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鷹
—
1976年生於江西南昌
現居北京宋莊
▼
風從東方來
——藝術家帥鷹的東方美學新圖式
文 / 林夜陽
帥鷹一直致力於探索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他將自己現階段的創作面貌歸屬於東方美學新圖式,以反傳統的手法來表現我們傳統文化的優雅意境,以其獨特強烈、自成一派的個人藝術風格,在藝術界嶄露頭角。
中國畫傳統圖式講究空、靜、素,他的很多作品系列則反其道而行之,跳出傳統窠臼和審美疲勞,將西方的抽象形式與東方的意境表達融合互洽,畫面滿、動、濃,繽紛絢爛,形式新奇,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他的一些作品系列,構圖豐富,線條動感跳躍,色彩明麗、豐盈靈動。既保留了傳統繪畫的溫潤含蓄,又將其推陳出新,賦予了時代審美與時尚感,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當代性藝術理念與繪畫語言,是對傳統美學語言的顛覆、推進與煥新。
《葳蕤》系列揉和了彩拓寫意的臻秀雅致和抽象流彩重複疊加的色域營造,畫面色彩明快張揚,綺麗輕透中飄逸疊加的視效,絢爛深邃又層次繁複,是個人風格鮮明當代東方美學新圖式作品。
《千江有水千江月》系列則繁盛豔麗、氣象萬千,於無形無相中,描繪出山巒疊嶂、雲蒸霞蔚的空闊、高遠,極目遠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畫外之境呼之欲出。
《吉光片羽》系列創造性地實現摺疊、透視、切割手段,以新的藝術形式和語言,探討如何用中國元素來闡述當下語境中的藝術形式,作品呈現的特殊的民族印記,和對傳統意境的解構再造,承載了個人對藝術、文化和自我的思考與理解。
《縱衡》系列用點、線、面、色彩、構成、節奏、秩序,來詮釋世界、萬物的規律,如水一樣清透柔和,層層交錯、變幻莫測,豐富前衛的視覺表達,東方哲學的意境,形成一種包羅萬象的藝術氣質。 在《縱衡》的世界裡,遠觀近看,各有千秋,像是衛星雲圖上的地面,或是從飛機俯瞰時,漸行漸遠阡陌縱橫的城市、農田、湖塘,最後剩下隱約的線條、模糊的塊磊。又或者,像纖維藝術構建的感觀觸覺,線條們毛茸茸鬧哄哄卻次落有序。
《風景這邊獨好》系列借用網絡符號創作,這是一個空前亢奮的時代,網絡觸鬚無處不在,一切新奇的玩意很快就會通過這些觸鬚傳達到世界每個角落,這風景美好奇異到不可思議——以獨特的繪畫技法和新奇的視覺表現,結合網絡表情符號和社會現實,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體現幽微而不可言說的秘密:我們總是在為一個最美好的時代顛狂。
帥鷹創作力豐沛,是位孜孜創作、步履不停的行動派,勤奮與才華相得益彰,帥鷹以繪畫及其它創作形式呈現出他的藝術世界,他還年輕,正在路上。
回頭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定的腳步抬頭有清晰的方向
Arthub x帥鷹
▼
Arthub:您是自學成才的藝術家,是什麼原因讓您成為一名職業的藝術家?
帥鷹:「自學成才」是一個非常中國語境的概念。的確,我並非學院出身,雖然從小跟當過美術老師的父親學畫畫,成長過程中卻從來沒想到要以此為職業。走上這條道路是機緣巧合,仿佛是命裡註定,根本原因還是熱愛和天賦,如同埋下了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生長。
Arthub:自我摸索的創作過程,遇見過比較深刻的瓶頸有哪些?
