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2020-12-21 IT專家網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2020-06-25 11:00:04 來源 : 匈奴狼山頭條號

同樣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順利組網成功的北鬥3已經比目前還在運行中的GPS系統綜合領先是可以肯定的。GPS系統也在升級,但是要想完全達到目前北鬥3的水平,還要再投入數百億美元,再用至少10年的時間。但真到那個時候,北鬥4恐怕也已經順利升空組網了。那麼北鬥3具體領先在哪裡呢?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至少領先4點:第一,GPS的空間系統部分,共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基本都位於距地表20200公裡的上空,運行周期為12小時。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顆,軌道傾角為55°。確保全球絕大多數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GPS系統正是通過4顆或者4顆以上衛星和用戶終端之間的方位和時間差,經過系統計算後,

給用戶終端提供定位、授時和顯示速度服務。北鬥3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則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共30顆衛星組成。其中24顆中高軌道衛星高度為2.13-2.15萬千米。正是北鬥3系統比GPS多出了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使得北鬥3系統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以及兩極地區的高緯度的定位和授時精度,明顯優於GPS系統。GPS系統定位精度最高的是北美、亞洲和歐洲這些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在赤道和兩極的定位精度一般,這是當初GPS 衛星軌道的選擇先天決定的。而正是北鬥3系統比GPS多出來了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恰恰填補了GPS的最大空白,因此北鬥3才是實打實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第二,24顆GPS衛星,主體呈現圓柱形,自重基本都在843.68公斤,只能算是中小型衛星。衛星體量小,則發電能力就很有限。因此GPS系統往地面傳輸的信號其實非常微弱,在露天還尚可接收;但是在室內就很容易被自然屏蔽掉信號。而北鬥3系統的多顆「主星」的自重超過4.5噸;24顆中高軌道星的自重也在2.5噸以上,已經普遍屬於中大型衛星;因此本身發電能力強大,信號也更強。完全可以彌補最好的發射頻段被GPS 提前佔據的問題。北鬥3不但抗幹擾能力更強,在室內、車內等半封閉環境下,北鬥3的綜合信號強度明顯高於GPS。第三,北鬥系統從一開始就是有源定位系統,發展到北鬥3則更加成熟完善。而GPS直到下一代才能變現在的無源定位為無源有源綜合定位。首次實現北鬥系統已經用了20年的報文功能。但是現在超級大國囊中羞澀。升級版GPS什麼時候完全實現還是未知數。

