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詩詞,肯定想到了唐宋。
唐詩宋詞,一首首美得讓人回味。確實,在中國詩歌的發展上,唐宋詩詞達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真可謂是煙波浩渺,燦若星辰,又繁若星辰。
這時候的名家百出,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杜牧、柳永、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他們都下了許多千古傳唱的名篇。而詩歌發展到現代,特別是五四運動以後,中國詩詞受西方文學的影響。開始探求新的發展方向,現代詩歌開始氤氳而生。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因而現代詩往往更追求美和意境的抒發。現代詩中有兩首詩,這兩首詩,不僅是新月派最具代表的兩首詩,也是現代詩中最美的詩。那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卞之琳的《斷章》。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是詩人徐志摩寫於1928年的一首詩歌。一首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的詩歌。
她的美不僅體現在詩歌的意境上。一首朗朗上口的現代詩,詩人聯想到了很多意象,又賦予比喻。仿佛讓我們站在康橋上,欣賞著美麗的風景,同時又思緒翩。色彩的搭配,雲彩、金柳、虹、清泉、星星等賦予色彩的搭配,讓詩歌構成一幅動人的山水畫,仿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她的美也體現在詩詞是一首動聽的音樂。朗朗上口的詩句,錯落有致的詞語,迴環復沓。押韻的韻腳、首尾呼應、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迴環呼應的結構形式。仿佛是一首現代音樂。
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是詩人卞之琳寫於1935年的一首詩歌,一首蘊含豐富、賦予人生哲理、朦朧美的詩歌。
短短的四句詩,卻美得不可開交。把自然的美和哲學的美達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統一。這是這首詩美的妙處,細數古今詩歌,這樣的詩歌並不多見。詩人避去了抽象的說明,而創造了象徵隱喻之美的畫面。可以說把現代詩美的表達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短短四句,卻畫中有畫。你在橋上看風景,構成了一幅畫面,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又構成了一幅畫面。兩者相互交叉,構成了一幅相對但又不獨立的畫面。這仿佛也是詩人思考的人生,一切不關聯的事物,仿佛又是那麼多關聯。
這兩首詩可以說是新月派最具代表性的兩首詩,也是筆者最喜歡的兩首現代詩。在現代詩中,美的讓人陶醉的詩並不多見,這兩首就是其代表。
總結:現代詩的發展史上,出現了很多優秀而又膾炙人口的新詩,戴望舒的《雨巷》、郭沫若《女神》、舒婷的《致橡樹》、北島的《回答》等。這些詩與《再別康橋》、《斷章》共同構成了優秀的現代詩。你認為哪些是最美的現代詩?歡迎留言評論!
註: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