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影市迎賀歲首個高潮 《智取威虎山》奔7億
徐克執導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上映兩周之後票房突破7億元,成為賀歲檔目前為止最大的贏家;而在影迷雲集的豆瓣網和時光網上,該片也是近一年來少數評分超過7.5的影片之一。(文匯報1月8日)
羊年賀歲檔,香港武俠片導演的電影,出奇的火紅和大賣,讓淡出公眾記憶30多年之後楊子榮智鬥座山雕的故事,再度成為影院放映和觀眾談論熱點,筆者的同事和親戚朋友,凡看過的,從年長者到年輕人,無不津津樂道,影片從口碑到票房,遠大於之前大張旗鼓推介的《一步之遙》《太平輪》等影片。
比起其它的賀歲片,這部舊題材新製作的電影,儘管沒有對人物進行解構和顛覆,依然受到廣大成年觀眾的喜愛,還博得許多青少年觀眾去觀影,影片有槍林彈雨亦有刀光劍影,有軍民情深也有俠之豪情,觀眾的買帳,不是因為「麼哈麼哈」「甩個蔓兒」之類的黑話新鮮好玩,抑或劇情讓人熱血賁張、特效炫酷的異常刺激,最重要,還在觀眾的切身感受,影片讓長輩們看得熱淚盈眶,讚嘆「楊子榮就是我們那個年代的超級英雄」,讓年輕一代觀之受到靈魂洗禮,「原來穿軍裝的武打更陽剛」「原來我們的英雄也那麼帥」,懂得過去戰爭年代的殘酷和艱難困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由此證明,一部英雄傳奇題材的電影,在今天觀眾審美情趣不斷變化的態勢下,如何拍攝的叫好又叫座,又如何去創新和提升。
徐克是高明的,面對越來越年輕的消費群體,吸取傳統英雄主義題材,用3D的手法,把半個世紀前人們耳熟能詳的英雄,還原在大銀幕上,詮釋在廣大觀眾面前,該片在核心價值取向上,遵循了原著,正面人物沒有「高大全」的去表現,而反面人物淋漓盡致的特徵刻劃,幫助觀眾,從正面理解那個時代英雄的人生選擇;同時影片的高明之處,通過一頭一尾兩處現代情節的增加,讓赴美求學的韓庚,擔負起了讓歷史與當下觀眾對話的職能,結尾處假想中的那頓團圓飯,用當代人的眼光,與歷史上的英雄實現精神互通,所以影片不僅突出歌頌了個人英雄主義,還蘊含對上一代人苦難和犧牲的銘記,幫助讓今天的年輕人理解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時光。
當下的時代,仍需要英雄的故事,需要用英雄題材來滋養民族心靈,振奮大眾精神。無論時代變遷、歲月怎麼樣流逝,大眾對於經典價值觀的需求,都是文藝作品永恆的擔當與追求。70年後的今天,英雄楊子榮重回大銀幕,推動《智取威虎山》受熱捧,說明尊重、滿足和守護觀眾對經典價值觀的需求,在今天仍然應當是文藝作品的責任和使命。
銀幕需要英雄,時代呼喚英雄,當下的時代,中國的電影,還包括其它文藝創作和舞臺演出,太需要這樣源於生活、激勵人心的「英雄頌歌」,由此可見,影片的大賣不足為奇。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