第四,GPS衛星因為體量偏小,攜帶的燃料有限,隨著部署時間越來越長,衛星的軌道偏差會越來越大,綜合導航精度已經在逐漸降低。而北鬥3系統剛剛部署,屬於嶄新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衛星體量大攜帶的燃料多,因此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可以維持極高的定位和授時精度。這種此消彼長未來會越發明顯。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衛星系統宣布提供全球定位服務,比計劃提前2年
    12 月 27 日下午,中國宣布自主研發的北鬥三號衛星系統開始提供全球定位服務,比之前的計劃提早了兩年。此前建成的北鬥一號、北鬥二號衛星系統,已先後應用於中國國內和亞太地區的定位服務。根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的說法,目前北鬥三號的全球定位精度為水平 10 米、高程 10 米(95%置信度),全球服務可用性在 95% 以上。亞太地區的定位精度更高,達到了水平 5 米、高程 5 米(95%置信度)。
  • 日本網友評論中國北鬥 將會成為全球第一衛星定位系統
    前段時間,中國的北鬥三號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邁出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有日本網友評論中國北鬥將會成為全球第一的衛星定位系統,這個觀點算是一個比較高度的評價了,如今中國北鬥部署完成,美國的GPS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測衛星使用數量,注意北鬥系統不是地圖軟體
    近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發射成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世界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鬥定位系統(BDS)、美國GPS、歐盟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
  • 北鬥三號開通儀式明日舉行,中國北鬥和美國GPS,哪個更先進?
    根據消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明日(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26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利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
  •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衛星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MEO衛星是全球組網的主力,他們不辭辛勞地繞著地球滿場飛,讓自己的聚焦點在地面畫著波浪線,以求覆蓋到全球更廣闊的區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星座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
  • 北鬥三號收官衛星成功發射,將為全球提供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三號系統繼承了有源定位和無源定位兩種技術體制,通過「星間鏈路」,即衛星與衛星之間連接「對話」,解決了全球組網需要全球布站的問題。北鬥三號在北鬥二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擴展功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同時在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昨天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組網衛星的「收官星」,至此,太空中,北鬥三號系統30顆組網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步走」戰略任務圓滿收官。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8月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師陳金平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北鬥導航與gps哪個好
    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 。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開始啟動研發,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到今天北鬥三號的全面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終於不用再遭受雪銀河號的恥辱。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與北鬥二號的區域導航相比,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的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為此,西安分院研製團隊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攻關,攻克了幾十項核心關鍵技術。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有哪些重大的意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自1994年開始預研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完成全部組網星座發射任務,正式建成!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主席正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個時間節點選的別有深意,7月31日,明天就是八一建軍節,說明我們的北鬥系統已經可以作為軍用,我們的安全將更有保障。
  • 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全球定位精度10米、亞太地區5...
    這是展區內展出的北鬥衛星導航全球組網星座系統模型。(千龍網軍事頻道記者 馬群 攝)(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系統服務區為全球,定位精度為水平10米、高程10米據介紹,目前北鬥系統在軌衛星和地面系統工作穩定,經全球範圍測試評估,系統性能滿足預期,具備全球服務能力。
  • 關於北鬥定位系統和「北鬥地圖APP」,你應該了解的幾點
    三.目前有哪些主流的衛星定位系統?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導航在很多手機的設置裡直接被叫成GPS。 實際上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是美國軍方部署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由於衛星數量比較多,並且最早實現全球覆蓋的衛星定位系統。目前GPS在全球終端上的使用率接近100%。所以很多手機的定位系統也會被簡稱為GPS。
  • GPS只要24顆衛星就能覆蓋全球,為何北鬥需55顆?差距在哪裡
    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也是其中之一,不管你身在何處,只要下載一個小小的地圖軟體,打開網絡與定位,即便是身處異國他鄉,也能輕鬆找到目的地。為什麼美國的GPS只要24顆衛星?此前在全球知名的衛星導航系統,主要以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為主, 如今,隨著北鬥的問世,我們在使用衛星導航時,不再受到約束。
  • 中國北鬥,你到底了解多少?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令GPS失色!
    基於北鬥的技術,我們可以捕捉到幾毫米的位置,一度可以傳遞極致的精準時間,精密到幾百萬年只差一秒。北鬥已經構成了一個環繞地球的導航星座,分別由三十個北鬥三號衛星、十五顆北鬥二號衛星,以及許多個試驗衛星和備份星共同在軌組成。它們各自飛行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太空軌道。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看到衛星,但智慧型手機的內置晶片無時無刻不再接受著北鬥發出的信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舉行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上午10點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儀式。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究竟意味著什麼?和世界其他導航系統相比,中國北鬥有哪些突出的優勢,又將如何更好服務全球?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開通:千億產業化落地疾行2020年對於整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而言,都是一個有歷史性意義的年份。2020年6月23日,伴隨最後一顆靜止軌道衛星(GEO)成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高精度定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面對疫情暴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快速響應,融入多項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測量標繪工作迅速完成;基於北鬥的無人設備,既能運送醫用物資又能實現防疫作業……北鬥馳援,讓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與信心更足。
  • 北鬥定位精度超GPS!華為手機將現「亞米級定位」,基於北鬥衛星
    眾所周知,GPS是最早伴隨我們生活的衛星導航系統,GPS在1964年投入使用之後,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達98%的24顆GPS衛星全部發射完成。除了GPS以外,還有格洛納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和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能為人們提供導航服務,只不過沒有GPS更強大、覆蓋範圍更廣,但是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斷發展,打破了GPS在衛星導航領域的領先優勢,GPS第一的地位將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