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為何不做皇帝?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了也沒用

2020-12-19 渤海岸邊的沙粒

大清朝能夠打進山海關,統一全中國,其中功勞最大的就是多爾袞了,那麼多爾袞既然是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的弟弟,那麼為何打下江山卻不能登基稱帝呢?原因只有兩個字,命運!

雖說只有弱者才向命運低頭,強者要與天爭命,多爾袞是強者中的強者,有實力去與天爭命,但是,再強大的實力,也終究逃不過宿命。

多爾袞

多爾袞的第一次機會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多爾袞生母是努爾哈赤晚年最寵愛的大福晉烏拉那拉阿巴亥,按照子以母貴的說法來看,多爾袞有資格繼承汗位,不過,當時大金立國未穩,要靠軍功來積攢威望。多爾袞只有15歲,未有尺寸之功。如果努爾哈赤強行扶持多爾袞繼位,那麼就是對大金國家制度的一種挑戰。不僅得不到滿朝親貴大臣的支持,連多爾袞的命都未必保得住,所以這次多爾袞只能認輸,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皇太極繼位後,多爾袞、阿濟格、多鐸鐵桿三兄弟一起繼承了努爾哈赤的兩黃旗,這兩黃旗是八旗中最精銳的軍隊。因為正白旗旗主皇太極做了汗王,所以跟多爾袞三兄弟換了旗的顏色,多爾袞三兄弟掌握了兩白旗。因為多爾袞一天天的長大,手裡又握有八旗精銳軍隊,再加上多爾袞的聰明才智、武藝超群,很快得到了皇太極的重用,跟著皇太極東徵西討,後來獨當一面,立下赫赫戰功。到皇太極駕崩的時候,多爾袞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去爭奪皇位。但在此時,皇太極長子豪格也脫穎而出,軍功威望雖然比不了多爾袞,但是憑著皇太極長子的身份和兩黃旗的支持,絕對有實力與多爾袞一較高下了。這樣,多爾袞的身份就顯得比較尷尬了,因為歷來皇位交接都是父死子繼,如果想要兄終弟及,只有三種可能:1、老皇帝沒有兒子2、用足夠的實力和膽量殺掉老皇帝,比如宋朝的趙光義。3、老皇帝去世後發動政變。前兩點條件都不具備。只剩下發動政變了。但是,恰巧此時是大清進軍中原的關鍵時刻,內部如果亂了陣腳自相殘殺的話,就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多爾袞為了大局著想,只能犧牲自己的利益,但是也沒有讓豪格得逞,退而求其次的擁立了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登基,也就是順治皇帝,多爾袞為攝政王。然後多爾袞繼續出徵,一舉打進山海關,統一全國,定都北京。此時的多爾袞已經達到了人生巔峰,順治二年被封為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被封為皇父攝政王。軍政大權全部掌握在多爾袞手中,這時候任何人都阻止不了多爾袞登基稱帝。況且順治從皇太極手裡繼承的只是東北一隅的皇帝。中原可是多爾袞打下來的,如果多爾袞登基稱帝,封順治為關外王,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也算對得起皇太極了。可是多爾袞還是沒有這麼做,這又是為什麼呢?

皇太極與多爾袞

原因就是多爾袞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有子嗣。這一個致命缺陷導致多爾袞即使當上皇帝,也沒有實際意義。皇帝雖號稱萬歲爺,實際上也和正常人一樣會生老病死,自己一死,皇位由誰來繼承呢?多鐸是最親的弟弟,但是多鐸死於順治六年,比多爾袞還早呢。哥哥阿濟格呢,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夫,根本不懂治國理政,在清朝立國不久,百廢待興的時刻,絕對擔不起這個擔子。多爾袞就算不做皇帝,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哥哥毀掉了。這樣看來,多爾袞如果登基稱帝,只能過繼一個侄子來繼承大統。雖然多爾袞跟多鐸、阿濟格的關係比跟皇太極要親,但是跟他們的兒子也並沒有深接觸。在多爾袞眼裡,多鐸、阿濟格與皇太極的兒子都是一樣的,都是自己的侄子。誰坐江山都是一樣的。所以多爾袞也就不折騰了。反正自己不是皇帝也勝似皇帝,就不冒這個險啦。總之,多爾袞就是沒有皇帝命,再與天爭命也是徒勞無益的。

