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呂峰 通訊員李戰勝 李花飄)「我和丈夫不欠別人錢,卻被判還錢,這日子沒法過了……」日前,河南省禹州市檢察院民行科檢察官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路某情緒激動地哭訴。
原來,2013年路某的丈夫曾經為他人做借款擔保,為此,夫妻倆當過被告,這筆欠款在2015年還清。不料2016年10月,路某又接到法院的執行通知書,告訴他們又有一份借款擔保因欠債人不還錢使路某夫妻再次成為被告,法院裁定凍結了路某的工資帳戶。路某多次到法院反映情況,都被駁回請求,看到禹州市檢察院張貼的一張「法律救濟卡」,路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檢察院求助。
該院檢察官經過調查迅速查清了案件真相:原來是原告移花接木,用一張借款擔保提出了兩次訴訟,法院在路某缺席的情況下審判。禹州市檢察院及時向法院發出了再審檢察建議,還路某公道。
這是該院今年以來辦理的眾多民行案件中的一件。長期以來,一方面群眾法律要求旺盛,而另一方面由於信息渠道不暢,致使案源匱乏成了困擾基層民行檢察工作的一道難題。為此,禹州市檢察院民行部門曾經嘗試過不少辦法,但收效甚微。「線索荒」成為擺在民行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
禹州市檢察院認真總結分析近幾年來受理的案件,分門別類列出受理條件,對案件對象進行精準分類,重新組織宣傳材料,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該院民行科檢察官精心製作了一張張「法律救濟卡」,上面寫明了救濟範圍和聯繫方式。很快,禹州市檢察院民行科變得「門庭若市」。
今年5月,禹州市檢察院接到許昌市某礦業公司15名討薪農民工的求助,該院以支持起訴的方式幫助討薪奔波長達一年之久的農民工討回工資20餘萬元,喜極而泣的農民兄弟紛紛給禹州市檢察院點讚。
據統計,自今年4月推出「法律救濟卡」以來,禹州市檢察院共接待來信來訪181件次,成功辦理提請抗訴、再審、審判程序違法監督、執行監督、公益保護等案件3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