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東北土匪是真實的嗎?土匪必修課程是什麼?

2020-12-12 老六閒談

在電影《智取威虎山》裡,203帶領的小分隊為了解放牡丹江,所以和許大馬棒、座山雕等土匪進行了很多鬥爭。

而裡面東北土匪的兇猛、狠心也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電影裡的土匪是不是真實的呢?

電影裡的威虎山頭子「座山雕」的原型是張樂山,被抓時70多歲,還能在雪地裡快速奔跑。而「威虎山」裡也沒有這麼多人,但土匪的兇猛可比影視作品裡大的多,戰士楊子榮能隻身一人前往這都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能力。

而在當時土匪的必修課程有槍法、武術、黑話,要是和人交流一句黑話都聽不懂,就會馬上被人殺了。

相關焦點

  • 智取威虎山中的土匪原型(1)
    都說想重溫一下東北剿匪到底怎麼一回事,可能一說到這兒很多人就知道了今天要說的主題,今天要說的這部戲就是徐克拍的智取威虎山!其實這部戲拍了兩年,上映不滿一周票房已經斬獲3億元了,但是我個人我很討厭用一個電影的票房來衡量一個電影的成功與否,其實對於這部有很多媒體評價為商業樣板戲的智取威虎山,也有很多影評人打出高分,比如說有人講了說像3D、像偶像、像明星、像開坦克的土匪、像滑雪等等!
  • 張涵予參演的《智取威虎山》把土匪的人物形象演的就像是真的土匪
    《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導演、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佟麗婭主演的賀歲諜戰動作電影。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講述的是解放軍一支驍勇善戰的小分隊與在東北山林盤踞多年的數股土匪鬥志鬥勇的故事。反派以八大金剛為首,八人的形象打破了以往反派死板的印象,透出一股「萌賤壞」的風格。
  • 智取威虎山:那些趣味橫生的東北土匪黑話,關鍵時刻能救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一說起行話我腦海裡出現的就是三爺「座山雕」。「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還能再經典嗎?東北人管土匪叫「鬍子」,管蛇叫「錢串子」,變卦叫「反幌子」,叫板叫「得瑟」,哆嗦叫「篩糠」,裝糊塗叫「打啞巴纏」。
  • 東北土匪的真實山寨
    徐克電影《智取威虎山》中,崔樂山的老巢背靠大山,山對面是鷹嘴峰,山勢極其險峻,而另一面則是一條大溝壑,只有一座橋可以通往裡面,這簡直就是一座超級堡壘,佔盡地理優勢,炮樓塔樓一應俱全,易守難攻,看似雄偉而又強大。
  • 這才是《智取威虎山》的英雄和土匪,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說到《智取威虎山》,很多人就會想到徐克拍攝的電影,動作火爆,故事精彩,深受不少人的歡迎。《智取威虎山》,源自曲波所著小說《林海雪原》。《林海雪原》裡的威虎山雖是個虛構的土匪山寨,但裡面的不少人物,像楊子榮、少劍波、座山雕等等都是有原型的。
  • 智取威虎山:那些經典而又趣味無窮的土匪黑話,你知道多少?
    《智取威虎山》是導演徐克執導的一部3D諜戰動作電影,由大腕明星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佟麗婭主演。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作為經典的紅色電影,《智取威虎山》講述了一個剿匪的故事,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臥底)潛入座山雕(悍匪)的匪窩威虎山,和少劍波(正義的小夥伴)裡應外合把座山雕消滅了。
  • 歷史上真實的「智取威虎山」
    以林彪為首的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和東北局痛下決心,投入主力部隊展開大規模的剿匪作戰……提到東北的匪患,較年長的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著名的八大樣板戲之一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智取威虎山》劇照抗戰勝利後,張樂山被國民黨委任為「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 智取威虎山,活捉座山雕,犧牲後,家鄉卻一直以為他當了真土匪
    1958年,上海京劇院以《林海雪原》故事為藍本,將楊子榮孤身剿匪,生擒座山雕的故事搬上了舞臺,這就是著名的《智取威虎山》。隨後,《智取威虎山》作為八個樣板戲之一,火遍了全中國,幾乎每個村鎮都知道了「孤膽英雄楊子榮」的名字,人人都能哼上幾句,「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童祥苓飾演的楊子榮然而這時候,山東省牟平縣的一個小山村,一位母親還在苦苦等待失蹤兒子的消息,她已經等了整整十三年。
  • 智取威虎山裡面那些趣味橫生的經典土匪「黑話」,你了解多少?
    大家想必都有看過《林海雪原》   這本書吧,裡面有一個經典的橋段叫《智取威虎山》,我們一般都是通過京劇的表演方式才知道裡面楊子榮和座山雕一眾土匪鬥智鬥勇的傳奇故事,香港知名武俠導演徐克將這段經典的故事搬上了熒幕,是由張涵予,林更新,梁家輝和餘男,佟麗婭等等主演的抗戰題材的3D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有很多經典的橋段,比如楊子榮打虎等等,但這部片裡面的一些土匪「黑話
  • 歷史上的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當月犧牲
    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 他曾智取威虎山 最厲害的是這樣武器 若轉行當土匪 東北永無寧日
    文革」時期,周恩來曾陪同美國藝術團團長詹姆斯觀看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詹姆斯看完之後當時就說「楊子榮就像西方的英雄佐羅,這個人物是你們樣板戲塑造的呢,還是真實的?」總理說是真的。於是詹姆斯非常想拜訪這位戰鬥英雄,但非常不幸的是那時楊子榮已經犧牲了。相比電影經歷,也許楊子榮的歷史原型楊宗貴的經歷會更吸引我們。
