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智取威虎山」

2020-12-12 史海鉤沉崢嶸歲月

危機四伏的林海雪原

東北的西滿和北滿,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土匪窩子。

日本投降後,蔣介石為了與中共爭奪東北,大力收編東北各地的土匪。

這些被收編的土匪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的「先遣軍」、「救國軍」,充當了蔣介石搶佔東北的急先鋒。

東北深山老林

1946年開始,東北的土匪日益猖獗,成為事關中共在東北生死存亡的心腹大患。

以林彪為首的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和東北局痛下決心,投入主力部隊展開大規模的剿匪作戰……

提到東北的匪患,較年長的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著名的八大樣板戲之一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

「座山雕」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真正的名字叫張樂山,在土匪內部人稱「三爺」,出身於北滿一個三代慣匪世家。

《智取威虎山》劇照

抗戰勝利後,張樂山被國民黨委任為「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以張樂山為首的匪幫長期流竄於牡丹江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我東北野戰軍曾多次進剿,給張樂山匪幫以沉重打擊。

但陰險狡詐的張樂山詭計多端,多次僥倖逃過我軍的追剿。

張樂山帶領少數土匪,潛藏於海林縣北夾皮溝深山老林中的蛤蟆塘。經常晝伏夜出,襲擾我軍,殘害百姓,氣焰十分囂張。

《智取威虎山》劇照

智擒「座山雕」

為徹底剿滅這股頑匪,我牡丹江軍區二團直屬偵察排排長楊子榮奉命帶領小分隊進入茫茫的林海……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作戰機智勇敢,是我軍著名的偵察英雄。

英雄楊子榮

1947年1月中旬,楊子榮帶領孫達德等5名戰士,進入海林縣夾皮溝山一帶。

為了迷惑敵人,他們裝扮成土匪模樣,冒充已經被我軍擊斃的匪首關山虎的殘部。

當楊子榮一行頂風冒雪進至蛤蟆塘附近時,遭遇了十幾個假裝成「伐木工人」的土匪。

英雄虎膽的楊子榮臨危不懼,若無其事地湊上前去,用他非常熟悉的黑話,與其中的一個姓孟的土匪頭目攀談起來……

為了取得土匪的信任,楊子榮還故意大煽大叫地與土匪們爭吃搶喝,吹鬍子瞪眼,活脫脫一副「慣匪」的模樣。

《智取威虎山》劇照

敵人果然中計了。

第二天,在對楊子榮一番黑話試探之後,一個被稱為「劉連長」的土匪頭目帶著楊子榮等人上了威虎山……

楊子榮一行跟隨土匪,在大雪沒膝的深山老林裡,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穿過土匪的三道警戒哨卡,終於來到了深藏於原始森林中幾十裡地遠的土匪老巢。

