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我市南北兩山生態保護與治理既是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黃河流域蘭州段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為全面了解我市南北兩山生態保護及治理情況,近日,市政協開展專題調研,剖析查找存在的問題,並就如何加強保護與治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蘭州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總規劃面積為129萬畝,近年來,市南北兩山綠化指揮部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扣「兩山(南北兩山)、兩線(黃河風情線、省門第一道)」,緊貼「都會城市、精緻蘭州」建設,以滿足市民需求為中心,以提升景觀效果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加快兩山生態提檔升級,加大景觀提升改造力度,加速基礎設施優化完善,充分挖掘「兩山」區域空間特色,全力打造城市生態屏障。經過多年持續綠化建設,南北兩山林地從小到大、積少成多,形成了完善的生態保護體系。實施增容擴綠項目和森林撫育項目,新增綠化面積66000畝,南北兩山綠化面積由58萬畝增加到62萬畝,兩山林木保存率「上水」造林區達到80%以上,「三水」造林區南山區達到75%以上、北山區達到70%以上,全力構築城市生態安全屏障。據生態成效評估數據顯示,南北兩山林區年涵養水源3997.46萬立方米,年固碳量75.22萬噸,年釋氧量73.51萬噸,年滯塵量75.20萬噸,年固土量277.65萬噸,年減少黃河泥沙量61.12萬噸,負氧離子含量是鬧市區的10倍以上。
從調研情況看,市南北兩山生態保護與治理工作展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隨著城市的拓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困難。一是設施老化亟需改造的問題。兩山現有139處主體上水工程,運行25年以上的主體上水工程達78處,個別水利設施超過40年,水利工程老化嚴重的問題依然嚴峻。二是規劃建設相對滯後的問題。《蘭州市南北兩山總體規劃》規劃建設12大景區,建設統籌協調難度大、建設步調不統一、建設風格有差異,原有的分片管理體制與大景區的要求不相適應,嚴重製約影響大景區建設。三是資源保護利用不足的問題。由於南北兩山的縱深地區生態環境依然比較脆弱,建設好蘭州城市的生態屏障難度大,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保護及開發利用不足。四是兩山管護資金相對不足。目前納入城市綠地5417.3公頃林地,均為綠化效果較好,近鄰市區、市民休閒健身較為頻繁的區域,亟需提高林地管護標準。五是管護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南北兩山森林消防中隊現有管理人員12名,合同制消防隊員57名,消防員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工作需要實行聘用制和勞動合同制,隊員工資參照市上臨聘人員待遇,隊伍不穩定。
圍繞做美黃河之濱,做好兩山文章,努力實現兩山生態建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政協委員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一是在謀劃新思路上做文章,確定兩山生態發展「新航標」。跳出現在南北兩山的範圍,提出大南北兩山的概念,以黃河流域蘭州段兩岸各10公裡為界,打造包括蘭州中心城區、蘭州新區、蘭州生態創新城在內的蘭州生態經濟圈,統籌區域內的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兩山生態建設提質增效、提檔升級、美麗「蝶變」。二是在做好黃河文章上下功夫,全力建設蘭州城市「後花園」。充分發揮縣區政府在整合項目、資金配置方面的優勢,穩步推進九州臺、大蘭山、金城公園、大青山、仁壽山景區等大景區建設,重點規劃好、實施好、管理好西固金城公園景區、七裡河沈家嶺烈士陵園景區、安寧十裡桃花再造工程、九州臺景觀提升工程、大青山遠景山區域綠化景觀提升改造和大蘭山景區建設等在建續建項目。三是在布局生態產業上謀新篇,著力打造生態景觀「綠廊道」。圍繞服務城市發展、滿足市民需求這一主線,按照「一河、兩岸、立面、兩山、兩端」的業態布局,建成一批精品景區景點,不斷提高森林公園檔次和品位。通過培育和定向招商引進一批國內外生態修復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高新技術企業,建設生態修復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創新基地,打造蘭州生態修復技術創新基地與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及全產業鏈生態修復產業集群。四是在鞏固綠化成果上求實效,精心管護蘭州生態「大氧吧」。系統開展區域內包括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國土空間整治與綜合利用、生態綜合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環境汙染修復治理等在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一體化修復等項目。五是在治理體制機制上求突破,築牢林地資源安全「防護網」。加快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長效機制,建議成立南北兩山執法管理機構,徹底解決南北兩山執法管理缺機構、無人員的問題。南北兩山森林消防中隊是兩山護林防火的一支專業骨幹力量,為維護林地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參照《(甘肅省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借鑑省、市相關單位做法,提高隊員工資待遇,以穩定隊伍,提升災害處置能力,確保兩山林地安全。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譙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