  • 《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歷史原型
    相信大家都觀看過由張涵予和梁家輝等人飾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影片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的解放軍偵察員楊子榮的高大光輝形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否存在過這個人物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這位真實的英雄人物。 楊子榮(1917年——1947年),原名楊宗貴,山東牟平人。
  • 威虎山:土匪首領曾是抗聯軍長與楊靖宇平級
    東北土匪大多烏合之眾打不過民團  通常在電視劇裡,最典型的東北土匪山大王形象是,講義氣,腦子活,腰插雙槍,手槍百步之外打蘋果百發百中。土匪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家每天快活的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官軍?那根本不用害怕,官軍來圍剿,每次都會正面形象的土匪手揮雙槍一槍一個,打的落花流水。
  •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話是什麼意思?
    在「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許多片段精彩絕倫,其中楊子榮打虎上山與土匪使用黑話對話的片段尤其扣人心弦,可以說看過一次,牢記終生。無論是看舞臺京劇《智取威虎山》還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觀眾在敬佩楊子榮英雄虎膽的同時,也對那些黑話感到困惑,什麼「天王蓋地虎」、「一座玲瓏塔,面向青寨背靠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黑話中又有什麼門道呢?
  • 《智取威虎山》太精彩,近代史上真有楊子榮這個傳奇人物嗎?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比起各個版本的《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影視劇裡,那位威風八面的「偵察英雄楊子榮」來,真實的楊子榮,乍一看樣貌十分普通。而他的身世,更是那個時代,多少戰士入伍前的苦難縮影: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生,山東牟平縣嵎峽河村人。
  • 歷史上真實的東北土匪有多兇殘?
    引言:土匪在中國很早就有,尤其是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土匪,其人數之多,分布之廣,影響之大,稱得上歷代之冠。這裡面又數東北土匪最有名。有人考證過,民國時期,東北土匪最多時有槍枝180萬條之多,這是什麼概念啊,這數量可相當於兩百個軍的裝備啊。
  • 《智取威虎山》歷史原型中 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20多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威虎山,每座威虎山上的人數其實不大一樣。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激烈的打鬥場面,飛機大炮、坦克機關槍連環出動的震撼效果,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剿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座山雕一眾土匪共20餘人,楊子榮帶著5個人智取了威虎山,據當時報導沒費一槍一彈。
  • 歷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楊子榮帶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
    【編者按】       近日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熱映,其中激烈的打鬥場面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20多人的解放軍小分隊全殲東北土匪座山雕一眾千餘人,十足抗匪神劇的架勢。但在歷史上,楊子榮等在該戰役中面對的東北土匪僅20餘人,楊本人也在「智取威虎山」僅16天後就因槍扳機失靈而犧牲在一場小戰鬥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綜合梳理公開史料,為您還原歷史上的"威虎山之戰"。       楊子榮和座山雕       先介紹一下本文的兩大主人公:楊子榮和座山雕。
  • 林海雪原寫傳奇——《智取威虎山》與英雄楊子榮的故事
    □ 錢慶國  1958年首演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是第一出展現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形象的京劇劇目。1970年在全國公映的彩色影片《智取威虎山》,是第一部被搬上大銀幕的「樣板戲」。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祥苓在京劇《智取威虎山》中,塑造了一個年輕帥氣、英姿颯爽的楊子榮形象,而現實中的楊子榮是否也如舞臺上這般模樣呢?  其實,真實的楊子榮是一位留著絡腮鬍子的大叔,而且他的戰鬥經歷比在文藝作品中更具傳奇色彩。
  • 東北經典軍旅題材電視劇《林海雪原》,楊子榮智取威虎山,特戰劇
    《林海雪原》的故事背景以東北解放戰爭為題材,中共的一個特別小分隊,與國民黨為首的幾股悍匪之間你死我活的戰鬥。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英雄故事,就是我們熟知的「智取威虎山」,很多人可能看過《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但是電視劇和電影有著很大的差別,《林海雪原》是一部長達64集的連續劇,在故事情節方面,表現得更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