楊子榮向手下幾個久經沙場的戰士一使眼色,意思是叫他們看住身邊的土匪,自己與孫達德、魏成友摸進匪首張樂山住的地窩棚……

直到楊子榮出其不意地將黑洞洞的駁殼槍槍口頂在張樂山的腦袋上,這個惡貫滿盈的土匪頭子才如夢方醒……

在戰友們的配合下,楊子榮智取威虎山,將這些「漏網之魚」一網打盡。

《智取威虎山》劇照

遺憾的是,這位足智多謀的孤膽英雄,在後來圍殲土匪丁煥章、鄭三炮的戰鬥中,

因手槍槍栓在極寒的氣溫下意外凍結,無法擊發,被敵人趁機開槍擊中胸部,英勇犧牲,年僅三十一歲。

楊子榮犧牲後,被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授予「特等偵察英雄」、「戰鬥英雄」等光榮稱號,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為「楊子榮排」。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當月犧牲
    [摘要]關於「威虎山之戰」的規模,徐克演繹成20多人的解放軍分隊全殲千人匪幫;小說《林海雪原》略下降,座山雕手下大約兩百人;而真實的歷史上,楊子榮只不過帶了5個人,座山雕手下更不過20人。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 《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歷史原型
    相信大家都觀看過由張涵予和梁家輝等人飾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的解放軍偵察員楊子榮的高大光輝形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這個人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真實的英雄人物。 楊子榮(1917年——1947年),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
  • 《智取威虎山》中角色的歷史原型人物分別是誰
    電影《智取威虎山》讓人印象深刻,智鬥土匪的故事再次引發了懷舊熱潮。楊子榮、座山雕、203、八大金剛等名字讓現代年輕人也倍感興趣。那麼這些人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或者說他們的歷史原型又是什麼樣的呢?《林海雪原》小說作者曲波就曾去找座山雕長聊過,他小說中的很多素材就來自於座山雕的口述,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說和影視劇,都是有客觀真實的創作基礎的,雖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也不是胡亂編造。說到《智取威虎山》,不得不提神秘的203。203真名少劍波,他的歷史原型人物其實就是小說作者曲波本人。
  • 在美國看《智取威虎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說了半天,《智取威虎山》在大洋彼岸的反響究竟如何呢?先從排片上來看,雖說AMC官網上說1月9日才上映,實際上很多人都反映早就可以在AMC先睹為快了。我1月7日查的排片表,《智取威虎山》尚被列在「Coming Soon(即將上映)」之列,但旁邊又顯示當日在AMC最黃金地段的時代廣場店有五場排片。
  • 歷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
    【編者按】       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楊子榮和座山雕       先介紹一下本文的兩大主人公:楊子榮和座山雕。
  • 智取威虎山中的土匪原型(1)
    都說想重溫一下東北剿匪到底怎麼一回事,可能一說到這兒很多人就知道了今天要說的主題,今天要說的這部戲就是徐克拍的智取威虎山!其實這部戲拍了兩年,上映不滿一周票房已經斬獲3億元了,但是我個人我很討厭用一個電影的票房來衡量一個電影的成功與否,其實對於這部有很多媒體評價為商業樣板戲的智取威虎山,也有很多影評人打出高分,比如說有人講了說像3D、像偶像、像明星、像開坦克的土匪、像滑雪等等!
  • 《智取威虎山》東北土匪是真實的嗎?土匪必修課程是什麼?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裡,203帶領的小分隊為了解放牡丹江,所以和許大馬棒、座山雕等土匪進行了很多鬥爭。而裡面東北土匪的兇猛、狠心也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電影裡的土匪是不是真實的呢?電影裡的威虎山頭子「座山雕」的原型是張樂山,被抓時70多歲,還能在雪地裡快速奔跑。而「威虎山」裡也沒有這麼多人,但土匪的兇猛可比影視作品裡大的多,戰士楊子榮能隻身一人前往這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能力。而在當時土匪的必修課程有槍法、武術、黑話,要是和人交流一句黑話都聽不懂,就會馬上被人殺了。
  •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話是什麼意思?
    在「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許多片段精彩絕倫,其中楊子榮打虎上山與土匪使用黑話對話的片段尤其扣人心弦,可以說看過一次,牢記終生。無論是看舞臺京劇《智取威虎山》還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觀眾在敬佩楊子榮英雄虎膽的同時,也對那些黑話感到困惑,什麼「天王蓋地虎」、「一座玲瓏塔,面向青寨背靠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黑話中又有什麼門道呢?
  • 《智取威虎山》:紅色經典?這還是徐克的江湖
    《智取威虎山》:紅色經典?你可以將之放在古代,放在未來,主角也可以是大俠,或是香港飛虎隊,敵人也可以是土匪,或者是黑幫。只要對故事背景略作改編,故事都可以成立。那是因為,影片首先有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戲劇核心。     新版的《智取威虎山》正是基於這樣一個核心,拓展開來。其實你仔細尋覓,還是能從其中找到很多徐克電影的影子。片中楊子榮的豪氣與勇敢,更像是一個快意恩仇的大俠。
  • 這才是《智取威虎山》的英雄和土匪,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說到《智取威虎山》,很多人就會想到徐克拍攝的電影,動作火爆,故事精彩,深受不少人的歡迎。《智取威虎山》,源自曲波所著小說《林海雪原》。《林海雪原》裡的威虎山雖是個虛構的土匪山寨,但裡面的不少人物,像楊子榮、少劍波、座山雕等等都是有原型的。