內心掙扎的多爾袞

相關焦點

  • 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當皇帝?不是他不想,而是實力不夠
    多爾袞之所以當不了皇帝,一方面是因為沒實力,一方面是因為沒運氣。 此外,豪格擁有長子身份,而且戰功卓著,不僅符合「立長」這一傳統,在功勞威望上,也不差多爾袞多少。 更為關鍵的是,多爾袞集團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多爾袞的弟弟多鐸雖然表面是站在哥哥這邊,但他自己也想當皇帝。當時在議政大會上,多鐸開始表示推舉哥哥多爾袞繼位,而多爾袞則走過場般的表示謙讓。沒想到多鐸不配合,立刻表示,多爾袞不接班,他自己可以接班。
  • 豪格為何不與多爾袞爭奪攝政王:不是豪格不想爭,而是真的爭不過
    就這樣,年僅5歲的福臨登上了皇位,這便是歷史上的順治皇帝。與此同時,經由滿洲貴族推舉,由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擔任輔政王,共同輔佐年幼的順治。至於禮親王代善,他本意上就是希望有皇太極的子嗣來繼承皇位,況且他此時年事已高,無心政事,在看到由同樣是皇太極皇子的順治繼承皇位後,也就主動選擇退居二線,不再過問其他,同時他也更加不想因為再支持豪格而遷怒多爾袞。所以,在順治登上皇位的時候,曾經那些豪格的堅定的支持者們,也就只剩下了由他自己統領的正藍旗了。
  • 多爾袞為何不當皇帝?甘心讓給個6歲的娃娃,其中緣由竟是這樣
    多爾袞為何不當皇帝?甘心讓給個6歲的娃娃,其中緣由竟是這樣在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多爾袞是最出名的人物之一。據說在他阿瑪-努爾哈赤死的時候,留有遺言,而努爾哈赤遺言中的汗位繼承人就是十四子-多爾袞。是因為四貝勒皇太極改了父親的遺言,並捏造先父遺言,要大福晉阿巴亥(多爾袞生母)殉葬。多爾袞失去母親的支持後,就不可能同皇太極爭奪大位了。可是皇太極死後,他為什麼還是不自立當皇帝,卻要甘心輔佐小皇帝福臨呢?
  • 孝莊與多爾袞做了8年夫妻,為何沒有留下子嗣,和多爾袞有關
    福臨是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他的生母是大玉兒但並不是皇后因此他也不算是嫡子,在這場皇位爭奪中年幼的他並沒有太高的勝算,但是他最後卻坐上了皇位不得不說這是多爾袞對他的支持。多爾袞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他明白如果自己一意孤行的話,那他和皇長子豪格的爭奪只能是兩敗俱傷,最重要的是她和大玉兒的感情糾葛了。在扶持順治登基之後身為太后的孝莊,後來做出了下嫁多爾袞的決定,不管她是為了鞏固自己孩子的皇位還是出於報恩,都可以讓人看出她個多爾袞之間的關係,確實不是空穴來風。
  • 福臨才6歲,多爾袞為何不直接取而代之?學者:他有個強大的對手
    因此,此時的多爾袞正好有機會「奪回」他的皇位。不管是「嫡長子繼位」,還是「兄終弟及」,當時的滿清親貴們都能接受,所以皇位的爭奪最終就取決於實力的對比了。但最終的結果很意外,成為大清皇帝的既不是豪格,也不是多爾袞,而是皇太極年僅6歲的小兒子福臨,多爾袞則成了攝政王。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後人,多爾袞為什麼不直接自立為帝呢?
  • 多爾袞臨死前做了這樣一件事情,證明他反心已現!
    多爾袞早在順治皇帝繼位之前,皇太極突然暴死的時候,多爾袞就曾經參與過爭奪皇位的鬥爭,只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辦法才讓6歲的福臨繼位的,而在福臨當上皇帝之後的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裡,多爾袞在清朝的地位是屬於絕對權威,而且非常至高無上的,雖然他並不是皇帝,但是他身處的位置和自己所有的權利,幾乎與皇帝沒有任何的兩樣
  • 多爾袞至死也沒當過皇帝,為什麼被叫成清成宗?
    攝政王多爾袞至死也沒做皇帝,為什麼被追封為「清成宗」呢?一生沒做過皇帝,那為何又成了大清皇帝「清成宗」? 先看多爾袞的簡歷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17歲的多爾袞隨皇太極出徵,徵討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
  • 多爾袞,豪格,多鐸都是什麼關係?為何最後是順治當上了皇帝
    清太祖沒有定皇位繼承人,諸位王爺兄弟互相爭鬥,都想要當皇帝,不過呢,在這裡面就有兩個人的呼聲那是最高的。一個就是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還有一個就是皇太極的兒子肅親王豪格。為了解決誰來當皇帝繼承大統的問題,這天一早,諸位親王大臣們就都來到了崇政殿在這裡開大會,會議開始多爾袞就說禮親王,您的年齡大,您老來主持唄,禮親王也不逞讓,說那好,那我就來主持,然後就讓大家發言,到底誰該立皇帝呢?
  • 乾隆皇帝為什麼為多爾袞、多鐸平反,而不為阿濟格平反?
    首先咱們要明確一點,就是乾隆皇帝究竟是為了什麼要給多爾袞三兄弟平反。能當上皇帝的人都不是什麼蠢貨,他這樣做肯定是有原因的。在我看來原因應該可以說只有兩個:第一,多爾袞三兄弟在清朝建立的時候都有很多功勳,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也不為過。第二,乾隆這一系的皇位是由多爾袞爭取來的!
  • 多爾袞為何沒有廢帝自立?並非實力不夠而是有個致命缺陷
