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2015-07-1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
中銀香港今天正式對外「叫賣」旗下的南洋商業銀行,價格為680億港元,買家需一次性付款。
中銀香港這次售賣的地點選擇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北金所)。
根據北金所今日早間掛出的掛牌公告,掛牌價格為680億港元,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付款,掛牌期滿日為2015年8月25日。
這一近88億美元的掛牌價,大幅高於市場預期。彭博社早前報導稱,中銀香港希望南洋商業銀行的估值能達到50億美元左右。
中國銀行7月14日晚間發布《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擬議資產出售的進展公告》,稱已獲得財政部批准,原則同意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直接擁有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銀香港」)按照《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在依法設立的省級以上產權交易機構公開掛牌(「進場交易流程」),轉讓所持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100%股權。
中銀香港(控股)和中國銀行在法律上為兩家獨立法人,中國銀行持有中銀香港(控股)約66%股權,中銀香港(控股)全資持有的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下簡稱「中銀香港」),後者又全資持有南洋商業銀行。
中銀香港醞釀出手南洋商業銀行已經多時。
今年5月21日,中行曾公告稱,為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優化海外機構布局,推動海外業務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擬出售旗下南洋商業銀行股權,減少管理架構重疊造成的資源和客戶分散。同時,中國銀行擬重組並轉讓東協地區的部分機構業務及資產給中銀香港(控股)。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嶽毅曾在2014年中銀香港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銀香港現有資本水平已能滿足今、明兩年的監管要求,未來將積極拓展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業務。換言之,中銀香港並不缺錢,出售南洋商業銀行更多是出於戰略布局調整。
此前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此次出售的潛在買家包括北京銀行、中國人壽和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當然,並不是誰想買都可以的。
根據北金所披露的受讓方資格條件,買家的最終控股股東應註冊於中國內地,還必須是中央或地方政府財政部門、或其他中央或地方政府授權部門、機構單獨或合計直接或間接持股比例大於50%的企業。
此外,買家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合併口徑下的總資產不少於1400億元人民幣,股東權益不少於400億元人民幣,其在中國內地或香港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合計總資產不少於800億元人民幣。
按照規則,掛牌公告期滿後,如果只有一家符合資格的意向受讓方摘牌,則直接進入法律文件協商、監管機構意向性批准/預審批及法律文件籤訂環節。如有兩家或兩家以上符合資格的意向受讓方摘牌,則進入網絡競價階段。
南洋商業銀行於1949年12月在香港開業,目前在香港設有42家分行,同時在美國舊金山也設有分行;2007年,其在中國境內設立獨立法人公司,總部落戶上海,目前已經在16個城市設有分支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