  • 毛澤東與《智取威虎山》的那些事兒
    1967年,毛澤東觀看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後接見全體演員近期,香港導演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上映後可謂叫好叫座。回顧歷史,毛澤東也很愛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對楊子榮這個角色喜愛有加。毛澤東曾為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改唱詞毛澤東喜歡看京劇,最早一批現代京劇裡面有《智取威虎山》,這個戲毛澤東到現場去看。他很喜歡這部戲,喜歡楊子榮這個角色。楊子榮「打虎上山」有一段唱,唱詞是:「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天換人間」。
  • 【大家】香港的革命敘事與《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新編
    因此,《智取威虎山》的結尾,韓庚對「爺爺」等前輩進行了血統追認,並對其他「革命英雄」的致敬和祭奠,與同類美國大片具有幾乎一致的底色。從政治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表達了,大陸的當代中國人無論身在全球何處,仍然是「革命」的後代。那麼,為何不說樣板戲的《智取威虎山》、1960年的老電影以及1978年之後比比皆是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影不也表達了同樣的主題意蘊嗎?
  • 《智取威虎山》歷史原型中 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20多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威虎山,每座威虎山上的人數其實不大一樣。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激烈的打鬥場面,飛機大炮、坦克機關槍連環出動的震撼效果,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剿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座山雕一眾土匪共20餘人,楊子榮帶著5個人智取了威虎山,據當時報導沒費一槍一彈。
  • 戲劇"智取威虎山"文革前已創作 原名"林海雪原"
    1964年,改名為《智取威虎山》的這部現代戲在北京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上正式演出。江青覺得這部作品基礎好,因此給予了親自指導「關懷」,毛澤東也在北京觀看了這部劇。該劇由此被不斷打磨,經歷了將近3年的集中修改加工。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社論,《智取威虎山》位列八部「革命樣板戲」之首。1968年,《智取威虎山》被確定成為八個「樣板戲」電影計劃中的第一部。
  • 《智取威虎山》太精彩,近代史上真有楊子榮這個傳奇人物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比起各個版本的《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影視劇裡,那位威風八面的「偵察英雄楊子榮」來,真實的楊子榮,乍一看樣貌十分普通。而他的身世,更是那個時代,多少戰士入伍前的苦難縮影: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生,山東牟平縣嵎峽河村人。
  • 《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歷史上確有其人,此人有三絕
    本文由夫子歷史獨家發布,歡迎翻閱往期文章~《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歷史上確有其人,此人有三絕說起智取威虎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它曾經以樣板戲,還有電影的藝術形式呈現給大家這雖然是一個故事,但是在歷史上的確是有座山雕這個人,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座山雕,他的真名叫張樂山,在1882年的時候出生在山東省泰安,他的祖上三代全都是土匪,兄弟七人之中他排行第三。
  • <<智取威虎山>>大賣說明啥?
    【相關新聞】影市迎賀歲首個高潮 《智取威虎山》奔7億  徐克執導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上映兩周之後票房突破7億元,成為賀歲檔目前為止最大的贏家  徐克是高明的,面對越來越年輕的消費群體,吸取傳統英雄主義題材,用3D的手法,把半個世紀前人們耳熟能詳的英雄,還原在大銀幕上,詮釋在廣大觀眾面前,該片在核心價值取向上,遵循了原著,正面人物沒有「高大全」的去表現,而反面人物淋漓盡致的特徵刻劃,幫助觀眾,從正面理解那個時代英雄的人生選擇;同時影片的高明之處,通過一頭一尾兩處現代情節的增加,讓赴美求學的韓庚,擔負起了讓歷史與當下觀眾對話的職能
  • "智取威虎山3D"曝主演 佟麗婭飾衛生員"小白鴿"
    "智取威虎山3D"曝主演 佟麗婭飾衛生員"小白鴿"   203剿匪小分隊合影劇照,紅圈為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  徐克執導的影片《智取威虎山3D》開拍近一個月,關於電影陣容的各種猜想報導層出不窮。
  • 《智取威虎山3D》曝病毒視頻 主演集體賣萌
    這樣的景象也激發了不少網友的「神吐槽」才華:「喂,你們演的是《舌尖上的威虎山》嗎?」  《威虎山3D》主演賣萌對暗號 網友神吐槽:簡直是「舌尖上的威虎山」  電影《智取威虎山3D》日前發布一款前導預告片,其中「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的經典臺詞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感慨。
  • 上海京劇院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重慶演出信息
    《智取威虎山》的第二稿在結構上保留了1958年演出本的原有基礎,僅刪去了定河道人上山當面指認楊子榮的情節,在壓縮個別反面人物戲的同時,稍微加強了楊子榮、少劍波的唱念做打,從整體上來說仍顯粗糙。在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毛澤東觀看了《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