帥鷹:迄今我創作上有過兩次瓶頸期。
早期接觸了一些藝術圈「老炮兒」,多是視覺凝重暗黑、誇張狂野的表現主義風格,對比之下覺得自己太膚淺,也因作品「好看」被非議,創作時就刻意迎合、故作深沉,總覺得不夠好,很擰巴。我身體裡住著一個三歲的孩子,他好奇、多動、單純,內心世界多姿多彩,作品也自然而地傳遞著繽紛絢爛和歡快愉悅。後來我意識到,每個人都要做自己,不要試圖成為他人,藝術家尤其如此,千破萬破,唯我不破。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的作品被貼上「抽象」的標籤,我也自覺站隊抽象藝術家。隨著藝術見解的形成和創作的深入,漸漸意識到抽象並不是一個準確的描述。我一直在思考和實踐,致力於探索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運用當代性的視覺語言表現我們文化中圓潤、詩意的意境,探索能夠體現東方美學和人文精神的新形式和語言,在此理念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性創作。
我將現階段的創作面貌歸於東方美學新圖式——傳統圖式講究空、靜、素,我的很多作品系列則反其道而行之,跳出傳統窠臼和審美疲勞,將西方的抽象形象與東方的意境表達融合互洽,畫面滿、動、濃,色彩明麗、豐盈靈動,形式新奇、構圖豐滿。既保留了傳統繪畫的溫潤含蓄,又將其推陳出新,賦予了時代審美與時尚感,是當下正在發生的當代性藝術理念與繪畫語言,是對傳統美學語言的顛覆、推進與煥新。東方美學新圖式的定位,是有足夠文化自信和藝術自信的一次突破。
Arthub:您的畫面有一種水波紋的即視感,您是進行了一個怎樣的摸索過程,形成這樣獨特的繪畫風格?
帥鷹:這個說來話長了,可以追溯到小時候,看父親繪製當時農村家家戶戶都掛在中堂的玻璃匾,在老式家具上描繪各種喜慶圖案等,需要用到很多種材料,除了常規的繪畫顏料外,還有制鏡子的塗料、油漆,他還用棉花、樹枝做造型,自己砍竹子刻字匾等,不拘一格就地取材。
神奇與「好玩」,加上我天性就是個追新求變的人,以玩的開放心態挑戰既成觀念和規則,我不斷嘗試新技法,流彩、水拓、潑墨與手繪互洽,以及粘貼、製作等手段,採用各種材料「跨界合作」,以達到普通繪畫顏料和技法無法做到的視覺效果和質感,更好地服務於作品表現,豐富了藝術的面貌和創作手段,作品被評介:「汪洋恣肆的色彩效果、匪夷所思的形式感似乎全憑上帝之手打造」,畫面充滿靈動與靈性的美學欣賞體驗,形成現在這種獨特強烈的個人藝術風格。
未來希望將創作實驗延伸至裝置、雕塑、大地藝術等領域。
Arthub:《風景這邊獨好》系列運用網絡符號的表情,誇張的笑臉配上柔和的背景花卉,很詼諧、很矛盾,又引人深思。能和我們聊聊這系列的創作構思嗎?
帥鷹:結合自己的藝術語言,來創作反映當下網絡文化的作品,《風景這邊獨好》其實是帶有反諷、反思及批評的意味的。這是一個空前亢奮的時代,網絡觸鬚無處不在,一切新奇的玩意很快就會通過這些觸鬚傳達到世界每個角落,網絡泛娛樂化、吃瓜群眾圍觀文化盛行,是這個時代的奇異風景。
我選擇用直觀可見的美麗花卉——我的作品圖式之一,來借喻美好景象,借用一個網絡表情符號——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沒心沒肺的大笑,來體現網絡社群中的集體狂歡心態,兩者的結合,產生一種新奇、反常、矛盾的感受,從一個特殊的角度體現幽微而不可言說的秘密:我們似乎總是在為一個「最美好」的時代顛狂。當代性藝術語言隱含的表達,折射著當下這個時代,是隱藏在其中的深意。
Arthub:看您的作品,中國水墨韻味濃厚。您怎麼看待傳統文化對您創作的影響?
帥鷹:傳統文化影響是滲透在骨頭裡、血液裡的,註定會深刻影響我的創作。從小我看父親畫梅蘭竹菊、古典仕女、山水風景,家裡有成套《芥子園畫傳》,滋養和培育我生命的地方——青翠竹林、山水林石、一花一葉……全是地道的中國,我的創作也必然烙上印記,文化自然生發,創作則有意為之,我從源頭汲取營養,向前方推進開拓。藝術與科學一樣,必須在形式、內容和價值觀念上進行更新、創造,才能不斷進步、發展,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Arthub:您希望您未來的藝術成就達到什麼樣的高度?
帥鷹:當我八十多九十歲的時候,每天起來還像現在一樣,有體力有熱情地在工作室創作,這就是我所期望達到的高度。
其他作品賞析
END