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
2019年對於韓國電影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正值韓國電影100周年之際,坎城電影節為韓國電影行業工作人員和韓國人民送上了一份大禮。
那就是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金棕櫚大獎。
這是韓國電影拿下的第一個金棕櫚獎,也是繼2018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之後亞洲電影再一次榮獲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寄生蟲》由韓國著名導演奉俊昊執導。
對於奉俊昊,可能很多國內的小夥伴並不是很熟悉,但提起他的作品或許大家都有所耳聞。
就比如說《殺人回憶》、《漢江怪物》和《雪國列車》。
其中《殺人回憶》更是讓奉俊昊一舉拿下了第2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國內豆瓣也給出了8.7分的高分,位列Top250排行榜第123名。
不少影迷評價韓國電影「文有李滄東,武有奉俊昊」,足見其地位之高。
而這部《寄生蟲》也不負眾望,在坎城電影節一經上映場刊評分便高達3.5分,受到了評審團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再加上國內一些影評人老師的推崇,豆瓣評分更是不俗,9.2分的綜合評價,其中五星好評達到了67.5%。
其實整體看來,《寄生蟲》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具備坎城電影節的賣相。
因為以往入圍坎城電影節的作品總是晦澀難懂,意味深長。
而這部《寄生蟲》雖然也充滿了對於社會問題的隱喻,但相對來說比較商業化,這也讓它的坎城之旅更加傳奇。
故事圍繞著兩個身份、地位、背景都差距懸殊的家庭展開。
生活在簡陋地下室裡的基澤一家,四口人幾乎都是無業游民,身為一家之主的基澤更是整日遊手好閒。
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基宇通過同學的推薦來到富豪樸社長的家裡應聘家教。
為了應聘成功,他為自己編造了一系列豪華履歷,就連文憑也是偽造的。
自此,這兩個天差地別的家庭便被捲入一連串的意外事件當中。
經常觀看韓國電影的小夥伴都知道,先歡樂,後悲傷,這是眾多韓國電影一貫的作風。
這部《寄生蟲》也不例外。
電影的前半段以歡樂為主,基澤一家人為了「寄生」在樸社長家裡「不擇手段」。
甚至從一開始的基宇被僱用,變成了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樸社長僱用。
可隨著一場大雨的衝刷,電影的基調也隨之改變。
先前的歡樂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盡的悲傷。
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觀眾的心情反差巨大,不免跟隨著片中人物的經歷發生變化。
就像我們常說的「先給一個巴掌,再給一個甜棗」,這部電影則是「先給一個甜棗,再給一個巴掌」,這種感覺讓人難以釋懷。
導演奉俊昊近些年來的關注點始終在階級差異和階級矛盾上。
在《寄生蟲》裡,這個社會問題被表現得更加明顯。
樸社長的小兒子多頌明明在繪畫方面沒有什麼天賦,卻被父母當成天才。
基宇和妹妹基貞明明能力很強,卻始終受困於貧窮,抬不起頭來。
可見階級的差異不僅體現在成年人身上,在孩子身上也一覽無遺。
似乎窮人家的孩子不管多麼聰明都無濟於事,富人家的孩子哪怕再愚鈍也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或者說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看到這兒,有的小夥伴可能會憤憤不平,包括小麥也想問一句:憑什麼?
然而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社會,這就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真相。
那麼片名「寄生蟲」所指代的究竟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呢?
有人說表面上指代的是基澤一家代表的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實則是指代樸社長一家代表的上層人士。
就個人而言,小麥覺得一半一半,因為這兩個家庭的行為都不能讓人苟同。
基澤一家人為了生活苦苦掙扎,他們的遭遇固然讓人同情,可從一開始,他們的做法就大錯特錯了。
我始終堅信每個人所擁有的一切都應該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而不是依靠耍小聰明、不擇手段。
基澤一家四口四肢健全,然而影片開始,他們遊手好閒,全然沒有想要改變的意思。
直到基宇的同學帶來了樸社長家招聘家教的消息,他們才覺得機會來了。
偽造的文憑,編造的履歷,赤裸裸的欺騙。
趁著樸社長一家人不在家的時候,在豪宅裡狂歡,享受著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包括後來一家四口全部受到樸社長的僱用,也都是因為女兒基貞精心設下的騙局。
正因如此,基貞的死才讓人惋惜不已,她是一家人中最聰明的一個,最後也背負了所有的罪孽。
憑藉她的才能和聰穎,如果腳踏實地,從事正經職業,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可惜她把自己的能力全都用在了歪門邪道上,小聰明又怎能滴水不漏、瞞天過海呢?
在社會中,我想很難達到身份地位、財富都人人平等的程度。
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讓別人看不起,我想這就是一種平等。
而樸社長一家,他們自認高人一等,看不起窮人,是整個社會的「寄生蟲」,這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上層人士的其他感官都很遲鈍,唯獨嗅覺十分靈敏。
基澤一家剛剛在樸社長家裡全員入職,就被多頌識破了。
他們以為是廉價的生活用品散發出來的氣味導致穿幫,其實不過是因為舉手投足之間的氣質出賣了他們。
基宇曾多次詢問家人和樸社長的女兒多惠,自己站在這一群上流人士中間違和嗎?
為什麼?因為他對於自己偽裝的身份並不自信。
在樸社長家裡工作之後,基宇無時無刻不帶著朋友送來的那塊「鎮宅石」,哪怕睡覺也要抱著。
為什麼?因為他害怕自己偽裝的身份會穿幫,或者說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偽裝下去,他不安心。
可見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階級的差異在他們的思想裡全都根深蒂固。
他們不曾想過,同生為人,哪裡有尊卑貴賤之分?
富人就可以為所欲為,窮人就必須苦苦掙扎嗎?
憑什麼,又為什麼。
就像影片結尾,當基宇將那塊「鎮宅石」放進水池裡之後,才發現它與其他石頭並沒有什麼不同。
也暗示了當你脫下華麗的外衣,或者洗盡鉛華,人與人的本質相差不大。
如果階級差異難以改變,窮人如何得到尊重?我想很簡單。
用你的能力和實際行動告訴那些所謂的上層人士,你值得尊重。
(本文由小麥撩電影原創,如需借鑑,請務必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