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

2020-12-12 澎湃新聞

       【編者按】

       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楊子榮和座山雕

       先介紹一下本文的兩大主人公:楊子榮和座山雕。這兩人有名到連《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都記載了他們的生平。

       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3歲時隨父母闖關東,先後在鴨綠江上當船工,在鞍山、遼陽一帶當礦工,因此對東北的三教九流、風俗人情、行幫黑話等都有所了解。1943年春,因反抗日本工頭,被迫跑回山東老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同年10月隨部隊開赴東北,被編入牡丹江軍區第2團某部炊事班當戰士,不久調到戰鬥班當班長。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在戰鬥中的突出表現,榮立特等功,並被團裡評為戰鬥英雄,後提升為偵察排排長。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原籍山東昌濰,兩歲時隨堂兄到牡丹江,15歲進山當土匪,18歲便當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偽滿三個時期。此人老謀深算,詭計多端,在匪徒中頗有聲望,內部人稱「三爺」。當年,張作霖和日軍都曾想消滅他,但都沒成。日本投降後,他接受國民黨的委任,當上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劇照

原來座山雕手下只有20多人

       關於「威虎山之戰」的規模,徐克的電影將其演繹成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座山雕千人匪幫的「抗匪神劇」,激烈到連坦克這樣的重武器都用上了;小說《林海雪原》的規模略有下降,座山雕手下大約有兩百人左右;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楊子榮只不過帶了5個人,座山雕手下更不過僅在20人左右。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是如此記載的:

       1947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五,楊子榮一行6人接到命令後,立即出發,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處開拔。

       他們在深山老林裡一連轉了好幾天,才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裡住著十幾個人,樣子像是伐木工人。楊子榮先是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難,走投無路,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開始沒人搭理,後來,一個自稱姓孟的工頭搭了腔,答應領他們去一個地方。他先從屋裡拿出一把鋸、一把斧子、一把小鐵鍬和一個盛著半桶苞米麵的小鐵桶,交給楊子榮等人,然後,把他們帶到了20裡外的一個空木棚子,交待了幾句後就走了。

       楊子榮他們在工棚裡一連等了兩三天,也不見孟工頭的影兒,僅有的一點兒苞米麵也吃完了,心裡不免有些著急,擔心情況是不是有什麼變化。正在著急的時候,孟工頭回來了,這回他把楊子榮一個人領到了附近的一個屯子,並在屯長家裡見了兩個人。兩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話試探,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實身份。一位自稱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稱為連長,兩人表示同意引薦楊子榮等人上山,並說要下山辦些酒肉,準備在山上過元宵節,等稟報「三爺」後,再來接他們上山入夥。

       兩天後,兩人如約來到楊子榮他們住的工棚。楊子榮讓戰士把兩個土匪給綁了,並假意解釋說:現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兩個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也沒太在意,就領著楊子榮他們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確實真夠狡猾的,一路上設了三道哨卡,當初要是派大部隊清剿,不論驚動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無影無蹤。楊子榮他們每過一道哨卡,都由兩個土匪上前搭話,然後,把崗哨也一塊綁了,一同押上山。過了第三道哨卡不遠,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當地人稱做「馬架房子」的木棚。

       楊子榮命令三個戰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帶領另外兩個戰士衝進棚子,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槍口對準土匪。棚子裡一共7個土匪,其中一個白頭髮、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就是臭名遠揚的「座山雕」。楊子榮命令戰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幾個土匪一起綁了。

       這次剿匪可謂大獲全勝,沒費一槍一彈,端了土匪的老窩,活捉了陰險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楊子榮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海林鎮,當地老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東北日報》以《戰鬥模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為題,進行了報導,稱這次剿匪戰鬥「以少勝多創造範例」。團裡也召開慶功大會,給楊子榮記功,給其他戰士也分別記了功。

       座山雕原來手下只有十幾個人。不過,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的另一篇文章「《智取威虎山》主角原型楊子榮」(曾載於《人民日報》)中,戰績變成了「一舉將『座山雕』及其聯絡部長劉兆成、秘書官李義堂等25個土匪全部活捉」。

