—東協中心及東協國家駐華使領館官員出席。東協國家部級領導以及國際社會和港澳臺嘉賓的演講,採取現場連線演講或提前錄製並現場播放視頻等形式參與活動。
疫情安全防控是會務的重中之重。會議活動期間,桂林市在火車站、機場、入住酒店、會展中心等多個地點安置核酸檢測點,與會嘉賓、參展商、記者、工作人員等必須通過核算檢測方可入場。各大會場、酒店門口也同樣有專人對進入的客人進行體溫測量。
「五會一節」的籌辦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桂林市各有關縣(區)和單位 「一盤棋」的努力下,「五會一節」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彰顯了桂林作為國際旅遊勝地的風採。來到桂林參會的中外嘉賓,不僅近距離感受到了桂林「看山如觀畫,遊山如讀史」的山水人文勝境,還對桂林專業的辦會辦展水平、細緻周到的接待服務頻頻「點讚」。前來參加國際論壇的美國洛杉磯會議及旅遊局中國首席代表常紅就大讚桂林辦會辦節的能力。她說,在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桂林連續舉辦國際性會議非常不容易,活動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旅遊人士參會,提升了桂林的旅遊形象和旅遊質量。
12月8日,中國—東協數字文化旅遊專業合作論壇在桂林舉行,關注科技引領旅遊新未來。
彰顯國際旅遊勝地新形象和影響力
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桂林市市長秦春成表示,幾年來,桂林市堅持建設國際旅遊勝地「一本藍圖繪到底」,強化規劃引領、項目帶動、文旅融合、政策扶持,全力塑造「一城文化滿城綠」的城市環境,形成了生態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的桂林模式。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化旅遊行業遭受嚴重打擊。在堅持疫情防控為先的前提下,「五會一節」的成功舉辦為桂林文旅復甦注入「強心劑」,凸顯了桂林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復甦的行動力,全面展現了後疫情時期的桂林文旅產業復工復產的新面貌。
雖然遭遇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今年的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仍吸引了大量參展商和專業觀眾湧入展館,他們當中有每年都來旅遊展拓展商機的忠實企業及買家,也有帶著美好願景初次參加並對旅遊展寄予厚望的機構。旅遊展期間還舉辦了專業洽談會,近320家企業代表參加買賣雙方一對一貿易洽談,實現貿易洽談超過3000場。
自2015年落戶桂林以來,中國—東協旅遊展累計吸引數千家企業和專業買家參展參會,舉辦貿易洽談超1.5萬場次,參展商、專業觀眾、參觀公眾都逐年遞增,促成一大批旅遊合作和經貿往來項目。桂林以承辦中國—東協旅遊展為契機,大力推動與東協各國的雙邊往來,廣泛開展旅遊推介、文化交流、科技創新等多領域務實合作,促進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升級發展,展現了桂林新面貌新形象,彰顯了桂林作為中國旅遊縮影和風向標的積極意義。
12月8日晚,2020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開幕。圖為開幕式晚會演出。
已經在桂林連續舉辦十四屆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則為桂林文旅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今年,論壇圍繞「旅遊復甦與轉型」的主題,共同探討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影響和未來發展向,為旅遊業進一步復甦和創新發展提供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通過承辦論壇,桂林不斷吸納借鑑全球智慧,推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取得新經驗、新成果。
如果說多個國際性會議、展會展現了桂林文旅發展的實力和潛力,那麼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的開幕演出《灕水印畫》則用藝術的手段驚豔了眾人。演出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千年流傳於桂林的詩、詞、畫為文化符號,「遙接文化之源,採擷文化之珠」,用寫意的手筆,帶領國內外嘉賓走進了桂林文化活色生香的歷史現場。
桂林升輝旅遊景區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葛小勤表示,「五會一節」系列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讓更多的人看到桂林真正美麗的山水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動的成功舉辦必將進一步帶動桂林旅遊市場升溫回暖,提升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影響力。
據預測,桂林市2020年接待國內遊客人數、國內旅遊消費,有望同比恢復至2019年的75%和70%,充分展現了桂林文旅產業的強大韌勁和巨大潛力。
責編: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