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劉貝妮和男友相戀4年,懷孕後卻瞞著男友偷偷把孩子生下來。事後,男友說劉貝妮喜歡出去玩,拒絕承認孩子是自己的。無奈之下的劉貝妮只好做起了親子鑑定。
劉貝妮的父親以前是開建築公司的,雖然父母離異,但父親該給的錢一分不少。所以,自小就是過著優渥無憂無慮,千金小姐一樣的生活。
和王威相戀四年後,劉貝妮突然懷孕了,但她沒有和王威說過。反而是自作主張回了家,自己偷偷一個人生了下來。
生下孩子,她直接來找王威,王威一家為此感到高興,還把孩子上了戶口。
劉貝妮留在王家生活起來,但不久,兩人就鬧了彆扭。王威拒絕承認孩子是自己的,拒絕贍養。
因為經濟能力,無法承擔起孩子的撫養,劉貝妮只好求助於節目組。
節目組首先來到了劉貝妮租房這裡,劉貝妮的母親姜雅拿出了外孫出生的照片。說起了剛出生後因為嗆奶被送到了重症室救治。
當時王威一家都沒有管過,為此,她還拿著照片上門去理論。
去到王威家時,王威避而不見,只有王家的父母在家。王家父親說是因為王威不承認是他們的孩子,所以,他們也不承認 。
劉貝妮在帶著孩子過來認親時做的親子鑑定只是血型對比,他們不相信這個鑑定。
節目組想辦法聯繫到了王威。王威說他和劉貝妮見面的時間不多,孩子出生他更是不知情。當時劉貝妮抱著孩子來要三四萬錢,還說自己幫他生了兒子。
自己接納了劉貝妮,和孩子留在王家。但劉貝妮沒有顧及到自己為人母的身份,經常別人來一個電話就跟著出去玩了。
因此兩人經常拌嘴,一個說孩子不是自己的,一個說要走,誤會就此產生了。
加上劉貝妮母親嫌棄過王威家的條件,有點看不起他家。王威對兩人的未來產生了迷茫,乾脆做了鴕鳥,逃避了。
在節目組看來,王威與劉貝妮之間的打情罵俏,說明兩人是有感情的,但因為溝通存在於問題,兩人的相處模式無法兼容,才產生了誤會。
王威深愛著劉貝妮,但劉貝妮一直飄忽不定,沒有定性,讓王威心裡沒有安全感。尤其劉貝妮動不動就離開家的行為,讓王威心裡產生了,對方不過是把自己家當作旅館而已的感覺。
兩人在節目組的帶領下,再次去找了權威的親子鑑定機構,經過鑑定,確認王威的確是孩子的父親。
經過調解,兩人都說了自己內心的要求,想與對方共同把這段感情經營下去,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為了讓兩人能夠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麼,調解員還讓兩人讀出了【愛的誓言】:忠於夫妻生活,忠於家庭,孝順父母,多溝通,悉心照顧孩子。
這對情侶就像一對長不大的孩子,自己還未長大,但任性地生了個孩子。
希望兩人通過這件事可以真正成長起來,以後婚姻中還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可以一起去面對,不要再去逃避了。
1、 不要輕易生孩子
如果還未對進入婚姻做好準備,還沒有打算對孩子負責,不要輕易懷上孩子。尤其是男生,請記得做好防範措施。
快樂是要的,請建立在尊重和保護對方的前提下,不要因為幾秒鐘的爽快害了女孩的一生。
尤其是女孩子,不要輕易用孩子去綁定男人的一生。生孩子很容易,但養育孩子不易。除了生存還有生活和教育,這缺一不可的。
孩子無權選擇父母,如果是這樣的不負責,我相信孩子是寧願自己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上。自己已經是悲劇的話,不要再製造另一起悲劇了。
2、 勇敢活出自己
原生家庭的問題並不是我們的錯,雖然我們無權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
心理學上說,戀愛關係是親子關係的複製。
在戀愛關係中我們可以選擇修護過去的創傷,來圓滿自己的人生,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陽光的背後其實也是黑暗,越是黑暗的地方,光線就會越亮,不需要拿過去來懲罰自己。
紀伯倫說過,孩子是憑藉著父母而來,卻不是從父母而來。
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的個心想事成,擁有著獨立的靈魂和品性。
父母生我們育我們,但他們無法左右我們的思想。世間的冷暖和榮辱是需要我們一步步去體驗的。
請走出屬於自己的陽光大道,活出屬於你的輝煌,才不枉此生。
3、 成熟的愛是一種延伸
王威與劉貝妮互相愛著對方,但這種愛並不成熟。
在《婚姻心裡學》說過:"愛是一種責任,愛是一種奉獻,愛更是一門藝術。"
我們在向對方索取愛時,首先要先付出愛。
這種愛不是佔有,更不是自私地認為這樣才是愛對方的表現。
而是把愛自己到愛別人,從愛自己的身上去關注自己的個人成長和發展,去成為最好的自己,也成就對方。
就如陽光雨露一樣,給大樹提供著營養。我們誰也離不開誰,也不是沒有了誰就活不下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可以單獨分裂出來,也能在需要時合為一體。我愛著你的所愛,想你所想,做你所做。
彼此成為各自的養分卻又獨立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