       無論如何,座山雕手下最多也不過就二十多人了。相比楊子榮的6個人,這當然也算是以少勝多了。

       《智取威虎山》固然誇張,但在真實歷史中,楊子榮的確有著堪比神劇的傳奇表現。在杏樹底剿匪戰鬥中,楊子榮曾創下孤身一人勸降400匪徒的奇蹟。        

「智取威虎山」當月,楊子榮就犧牲了

       電影中的楊子榮自然是英勇無敵,充滿革命浪漫主義色彩,能殺死的子彈似乎還沒製造出來。但真實的戰爭是殘酷的,「智取威虎山」僅僅16天後,也在1947的2月,楊子榮同志就犧牲了,年僅30歲,而犧牲原因竟然因為是槍的扳機意外失靈。

楊家保留的楊子榮唯一一張遺照

       《解放軍報》2004年04月12日的文章《楊子榮犧牲的一瞬間》將犧牲過程寫的很清楚:

       1947年2月23日夜,楊子榮奉命帶領孫大德、魏成友等5名偵察員到當時的海林縣北部梨樹溝一帶偵察匪情。在深山,他們發現有火星閃爍,走近發現了一處被當地人稱為「馬架子」的窩棚。通過偵察、分析,楊子榮意識到,這是一股殘匪的據點。他果斷地命令孫大德等人把皮大衣上的毛皮撕下來裹在腳上以減輕踏雪的聲響。

       當他們以扇形隊列包圍「馬架子」時,「馬架子」的門突然開了,借著雪地裡微弱的亮光,楊子榮發現有個人背著槍出來解手,行動十分警覺。就在那人轉身走回「馬架子」的時候,楊子榮用手勢指揮幾名偵察員各守「馬架子」一側,自己突然起身,順坡而下,衝到「馬架子」跟前,一腳把門踹開同時大喝一聲: 「上。」便巧妙地以「馬架子」旁的一棵大樹為「掩體」,把槍口對準了睡夢中的群匪。

       一切都發生在瞬間。「馬架子」裡的敵匪劉維章等人從睡夢中驚醒,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楊子榮便扣動了扳機。但是,槍卻遲遲沒響。這時,一發子彈從楊子榮側前方打來,正中楊子榮的左胸。緩過神來的群匪從「馬架子」裡瘋狂向外射擊,門被火舌封住了。楊子榮明白,決戰的時刻到了,他後退幾步,使出最大的力氣向偵察員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連窩端!快點結束戰鬥!」話剛說完便倒在血泊中。

       偵察員魏成友幾步躍上了「馬架子」頂部,從腰間拔出了兩枚手榴彈,順著 「馬架子」的煙筒擲了下去。爾後順勢從頂上滾落到雪地上。隨著「轟」地一聲巨響,「馬架子」頓時成了墓穴,6名敵匪血肉橫飛。

