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發放1000萬「數字紅包」 數字貨幣應用場景再拓展(附產業鏈圖譜)
日前,據了解,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結合本地促消費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人民銀行開展了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據悉,本次試點由深圳市羅湖區出資,通過抽籤方式將一定金額的資金以數字人民幣紅包的方式發放至在深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社會公眾可持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在有效期內至羅湖區指定的商戶進行消費。
今年以來,央行數字貨幣(DCEP,下稱「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工作不斷進行中。據統計,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在深圳、成都、蘇州、雄安、成都以及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而此次深圳市政府聯合央行開展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進一步擴大了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應用場景。
數字貨幣市場分析
數字貨幣包括普通加密數字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加密數字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可用於兌換法定貨幣,購買某些商品、服務或作為投資工具,比特幣即屬於典型的加密電子貨幣,其主要特徵有:交易成本低、交易速度快捷、高度匿名性、貨幣數量固定等。數字貨幣與電子貨幣、虛擬貨幣有顯著不同。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數字貨幣產業鏈上遊環節看,發行包括晶片和基礎技術行業、銀行IT行業,包括數字加密和網絡安全、銀行核心系統、銀行IT系統。中遊為投放環節,主要包括數字貨幣錢包。下遊為流通環節,主要包括支付終端行業,包括ATM和智能POS機領域。數字貨幣主要應用場景為大額支付端、現金數位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央行數字貨幣錢包可以實現查詢、支付、存儲與轉移等基本功能。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運營分為兩種模式:①帳戶行模式:與銀行帳戶直接綁定;②錢包服務商模式:由錢包服務商創建與運營。
目前,A股相關上市公司掀起了數字貨幣有關專利申請熱潮。廣電運通、朗科科技、飛天誠信、四方精創等多家上市公司爭搶專利申請先機。廣電運通此前宣稱,公司針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相關研發正在進行中,「針對數字貨幣,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助設備上數字貨幣與銀行帳戶貨幣之間的兌換。」廣電運通透露,公司已申請數字貨幣硬體錢包外觀專利。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字貨幣應用場景
現金數位化
商業銀行與央行間流通的準備金和貨幣市場的現金一直是流動性的關鍵,如今,數字貨幣重點在「兌換」,解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自上而下來看,為保證數字貨幣發行和回籠且不改變央行貨幣發行總量,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和數字貨幣之間有等額兌換機制:在發行階段,中央銀行扣減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等額發行數字貨幣;在回籠階段,中央銀行等額增加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註銷數字貨幣。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再向市場以類似的方式來發放和回收數字貨幣,同時銀行間和市場間也可以進行數字貨幣的兌換。若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數字貨幣不是被某一機構「發行」出來的,而是公眾在用手裡的現金「兌換」出來的。因此,傳統上實物貨幣受制於印鈔造幣環節的問題得以解決,數字貨幣的「印鈔造幣」可以瞬間完成,使得交易環節對帳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同時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貨幣創造、記帳、流動等數據的實時採集,為貨幣的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
大額支付端
目前各國都在積極開展數字貨幣批發端大額支付系統,大多基於區塊鏈技術。批髮型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已有幾個項目正在推進,原因之一是部分央行的大額支付系統已進入技術生命周期的衰退階段,所使用的計算機語言和資料庫設計已經需要淘汰。基於區塊鏈的新型支付系統用於大額支付,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參照Ubin項目的數字存託憑證模式,無需借助類似網聯支付平臺這樣的中間渠道,各家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在金融專網中構建對等網絡的方式,以統一的區塊鏈網絡連接起來,開展支付清算。考慮到目前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性能還在演進的過程中,清算業務宜在批發層面展開。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