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想買車的朋友都會糾結:買新車還是買二手車?新車價格貴又貶值快,買輛二手車吧,便宜但又怕踩「坑」。除了泡水車、事故車,不少商家為了「以次充好」會將車輛的裡程表調低,這種「調表車」也是令人咬牙切齒的存在!如何識別「調表車」?幾個小技巧讓你避免踩雷。
第一、 查詢4s維保記錄1維保記錄反映了這部車的維修保養情況,大家可以去正規的維修廠或4S店都能查到。這裡還要提醒各位車主,去保養時一定要保養方敲章,萬一遇到什麼問題,這就是證據哦!如果大家覺得跑來跑去太麻煩,也有些二手車APP上輸入vin碼,就能快速出結果,十分方便、省時!
第二、檢查剎車盤
一個正常剎車系統的使用裡程數在1.8萬公裡到6萬公裡之間,這個跨度非常大,而剎車片具體的壽命則與駕駛員的駕駛習慣、駕駛環境、剎車片質量都有關。檢查剎車盤的步驟比較簡單,大多數的剎車盤都會有磨損指示器,就是在盤面上分別布有三個小凹坑。這三個小坑,是可以用來測量剎車盤還剩餘多少厚度,一般一個新的剎車片總厚度在1.5cm左右,剎車片的厚度如果低於或等於3mm時,那就已經達到了它的磨損臨界點,說明你需要更換了。
第三、看輪胎日期和磨損情況
我們可以在輪胎外側找到生產日期(如圖),前兩個數字「46」代表該年份的周數,「14」代表生產年份,所以「4614」代表這個輪胎是14年的第46周(即14年12月中旬)生產的。一般家用輪胎壽命為4年或8-10萬公裡,如果一輛16年上牌的車,裡程5萬公裡,但全車輪胎18年生產的,那就很有調表的嫌疑!此外,輪胎的磨損程度也是判斷之一,觀察輪胎時一定要四個一起看,因為換胎一般是兩個一起換,如果輪胎品牌不統一,那說明這輛車實際使用裡程可能有問題
第四、看內飾磨損細節4一般車子五萬公裡內飾磨損不大,可一到10萬公裡,車子的內飾磨損就很明顯了!譬如座椅下塌的程度、方向盤、擋把、玻璃升降等,都要觀察其磨損情況。其中,我們要重點看方向盤的9點鐘和3點鐘位置。一般來說,裡程數較多的車輛這倆位置會有明顯磨損或者有油光出現!
第五、檢測發動機艙
檢查發動機運轉過程中有無抖動,若聲音明顯偏大,表明磨損嚴重。一般使用年限較短的車,發動機艙比較乾淨;使用年限較長的車,發動機艙會比較髒。記住!心裡有底,車況透明,不盲目跟從,才能淘到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