       一場小小的戰鬥就這樣結束了,然而,令人扼腕嘆惜的是,偵察英雄楊子榮卻因槍的扳機意外失靈,而被敵匪罪惡的子彈擊中,這一瞬間成為英雄永遠的一個遺憾!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智取威虎山》歷史原型中 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20多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威虎山,每座威虎山上的人數其實不大一樣。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激烈的打鬥場面,飛機大炮、坦克機關槍連環出動的震撼效果,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剿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座山雕一眾土匪共20餘人,楊子榮帶著5個人智取了威虎山,據當時報導沒費一槍一彈。
  • 真實歷史中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是如何活捉「座山雕」的?
    ▲影視作品中塑造的楊子榮形象楊子榮 犧牲時30歲從火頭軍到偵察英雄,曾一人勸降400餘名土匪京劇《智取威虎山》中「要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進威虎山」而廣為人們熟悉的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1月28日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 (今煙臺市牟平區)。
  • 歷史上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當月犧牲
    [摘要]關於「威虎山之戰」的規模,徐克演繹成20多人的解放軍分隊全殲千人匪幫;小說《林海雪原》略下降,座山雕手下大約兩百人;而真實的歷史上,楊子榮只不過帶了5個人,座山雕手下更不過20人。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 《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歷史原型
    相信大家都觀看過由張涵予和梁家輝等人飾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的解放軍偵察員楊子榮的高大光輝形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這個人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真實的英雄人物。 楊子榮(1917年——1947年),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
  • 《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歷史上確有其人,此人有三絕
    本文由夫子歷史獨家發布,歡迎翻閱往期文章~《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歷史上確有其人,此人有三絕說起智取威虎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它曾經以樣板戲,還有電影的藝術形式呈現給大家,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東北有一悍匪座山雕,他帶領著幾百號的土匪佔據在林海雪原之中,搶奪百姓,搶劫綁票,作惡多端。
  • 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犧牲後,家鄉卻一直以為他當了真土匪
    1958年,上海京劇院以《林海雪原》故事為藍本,將楊子榮孤身剿匪,生擒座山雕的故事搬上了舞臺,這就是著名的《智取威虎山》。遺憾的是,楊宗貴的母親到死也不知道,天天聽的樣板戲裡,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的英雄,就是自己的兒子。樣板戲裡的楊子榮楊子榮,山東牟平人,父親早亡,他從13歲起就孤身一人在東北闖蕩,當過紡織廠工人,幹過船工,被日軍抓走放到黑窯裡挖過礦,飄蕩十多年,對東北地區的三教九流、行幫黑話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1943年,楊子榮與日本工頭發生衝突,逃回山東老家,結了婚。
  • 智取威虎山,他活捉座山雕,英勇犧牲後,家鄉卻以為他當了土匪
    在生活磨難面前,精神上的堅強和無動於衷是我們抵抗罪惡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 洛克 《智取威虎山》是根據《林海雪原》中部分內容改編而成的革命現代京劇劇目,它塑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楊子榮、小常寶等等。尤其是楊子榮,血債還要血來償慷慨激昂,充滿了英雄主義。而這個名字也隨著《智取威虎山》與《林海雪原》被人們熟知,其實他也是有原型的。
  • 他被稱為「座山雕」,有三大絕技,卻被楊子榮活捉憋死獄中!
    他被稱為「座山雕」,有三大絕技,卻被楊子榮活捉憋死獄中!相信大家都是從《林海雪原》中了解到土匪頭子「座山雕」的,他一生歷經三個朝代,都沒有被剿滅,最後卻栽到了楊子榮手中,並且被活捉了。當然這些許都參雜有藝術成分,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座山雕」其實更具傳奇色彩。他本名張樂山,響噹噹的山東好漢,15歲就進山當起了土匪,平生有三大絕技,也正是因為這些絕技才能一次次化險為夷,從軍閥,日本人,土匪等等其他勢力中存活了下來。15歲就進山當土匪的張樂山,憑藉出色的能力和過人的膽識,2年後直接就當上了匪首。