    睿親王多爾袞,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1650)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死後追封「義皇帝」,廟號成宗。儘管多爾袞在清代歷史上並不能算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但不可否認,他是有清一代的親王中距離皇帝最近的一個。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掘墳鞭屍?順治為何如此恨成就自己的皇叔?
    多爾袞與順治皇帝的關係對內兩個人情同父子,對外兩個人又是師徒關係,血緣上兩個人是叔侄關係,封建禮制上兩個人又是君臣。但是這位攝政王多爾袞生時風光無限、權傾天下,死後卻被掘墳挖屍、銷首鞭屍、剝奪了所有的封號,而一手操作這件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多爾袞的親侄子順子皇帝,多爾袞作為堂堂一代攝政王為何下場如此悲慘?
  • 多爾袞與孝莊公主做了8年夫妻,為何沒有孕育一子?身體有點問題
    多爾袞以死相拒,表示堅決不會稱帝篡位。諸王最後議定,任命鄭親王濟爾哈朗與睿親王多爾袞共同輔政。扶保衝齡幼主福臨即位。多爾袞當時發誓說:"如不秉公輔理,天地譴之"。在這件事之後郡王阿達理、貝子碩私議推多爾袞為帝,終以大不敬罪伏誅。多爾袞從臨朝攝政之初,就拋開了私念,真心誠意想為大清事業的發展奉獻力量。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鞭屍,並非與孝莊皇后有染,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8,閱讀約2分鐘對於多爾袞,歷史上有多種評價。有人說他與孝莊關係非同一般,也有人說多爾袞有意篡位,想自己當皇帝。不管上述是否屬實,但有一點是真實的,那就是多爾袞死後,他的屍體被順治皇帝從墓中拖出,並被砍下頭顱,鞭打屍體。那麼多爾袞到底做了什麼,讓順治帝如此痛恨他呢?。首先,多爾袞與曉莊並不存在後世所認為的那種關係。很多人認為多爾袞和曉莊是有感情的,所以多爾袞才會立曉莊的兒子接班。
  • 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掘墓鞭屍,順治皇帝為何對他如此仇恨?
    1650年8月,多爾袞在外出狩獵時,因不慎墜馬而死。順治帝聽聞這一消息,親自帶領文武百官在東直門外,迎接多爾袞的遺體回京。他不僅按皇帝的規格厚葬了多爾袞,還追諡多爾袞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對他的後人大加撫恤。僅僅過了兩個月,多爾袞身後的境遇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與豪格實力強大,為何卻讓順治成為皇帝?
    崇德年間,皇太極以天子之尊君臨八旗,卻在權力達到頂峰時頒布詔書: 「朕素於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一切家事俱不預聞——《清太宗實錄》」 即承認八旗諸王貝勒對所屬人員擁有相對獨立的管轄權,不受皇權幹涉。這種妥協,由此也帶來一個問題,幾位大佬尤其是多爾袞的力量可以制衡皇太極的子孫,這就會在權力交接時產生麻煩。
  • 海賊王:為何路飛不給成員做生命卡?並不是不想,而是沒那條件
    能看到有些角色有生命卡但有些角色沒有,路飛就是屬於有的那一方,那為何他不給自己的成員製作生命卡呢?生命卡其實是新世界的一種東西,也就是說在前期是沒有這一種設定的。生命卡的特性是不怕水也不怕火,可以果實百毒不侵。
  • 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原型是多爾袞?錯了,而是平西王吳三桂
    三、順治七年,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被順治帝追封為「清成宗」,賜諡號:「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諡號裡面有個「義」;後來乾隆皇帝又「追諡曰忠,補入玉牒」,這下子「忠"也有了。按照這三個條件,義忠親王的原型,舍多爾袞其誰?可是這個推理有個bug,就令整個推到不成立的。
  • 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在他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
    多爾袞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弟弟,在皇太極死後順治登基。順治登基的時候才六歲,因為年齡太小。多爾袞作為攝政王之一,輔佐順治皇帝。做了八年攝政王之後,正值壯年的多爾袞薨天。但是因為多爾袞在世的時候曾經做了兩件錯事,早讓順治有了殺他的想法。
  • 滿清入關第一功臣多爾袞,死後卻被順治皇帝鞭屍,據說和孝莊有關
    有這樣一個惡狼環伺,加上本來就天災不斷,引起農民起義軍此起彼伏,大明帝國兩百餘年的國運,終於到了最後時刻;這裡要說一句,明朝並不是被滿清所滅,而是「劊子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殺光全家後在煤山自縊而亡。
  • 多爾袞與豪格的權力之爭,豪橫的真的是多爾袞嗎?
    黃臺吉死後,戰功彪炳的皇長子豪格沒有繼位,反而只有六歲的皇九子福臨繼位做了皇帝。此事,我們很多人按照漢人的習慣,想當然的認為是因為,多爾袞想要奪權繼位,阻止了豪格的繼位,最後兩派相持不下,所以找了一個六歲小孩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