  • 林海雪原寫傳奇——《智取威虎山》與英雄楊子榮的故事
    已擔任偵察班長的楊子榮在剿匪鬥爭中,善於總結經驗、快速摸清敵人動向。他還擅長化裝偵察,扮上相之後,連與他朝夕相處的戰友也認不出來。  此時,在海林縣北部,有一股土匪已在此盤踞數十年,為非作歹,匪首張樂山獨霸一方,人送外號「座山雕」。這「座山雕」詭計多端、槍法超群,在土匪中很有「聲望」,被各路土匪尊稱為「三爺」。
  • 《智取威虎山》提檔至12月23日公映 說說楊子榮英雄形象的進階
    1946年冬楊子榮來到東北牡丹江軍區二團副政委曲波領導下的203小分隊,在1947年初,率5名隊友化妝成土匪,在兩個真土匪帶路下深入林中活捉了「座山雕」及其手下共13人。當年2月19日的《東北日報》以《戰鬥模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為題對這場戰鬥做了報導。
  • 《智取威虎山》太精彩,近代史上真有楊子榮這個傳奇人物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比起各個版本的《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影視劇裡,那位威風八面的「偵察英雄楊子榮」來,真實的楊子榮,乍一看樣貌十分普通。而他的身世,更是那個時代,多少戰士入伍前的苦難縮影: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生,山東牟平縣嵎峽河村人。
  • 歷史上真實的「智取威虎山」
    以林彪為首的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和東北局痛下決心,投入主力部隊展開大規模的剿匪作戰……提到東北的匪患,較年長的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著名的八大樣板戲之一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座山雕」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真正的名字叫張樂山,在土匪內部人稱「三爺」,出身於北滿一個三代慣匪世家。
  • 楊子榮智鬥東北土匪窩子,老大座山雕被活捉後,下場成迷
    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部電影《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偵查員楊子榮接到上級交派的任務,前去東北土匪窩裡做臥底,然後將土匪頭子座山雕活捉。真實情況也確實是將座山雕拿下。座山雕伏法以後,結局怎麼樣了呢?
  • 活捉座山雕16天後,楊子榮犧牲了,到底是因為太過自信還是意外?
    所以雙方都陷入了僵局,這時的楊子榮竟然出人意料地高舉白毛巾,衝著山上的土匪不停地揮來揮去,這讓所有人都琢磨不著頭腦,原來楊子榮是在勸那些土匪投降,出人意料的是,兩個多小時後的僵持後,土匪竟然真的放下武器投降了。
  • 智取威虎山後,楊子榮半月內便死去,是遭遇不幸還是太過自信所致
    智取威虎山,想必很多的網友們都是看過的。由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與梁家輝飾演的座山雕在威虎山鬥智鬥勇,最後楊子榮贏得信任,並裡應外合,帶領著抗日小分隊深夜端了土匪們的老巢穴。可以說電影內容很炸裂。而現實中,其實這也是真實存在的。
  • 東北經典軍旅題材電視劇《林海雪原》,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特戰劇
    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英雄故事,就是我們熟知的「智取威虎山」,很多人可能看過《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但是電視劇和電影有著很大的差別,《林海雪原》是一部長達64集的連續劇,在故事情節方面,表現得更細膩。
  • 歷史上最真實的座山雕到底有多厲害,聽老兵談起,你就知道了!
    大家都看過由林更新,佟麗婭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有一個反派人物叫座山雕,這個人是個土匪頭子,很是兇狠,這個角色源於歷史,那麼歷史上的座山雕是什麼樣的呢?
  • 毛澤東與《智取威虎山》的那些事兒
    回顧歷史,毛澤東也很愛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對楊子榮這個角色喜愛有加。毛澤東曾為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改唱詞毛澤東喜歡看京劇,最早一批現代京劇裡面有《智取威虎山》,這個戲毛澤東到現場去看。他很喜歡這部戲,喜歡楊子榮這個角色。楊子榮「打虎上山」有一段唱,唱詞是:「我恨不得,急令飛雪化春水,迎來春天換人間」。
  • 楊子榮活捉座山雕後不久犧牲,當年打死他的土匪,下場會怎樣
    威虎山,森林茂密,奇峰聳立。夏季這裡是林木參天,密不透風,冬季則是皚皚白雪,一片茫茫林海。在這座深山老林裡,有一個老巢,那就是東北最著名的大土匪座山雕的家。
  • 楊子榮活捉座山雕後不久犧牲,當年打死他的土匪,後來怎麼樣了?
    威虎山,森林茂密,峰巒疊翠。夏天這兒樹木參天,密不透風,冬天這兒白雪皚皚,林海茫茫。深山老林中有個老巢,是東北最有名的大盜賊座山雕之家。山雕原名張樂山,山東泰安龍廷鄉苗莊村人,家中兄弟七人,張樂山排行老三,村民們都叫他「三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